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开展与工具包改进论文_胡小青,陈友宏,胡志珍,张键,徐秉辉,孙利烁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宣城供电公司 242000)

摘要:开展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以确保电网能够长久性平稳运行,为用户用电提供保障。而巡检工具包是巡检人员进行工具携带的重要方式,会对巡检人员工作开展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人员也一直在对工具包进行着改良与完善。本文将就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开展方式以及工具包改进方式展开论述,期望能够为现代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优化提供一定助益。

关键词: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工具包;改进工艺

电网电能传输主要是依靠高压线路完成的,所以高线线路与电网运行安全有着直接的关联。而在“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提出应对国内电网设备检修工作进行进一步完善,输电专业部门应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并能准确找到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对其进行清除,以实现高压线路的稳定运行,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为了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我们有必要对输电线路巡检方式进行明确。

一、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开展方式

随着巡检手段的日益成熟,现代输电线路的巡检模式相对较多,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一)数字在线监测

如果某地区落雷密度较大且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则这一地区的巡检难度就会较大,且容易出现线路安全故障,这时巡检人员便可以借助雷电定位等进线技术系统,对该地区实施在线监测【1】。

以雷电定位系统的使用为例。该系统主要以对雷电活监视为主,系统会运用现代化手段对雷电分布位置以及力度等内容进行明确,并分析出雷害故障处理相应数据,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锁定故障发生地点,并能够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准确对线路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做好预防准备,最大限度降低雷击事故损害,有效减少雷击事故事件,值得大力进行推广。

(二)无人机巡检

无人机技术一经使用便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肯定,并开始了对无人机巡检模式的研究力度。经过多年研究与改善,现代正在使用的无人机巡检方式主要有固定翼、大型以及中型与多旋翼四种无人机,并已经大规模投入到了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之中。

大中型无人机巡检方式和直升机方式较为相像,不会受到地形、地貌的束缚,可以穿越河海与山川进行高效巡检,不仅用时相对较短,而且巡视结果较为理想,能够搭载紫外、可见光以及红外等设备进行精细化巡视,这种巡查方式更加灵活、方便,能够有效降低巡查人员风险;多旋翼无人机具有诸多优点,不仅机械机构相对较为简单,而且还有着易悬停、体积小以及重量轻等方面的优势,相较于大中型无人机,这种机型更加灵活,且巡检成本较为理想,因此相关人员经常会运用其进行目标性短距离巡视;而固定翼无人机有着飞行半径较大、巡查速度较快以及滞空时间较长等方面的优点,经常在大规模线路巡查中进行使用,像灾后电网评估、高速巡检以及变电站选择都是其可以应用的范围【2】。

(三)人工式巡检

所谓人工式巡检,顾名思义就是传统式的人员巡视方式。虽然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有效提升了整体输电线路的巡查效率,但对于细小的问题却很难进行反映,还是需要对人工巡查方式进行借助,像铁塔基础以及杆塔下部缺陷就更适合依靠人工进行检查与处理。同时在天气恶劣或者其他特殊情况下,也只能对人工进行依赖。但人工巡检还是存在着效率较低以及工作量较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易受到各地区地形地貌的影响,整体巡视效率相对较低。通常情况下,巡检人员每人平均只能对3个左右的基塔进行巡视。所以输电线路公司还是应采用人工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模式,以达到理想的输电线路巡检结果。

二、输电线路巡检工具包改进方式

(一)巡检工具包使用现状

本公司平均每两月或每月都要对输电线路实施一次巡视,巡视人员总数为21名,平均平均每人每月需要巡视输电线路84.82km,任务较为繁重,且工具包存在的问题,也在工作中逐渐暴露了出来【3】。

目前工具包如图一所示,材料多以帆布材料为主,背带宽度为3cm,长度为50cm,容量为5.28升,这一容量并不能满足工作人员的储物需求,同时也存在着存放工具拿取较为困难的问题。而且工具包背带相对较短,很容易在登山或者其他巡视中,因为工具包而造成人员身体倾斜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工具包装满之后,由于背带过窄的问题,还很容易造成巡视人员肩部疲劳等问题。这些都对巡检工作开展效果造成了影响,对传统工具包进行改进势在必行。

(二)巡视工具

在进行工具包改进之前,我们首先应对巡检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及工具进行明确,以便科学对工具包内部结构进行设计。

在进行日常巡视工作时,工作人员通常都会带巡视记录本、相机、10寸扳手、8寸扳手、电工钳、GPS定位仪、望远镜、测距仪、电工刀、钢卷尺、手电筒,11种巡视工具,并会随身携带风油精、蛇药等常备药品以及饮用水和食物,这些物品重量已经超过了3.5kg【4】。这些物品的便捷性拿取以及重量平衡性都是工具包改进人员需要考虑的内容。

(三)工具包改进方案

(1)增加工具包内部内袋,使工具可以按照分类的方式装入到工具包之中。相关人员应对常用工具与物品尺寸进行测量,并以此为基础对工具包内容量以及工具袋尺寸进行确定,且要保证包内容量至少要增加50%以上。

(2)由于帆布材料防水性较差,会直接增加雨天人员风险系数。所以设计人员会对工具包材料进行更换,不仅要保证工具包的耐磨性以及防水性,同时要保证布料的性价比,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要对背带、卡扣及缝线等内容进行改进,要运用双重固定走线工艺,对工具包实施十字交叉固定,并利用受力点迂回走线工艺,使其缝制更结实,承重力更强。

(3)同时针对背带窄且短、单侧单肩背人容易疲劳且不方便登山等方面的问题,设计人员应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对背带宽度进行增加,并要对背着方式进行改变,要将背带加宽到5cm,结合人体工程学设计,采用单肩斜背方式,以提高人员背着的舒适度以及方便性和安全性。

(四)新型巡检工具包

根据改进人员的讨论,工具包从外观设计、内部结构、面料选择、背着方式等处入手进行了改进,制作出了如图二所示的新型巡视工具包。

新的工具包尺寸为:35*28*10(cm),换算容量为:8.75升,比旧工具包容量提升60%。这种新型工具包不仅能够实现工具分类放置,而且双层加厚防水耐磨迷彩420牛津布的布料也提高了工具包的耐磨性以及防水性。同时这种超宽肩带以及人体工程学设计模式,也会使承重更轻松,整体包体承重力也应新型制包工艺的使用,而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

工具包改进研究到此并不是终止,业内认识还应结合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实情,继续对该项研究进行讨论与探究,要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目标,对工具包材料以及配置模式进行优化。今后相关人员应制定出新的改进目标,可以对新型工具包添加一些外挂装置,并能够将饮用水瓶直接挂在工具包外,并能够使其更加适合登高巡检使用,从而为巡检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邓荣军,王斌,熊典,代礼弘. 基于遗传算法的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路径规划[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04):1299-1301.

[2]吴飞龙,林韩,汤明文,郑小莉. 多种中继方式在大型无人机输电线路巡检中的应用[J]. 中国电力,2015,(02):104-110.

[3]汤明文,戴礼豪,林朝辉,吴冰莹,王力群. 电力输电线路协同巡检方式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4,(29):20-23.

[4]向波,吴华东. 山区输电线路巡检方式探索[J]. 科技视界,2013,(21):8+66.

论文作者:胡小青,陈友宏,胡志珍,张键,徐秉辉,孙利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巡检工作的开展与工具包改进论文_胡小青,陈友宏,胡志珍,张键,徐秉辉,孙利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