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王凤艳

浅谈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王凤艳

山东省潍坊渤海实验小学 262737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系统,语感是它的核心。语文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形式”的知识,应特别重视言语文体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语感。语感实际上左右着读、写、听、说等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人们进行读、写、听、说不可能主要依据所用词语的理性含义和范畴,以及有关的句法法则,而主要凭语言的感知。总之,离开了语感,人们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信息交流。

一、语感培养的基本策略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的自觉感知客观社会的言语现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为了克服语感素质培养的盲目性、空泛性,我们要根据“语文大纲”的要求,明晰语感能力在语文能力结构中的地位,确立语感能力培养的主攻目标,建立训练的有效机制,自浅至深,由表及里地落实各项目标。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学法促语感

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了的学习行为方式,是一种学习动力的定型。学生一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更快、更科学地获得语感。《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只有不断地读,才能不断地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然而,学生的语言基础有好坏之分,对语言的感情各不相同。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自由品文美读,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进去,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即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目视、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加工,让书本中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这样,语感的培养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创设教学情境,以形象促语感

在教学中,我常借助导语、演示、图片、简笔画、电教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受、体会字里行间的情韵气势,为学生的想象、领会、说话提供语境,培养他们敏锐的语感。加强朗读训练,以多读促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以读代析,读中求悟。此外,还要增加读的机会。小学语文课文一般来讲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大多能够依靠多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因此,我曾把“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人人读起来,增加个体读的时间。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斟酌词句。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同时用比比、赛赛的方法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读书的量,也能提高学生读书的质,使学生在读中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情感,增强语感。

四、创设情境,情理交融

情境教学是一种创设优化场景,激发儿童相应的情感,把情意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真切感,以真切的感情调动学生参与认识活动的主动性,使情境具有鲜明的形象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由获得美感而形成美的体验,理解美的实质,形成审美意识,使情在理中,情理交融。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因而读者要想正确理解作者通过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根据作者提供的语言符号,调动生活积累和知识经验,通过想象再现相关形象,只有这样才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因而,没有想象,学生就无法真切地感知语言形象,自然也就谈不上形成良好的语感。情境教学十分重视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感知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感人至深的场面和秀美无比的景色等等。显然,这样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十分有益的。

五、从朗读中悟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是把书面的文字语言转换成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的过程。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获得感知;好的文章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获得理解和领会;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自然而然地滋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经历了多种形式的自读以及分层次的理解读、体会读的语言循环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层层加深,对情感的体会步步深入,在螺旋上升的情感体验过程中,充分感知课文用词造句的生动及作者感情的奔涌,受到蕴藏其中的情感熏陶,从而对语言文字产生真切而强烈的感受,最终达到语感训练的目的。语感教学注重在语言训练中学得语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言实践和语言分析活动,积累了语言材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在以后的阅读中,学生就可以用这些已有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去感知理解。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会逐渐增强,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因此,语感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小学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期,就更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论文作者:王凤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  ;  ;  ;  ;  ;  ;  ;  

浅谈语感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王凤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