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对用户参与度的影响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论文

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对用户参与度的影响研究
——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

刘明月 王 利 李 营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102206)

摘 要: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党员教育工作也在新兴媒体等技术领域展开探索,以各类党员教育数字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党建”逐渐发展起来并引起关注。虽然这些平台因操作便捷等优点获得认可,但其学习环境设计仍旧存在许多问题。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对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展开研究,了解其对学习者参与度的影响,并为平台建设提供有力借鉴,提高高校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巩固强化党组织的教育引领作用。

关键词: 党员数字教育平台;在线学习环境设计;参与度

1 研究背景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党员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利用新兴媒体等信息化产物探索新领域,改进工作思路和方式,以各类党员教育数字平台为基础的“互联网+党建”逐渐发展起来,关于党员教育平台的使用现状、问题、内容建设、发展模式等研究也逐步引起关注。

数字化党员教育平台的引入拓宽了党员教育渠道、扩展了学习范围,其操作便捷、交互性强等优势获得了用户的认可,但是各类型的平台受载体、技术、教育内容选择等方面的局限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学习者积极性差,参与度低、自主性弱等。高校师生团体的党员教育工作是党的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稳固性,关系着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能否充分发挥。

本文基于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基础,从影响学习者的环境出发,着眼于党员数字教育平台学习环境设计对用户参与度的影响,旨在探讨分析:(1)平台学习环境对用户学习积极性的影响;(2)如何进行学习环境设计能有效提高用户的学习参与度及有效性。以此为建设更有吸引力的党员教育平台提供借鉴,更好地提高高校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巩固和强化党组织的教育引领作用。

2 研究现状

2.1 党员数字教育平台

自20世纪90年代末“web1.0”技术至今, 受各类媒介技术实现形式的影响,党员教育数字平台不断演化迭代,存在党建网站、党建手机报、“两微”平台、在线学习平台、客户端等形式,均在本文研究范畴之内。

伍炳彩每日7点出门坐诊,下午1点半才回家。由于常思虑患者病情,他曾患上失眠。为了不影响健康,他每日最少午睡一刻钟,睡前温水泡脚一刻钟。

2.2 学习环境设计

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提升药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其人文关怀能力。药学院校应注重人文课程的设置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以适应国家“以人为本”医疗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护卫需求[17]。

2.3 在线学习参与度

对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进行界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已有研究为本文研究内容确定、核心概念界定、研究设计等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

3 研究思路

(1)平台的技术工具及服务支持,包括是否可移动化观看,平台建设等。(2)平台的测试反馈机制,包括考核测试、评价反馈机制等。(3)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互,包括平台的学习社区的设置机制等。

李银玲等认为网络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是指“学习者在网络空间中推动、促进自己和他人成长与发展的贡献程度”,并且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参与在线活动的方式以及贡献和分享的水平等,可将在线学习参与程度分为表层参与和深度参与两个层面。表层参与行为主要包括简单的点击浏览、下载、上传等,没有产生对知识进行组织、概括、归纳总结等行为,它是实现深度参与的基础;深层参与行为则是指理论上的创新及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迁移,深层参与行为有相对持续稳定的性质。

基于文献研究,学习环境设计通常包括三个子维度:平台技术工具及服务支持、测试反馈机制和学习共同体;将用户学习参与度分为浅层和深层参与两个维度。分别研究学习环境设计的三个具体部分与用户参与度之间的具化关系。

对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用户学习参与度进行界定和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表层参与,包括用户的数量,图文浏览量,视频点击量等。表层参与是深层参与的基础。(2)深层参与,包括用户的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主动提供和分享资源等。

上世纪90年代末,广东公安侦办张子强案时,有黑道背景的连卓钊向警方“暗送秋波”,黑道信料加上潮汕乡党之谊,换得与时任广东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郑少东的初步交往。猫鼠自此开始了近十年的交往和交易。

本文的研究路径为:将学习环境设计作为自变量,用户参与度作为因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对学习者参与度的影响,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H2:平台辅助工具的易用性与用户学习的深层参与度呈正相关

数据处理和制图时,应采用国家认可的数据处理软件与制图软件,一般采用南方CASS9.0以上竣工版本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与成图编绘,核实测量的成果按规划主管部门核实要求提供。

H1:平台的内容和交互设计与用户学习的表层参与度相关

结合自变量的三方面指标和因变量的两方面指标,提出4个基本假设:

对于“如果资源质量较高,比如视频更加清晰、流畅,我更愿意浏览这个平台”问题,90%的受访者都表示了非常同意或同意;对于“如果平台交互设计更加便捷,内容分类更加清晰,我更愿意浏览这个平台”,则93%受访者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87%用户表赞同如果平台资源类型和数量更加丰富,会更愿意;75%受访者表示如果平台资源更新及时更愿意使用。所以,平台资源质量高、类型多样、数量丰富、更新及时以及交互便捷、分类清晰能够很好地提升用户使用意愿。

1997年,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乔纳森提出了一种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设计模型(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CLE),从模型的内涵可以看到学习环境与学习场所、空间、支持、技术工具、信息资源、共同体、建构性学习、情况与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环境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胡晶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等四个部分,其中“情景”是重要环节;“协作”应贯穿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交流”是协作最基本的方式;“意义建构”则是最终目标。

H4: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交互对用户学习的深层参与度有正向影响

研究针对之前提出的假设,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问卷的整体思路为:把因变量分为深层参与和表层参与,分别测量平台技术、测试反馈、学习共同体对其影响。

表1 问卷设计的维度与指标

4 研究发现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对象,作为互联网时代的 “原住民”,他们善于接触新事物和新技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本文向中央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党员随机发送问卷2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74份,有效率为87%。受访者学历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学历层次居多。研究发现如表1。

4.1 丰富且优质的资源和人性化交互体验能促进用户的表层参与

H3:长期有效的测试反馈机制能够促进用户学习的深层参与度

4.2 平台的学习辅助工具能促进用户的深层参与

70%受访者表示如果平台定期发送学习通知会更积极参与学习。对于移动端,85%的受访者表示有移动客户端会更愿意参与学习。7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视频配有字幕学习效率将提高。对于目前党员学习平台还没有提供的视频互动功能,82%的受访者认为这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学习平台的移动便捷化、个性化通知、提供字幕及互动等辅助工具可以提升用户学习积极性。

4.3 长期有效的测试反馈机制能促进用户学习的深层参与

在测试反馈方面,68%的受访者同意定期测试可提高学习效率,而75%受访者认同若可在学习内容穿插即时测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相对而言,更多人喜欢即时小测验。78%受访者表示若测试能获得及时反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85%的受访者表示,如果在线学习行为的量化计分能够获取相关证书,学习热情会更高。由此可见,即时反馈、定期测验可在一定程度提升用户学习效率,提供在线学习证书将提升用户学习热情。

在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过程考核、多样化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改革方案制定并经过一年的实践后,收到了多方面的改革成果。

假如能够发现明确的问题,那么将开展进一步细致的调查并详细记录。在一个家庭状况的综述说明中,一系列导致该问题的有关事件的简要历史将被记录在案。然后,问题将以简表的形式表达,而且简述解决问题的尝试性计划。这类深入、细致的研究包括家访,访问朋友、雇主和其他与病人熟悉的人。

4.4 学习共同体间的交互促进深层参与

65%的受访者认为平台讨论区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69%受访者认为对有即时通讯工具的平台有更高的学习热情。75%受访者表示平台定期发送鼓励信息有利于提高学习热情,79%受访者表示如果能够组织线下交流互动将提高学习热情。

临床医学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关注不同时期医学生的时代特征,更要与各个教学医院的实际情况与特色相结合。总之,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是我们肩负的重任。

5 研究结论

本次调查得出如下结论:为提升党员在线新平台用户的参与度,在平台环境设计上,注重内容质量和数量,提供人性化的便捷交互等,均有利于增加用户的表层参与;提供移动端、定时通知等适当的学习辅助工具,设计长期有效的测试反馈机制,提供学习者和学习共同体间的交互能够促进用户的深层参与,同时,用户也期待得到平台更多的支持服务,如增加视频即时互动、即时测验、在线证书、线上线下结合等形式也将有助于提升用户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梁明.党员教育数字平台探索——以人民出版社“党员小书包”为例[J].出版广角,2018.

[2] 谭龙飞.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物理概念教学[J].教学研究,2010,33(3):79-81.

[3] 胡晶.远程在线学习环境优化设计的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2,(6).

[4] 李银玲,张超.教师远程培训中在线参与度的分析与计算[J].中國遠程教育,2008,(3):60-64.

基金项目: 中央财经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资助项目《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对用户参与度的影响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DJC19003)。

作者简介: 刘明月(1989-),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教学设计、在线教育;王利(1982-),女,汉族,河北廊坊人,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建设;李营(1990-),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教学设计、在线教育。

中图分类号: D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081

标签:;  ;  ;  ;  

党员数字教育平台的学习环境设计对用户参与度的影响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