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丁诺论文_丁诺

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丁诺论文_丁诺

丁诺

扬州市江都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江苏扬州 225200

摘要: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强化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把控,是充分保证施工安全,提升工程质量的合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环节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柱行业类型,其材料检测与试验的稳定性也逐渐成为人们持续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建筑材料检测相关内容概述

(一)建材检测行业

当前,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超过6%的整体份额。作为我国传统领域的支柱型产业,建筑行业的占比仅次于工业与农业生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整体份额依然在不断加大,它从侧面体现出了我国巨大的建筑市场与发展潜力。作为建筑项目的生命线,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我国建筑监督与验收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建筑行业本身属于土地垄断性企业,同时又有投资密集性较大的特征,其一旦形成项目,如果质量不达标,不但会严重影响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为了确保建筑产品的质量水平,延长其使用寿命,建筑检测行业应运而生。建筑检测的关键在于统一标准,在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式框架下,对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能、寿命以及强度等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然后评估后得出检测结论。随着我国建筑材料种类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当前建筑检测行业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二)建材检测流程

建材检测的流程牵扯到检测效率与效果。一般来说,建材检测与试验主要包括取样、试验、分析、结论四个主要步骤。在取样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均匀且有代表性,而试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过程。应该根据实际建筑需求对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试验,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承担相应的作用。在分析环节中,应通过同期对比、强化实验的方式,对材料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后则结合上述内容,对其质量给予评价,以成为是否应用于建筑施工实际的主要依据。

(三)建筑检测与试验的具体内容

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行业类型,其不但涉及多种建筑相关专业,而且对力学、材料学甚至机械行业也有广泛的涉及。在建筑施工材料的检测与试验过程中,需要综合上述专业的特点,突出不同材料的适应范围与物理化学性能。就目前我国常用的建筑材料类型状况来看,建筑检测与实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水泥机械强度、水泥凝结时间、水泥安定性能、氧化镁含量;建筑钢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抗冲击性能、焊接性能;混凝土的细度模数、杂质含量、含泥量、密度、抗冻能力、抗渗透能力;砂浆的保水性能、流动性、抗压强度;氧化镁的细度、氧化钙含量以及熟化颗粒度;木材机械强度、含水量、外观平整度;沥青卷材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不透水性能与柔度;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含水量、密度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筑材料检测常见问题分析

(一)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水平不足

建筑材料的检测涉及到工程施工安全与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在实际进行材料检测时,一些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高、工作态度不端正,存在材料随意存放、试验流程随意应付的问题,甚至还存在一部分实验人员为了中饱私囊,收取材料商的贿赂故意降低检测标准让其通过。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不足,同样也导致了试验的取样与试样分析存在较大的误差,也不利于对于验收的控制与影响。

(二)变量控制不精准

变量控制是材料检测的基础与前提,影响变量控制的因素较多,而需要控制的变量内容也十分复杂,这是导致大多数情况下实验人员的变量控制不足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一些实验室的设备十分简陋,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以及变量控制方面没有建立较高的行业标准也是影响变量控制精度的重要因素。

(三)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标准建立不完善

建筑工程材料检测标准的建立水平也是影响检测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际化检测标准体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个第三方检测机构又分别具有自己的标准与流程方式,其中对于常规材料的检测技术相对稳定,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材料的检测标准则并不完善,也降低了对于整体质量控制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检测标准的建立并不是全国统一,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土壤、工况条件以及建设项目本身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来适应工程实际,提升建设的标准化与安全性。

三、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

(一)关注试验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

从原理上来看,试验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会显著影响建筑材料的性能,所以在实施试验过程中必须对温湿度变量予以高度的关注,同时加强变量的控制工作。以弹性体改性沥青的防水材料为例,在对该材料进行防水实验时,如果室温没有控制在23~25℃,就会影响测试结果,甚至出现较大的测试误差。笔者在一次测试中对比了母体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材,将其制作成9个不同的样品,然后分别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做拉力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处于23~25℃时,材料的整体抗拉强度达到了极值且十分稳定;而当温度处于18℃时,其比23~25℃时的平均抗拉强度低8.6%,而强度波动的幅度也相对较大,测试的结果不准确;同样的,当温度高于28℃时,其抗拉强度也会降低10%以上,出现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由此可见,要想体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须做好温湿度变量的控制工作。

(二)优化实验设施与操作人员的配置

实验设施与操作人员是实施检测的主体,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也往往会成为试验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实验设施的选择需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与要求,经常对设施进行校准与维护,保持设施的清洁性与稳定性可以有效提升检测效果。操作人员必须具有检测的资质与资格,同时也需要在检测过程中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要做好各种变量的控制与处理,尽可能不要让没有实际检验经验的人员进行单独检验,至少需要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员工配合检验,当流程熟悉并操作规范之后再交由其自主检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工程建设中也被应用了大量的新材料与新工艺,随着工艺与材料的更新,其势必会导致检测的内容与环节变更,而这些变更会导致一部分操作人员措手不及,甚至依然以老标准与技术进行检测,降低了材料的标准适应性的同时也不利于充分利用成本、性价比更高的材料与设备,影响了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科学处理好建筑材料检测与实验结果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同一批样品的检测结果离散性严重的问题。出现类似的离散性严重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取样环节出现了问题。为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应该根据样品对样品获取环节以及检测的数据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确定其究竟是由于材料的质量控制不均匀导致的离散性严重的问题,还是由于取样过程中取样错误导致的结果。当发现样品的检测结果中只有少量数据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情况时,可以选择将该部分数据不纳入统计范围,对其进行评价。

结论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建筑的施工和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所以,强化建筑材料质量试验很有必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正常。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明确目标、试样抽取、误差消除、数据保真和结果探讨等步骤非常关键和重要,需要充分关注。同时,应用合理、正确的方法来强化这些环节,能够大幅度提升建筑材料的使用安全和质量[1]。

参考文献:

[1]王燕君.建筑材料检测与试验工作的注意事项[J].门窗,2015(06):240~241.

论文作者:丁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丁诺论文_丁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