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城市电力系统建设的新思路,记《深圳某区的220kV/20kV专项规划》论文_卢媛媛

卢媛媛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合理配置电压层级序列,是电网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首次对220/20千伏降压等级进行全方位技术论证,并在深圳某区进行试点。本文阐述了220/20千伏电压层级的应用条件和深圳某区的城市特征,并介绍《深圳某区的220kV/20kV专项规划》在负荷预测、变电站布点、系统接线及高压走廊的做法,使规划面向实施,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负荷密度,土地价值,过渡期,实施规划

1项目背景

拉闸限电、供应紧张、辐射影响等关键词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媒体上,折射出了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电力供应紧张的宏观形势,以及变电站的建设面临的重重困难。

深圳市的电力建设情况更加困难,到2011年,深圳市的供电负荷已经达到了1300万千瓦。为了满足远期深圳市的电力建设需求,按照相关规划,需要建设常规的110kV及以上各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300多座。而整个市域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不到1000平方公里。本来在如此狭小的区域规划建设如此多的变电站便已是一道难题,加上珠三角地区进行的产业升级转型,城市建设用地的单位经济指标的提升必然导致用地档次、用地景观的提升,较高的景观要求以及变电站短期内甩不开“厌恶性”市政设施的帽子,变电站建设更是雪上加霜。

如何解决变电站的建设用地问题?在常规电力系统电压级制条件下,无非两个途径:1、进行需求侧管理,降低电力负荷需求,限制用户容量——尽量少建变电站。2、对必须建设的变电站从外立面、建设形式出发,美化变电站,降低其对景观的影响,减少居民的投诉——必须要建的,就建的漂亮些。事实上,两种方式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相对比较被动的。对于目前仍然采用土地扩张的城市来讲,再精细的需求侧管理,对于限制电网负荷需求只能是杯水车薪,新建项目仍然是电力负荷增长的主要因素,不能因为需求侧管理,不让新项目开工。美化变电站不是空中楼阁,仍然需要变电站建设用地。

可以看出,在目前深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变电站的建设似乎没有太多出路了?非也!深圳某区的220kV/20kV专项规划经给出了解决变电站建设问题的第三条途径——优化电压等级,建设新的城市电力供应系统。

与以往220/110/10kV系统相比,建设220kV/20kV电压等级电力系统好处有三,一:减少了变电站用地,不仅直接减小了对建设用地的占用,同时避免了一座变电站影响周围一片用地的问题。二:变电站用地的取得和配套进出线的建设十分困难,减少了变电站的数量,则是从根本上减小了电力系统建设的难度。三:高中压配网减少了一级电压,也就减少了一个电力传输环节,相应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该区域规划的变电站是一个试点,取得一定的规划建设经验后将在深圳市剩余的未建设区域以及,建成区的城市更新项目中逐步推广。

2 应用条件分析

1)、负荷的密度要达到一定的水平。

不同负荷密度水平对应的较为经济的电力系统电压层级,通过不同负荷密度水平条件下,对220/20kV和220/110/10kV系统进行对比,可以论证电压层级方案与负荷密度水平的关系。

电网建设应该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条件下,节约投资。按照深圳市的电网建设标准,220kV变电站一般出线6—8回,110出线是4—6回。取负荷密度分别为1万千瓦/平方公里、2万千瓦/平方公里、3万千瓦/平方公里的条件下,以建设用地面积为300平方公里为例,计算全社会电网建设成本可有如下的方案。

(1)A区负荷密度为1.0万千瓦/平方公里

A区建设用地面积300平方公里,则该区负荷约为300万千瓦。

如采用220/110/10电力系统,110千伏变电站按容载比2.1计算,需变电容量630万KVA,110千伏变电站33座(单座装机容量3×6.3万KVA);220千伏变电站按容载比2.0计算,需变电容量600万KVA,220千伏变电站8座(单座装机容量3×24万KVA)。

根据每座高压变电站的平均供电半径=(所有高压变电站供电面积/变电站总座数/)1/2

根据上表,220/110/10千伏电力系统建设费用约为:8×20000+33×8000+(166.08~221.44)×1000+(224.4~336.6)×680=742672~874328=(74.3~87.4)亿元

220/20千伏电力系统建设费用约为:15×20000+(226.8~302.4)×1000=526800~602400=(52.7~60.2)亿元

220/110/10千伏电力系统和220/20千伏电力系统建设费用比约为1.4。

(2)B区负荷密度为2.0万千瓦/平方公里

根据上述计算过程,可得220/110/10千伏电力系统建设费用约为:(133.6~152.6)亿元

220/20千伏电力系统建设费用约为:(92.0~102.7)亿元

220/110/10千伏电力系统和220/20千伏电力系统建设费用比约为1.45。

(3)C区负荷密度为3.0万千瓦/平方公里

220/110/10千伏电力系统建设费用约为:(185.9~209.0)亿元

220/20千伏电力系统建设费用约为:(123.9~142.6)亿元

220/110/10千伏电力系统和220/20千伏电力系统建设费用比约为1.5。

以上可鉴,采用220/20千伏电压层级负荷密度越高,电网建设成本越低。

2)、城市的土地价值要比较高。

新电力系统建设集约性、经济性的直接体现就是减少了变电站建设的数量,削减了高压走廊和电力通道的占地规模。越是在土地价值高的地方,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就越大。就《深圳某区的220kV/20kV专项规划》而言,

3)、老电力系统设备不宜太多。

220kV/20kV系统的建设推广应考虑实际,在城市新建区使用,避免对原有110/10Kv系统有大面积的改造,从而造成巨大的设备改造成本,得不偿失。所以在选择新电力系统应用的区域的时候,就要选取哪些老电力系统设备较少的区域,以避免上述问题。

4)、深圳某区的特征

(1)负荷密度很高。

该区定位为深圳市的西部地区重要的城市副中心、创新型高新产业基地及其配套服务区、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以及绿色城市示范区,根据相关规划的预测,到2020年负荷密度将达到3.0万千瓦/平方公里。

(2)城市土地价值也很高。

由于该区域的定位较高,交通区位条件较好,城市土地价值也很高。

(2)新开发区域,无老电力系统设备。

除了区域内原有旧村及一些开发较早的工业区外,新开发区域基本上是空地,无老电力系统设备。

3规划方案

《深圳某区的220kV/20kV专项规划》是一个面向落实的规划。根据用于指导光明新区城市建设的规划,明确新区城市发展方向和定位,掌握新区近期建设片区、建设项目以及城市更新项目,确定新区总体用电规模,在原有电力系统网架的基础上,建立适应220/20千伏电力系统的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并落实变电站和高压走廊用地。同时,为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确定了过渡期改造方案。

该区域负荷预测规模255万千瓦,理论上,按照220/110/10kV系统的容载比进行规划,需要220kV、110kV变电站共35座,实际上由于用地形态的原因,以原电力系统电压等级规划的220kV、110kV变电站共28,本次14座,(其中13座公用变电站,1座用户变电站)共减少14座,比原规划少了14座变电站,节约用地65661平方米。

参考文献:

[1]蒋斌,陈宇峰,李凯.江苏省电力公司20kV电压等级欧洲调研启示[J].供用电,2008,25(6):1~4.

[2]马苏龙.20kV电压等级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8,32(19):98~100.

[3]马晓东.苏州20kV 配电网运行实践[J].供用电,2009,26(2):69~72.

论文作者:卢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30

标签:;  ;  ;  ;  ;  ;  ;  ;  

新区城市电力系统建设的新思路,记《深圳某区的220kV/20kV专项规划》论文_卢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