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论文_安清桓

浅析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论文_安清桓

甘肃省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甘肃 白银 730900

【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是中国众多农业技术之一,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起着十分关键的推动作用。随着中国农田树立的飞速发展与不断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虽然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但随之而来也存在越来越多的毛病,本篇文章通过讨论与总结如今中国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之处,适当给出一些科学化的处理方案意见建议,从而能够更加快速增加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讨论与分析

引言

如今,我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种类十分多,并且每一种灌溉技术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因此针对不同的地区应当选择最佳的节水灌溉技术,必须“对症下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多种技术混合搭档,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的工作效率。下面本文着重讨论分析目前主流的几种节水灌溉技术。

1、节水灌溉方法

一般来说,节水灌溉方法大多是指田间配水方法,简单看就是将已经输送到每一块田间的水源怎样灌溉到所有需要种植的土地上。目前来看,主要的节水灌溉方法一般都是由地表灌溉、喷灌、微灌以及地下灌溉等四个部分组成。

1.1地表灌溉技术

地表灌溉是最基本的节水灌溉技术,一般来说,这种技术运用的好坏是判断该地区节水灌溉工程是否最大程度上节水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而地表灌溉又可以划分为膜上灌以及波涌灌溉两种。

(1)膜上灌。膜上灌同时也叫做膜孔灌。将地膜上方区域设计成沟状,让水源能够在地膜上方随意流淌,知道植被破土而出,从洞口处延伸至地膜之上,方可渗透到地下,这种节水灌溉技术的灌溉效率十分高,一般能够节约水源约24~36%;增加产量14~21%,不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操作。这种方法在普遍使用地膜的田地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2)波涌灌溉。波涌灌溉也被称之为波沟(涌)畦灌或者间歇畦(沟)灌,简单来说就是指注入畦(沟)内的水量是不连续的,往田内注入一定量的水量之后,停滞一段时间,之后再注入同等时间的水量,循环反复,如此操作,就能够让沿着畦(沟)长度方向的水量均匀的灌溉在每一块土地上。农田水资源利用系数一般能够到达79~91%,同样也是一种十分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1.2喷灌技术

通常来说,喷灌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利用压力将水通过地表的管道压向空中,之后均匀的撒向地面。因为这种技术需要使用压力,所以必须使用压力管道实施输水过程。其最大的长处就是灌溉十分均匀,节约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能够广泛适用于各种地形等,但是也存在十分明显的短板,就是受到风向的影响十分大且设备成本较高等。喷灌一般也可以划分为中、小型喷灌机、绞盘式喷灌机、大型平移喷灌机、时针式喷灌机、滚动式喷灌支管、半移动式管道喷灌以及固定管道式喷灌等。

(1)中、小型喷灌机。较为多见的样式是配备2~7个喷头,通过水龙带将其绑定到配备水泵和动力机(一般为电动机或者柴油机)的小汽车上,动力的功率一般为2~13马力偏多。虽然使用十分方便,但是移动十分不易,成本较大且管理方法十分严格。一般只在规模较小的农场或者田地使用。

(2)绞盘式喷灌机。一般是指将软管盘固定在事先设置完成的大绞盘上,之后将水源通过软管输送到规模较大的喷头上,达到供水的效果。需要灌溉的时候,将软管逐一收回绞盘中,喷头就能够一边移动一边灌溉,灌溉的范围一般能够达到是其射程两倍有余块状田快。

(3)大型平移喷灌机。这种喷灌机器是以时针式喷灌机作为先驱,在其基础上增设能够使用支管作为横向移动的喷灌体系。灌溉的区域多呈长方形。

(4)时针式喷灌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来说,就是讲支管固定在高约1.5~2.5米左右的支架上,支架能够自由移动,支管的一端能够绑定在水源处,全部支管就可以围绕中轴进行灌溉,如同时针一般,能够一边移动一般灌溉,同时也可以在其之上安装低压喷头,这样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也可以增加灌溉的质量以及效率。

(5)滚动式喷灌支管。通常来说,就是将喷灌支管通过法兰组合成一个整体,在相同的间距上把支管作为中轴设置一个大轮子,这样在支管移动的同时使用较小的动力推动支管,就能使其移动到下一喷灌地点。

(6)半移动式管道喷灌。通常来说,就是一种将干支管绑定牢固使支管移动的一种灌溉方式,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上节约支管的使用量。

(7)固定管道式喷灌。简单来说,就是将干支管按照一定的比例埋在地下进行灌溉,不仅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而且能够增加设备的可信度以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但是成本昂贵。

1.3微灌技术

微灌一般是使用管道系统把水资源注入到目标地段,通过放置在尾部官道上的灌水器,把植被所必需的水源慢慢地、均匀地直接注入到植被根部周边泥土的一种灌溉方法。和老套的地表灌溉相比,微灌是一种使用相对较少的水资源灌溉部分植被的一种技术,囊括于局部灌溉。微灌技术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其具备十分突出的长处,如:节约水资源、节省土地资源、节约能源、节省人力物力、应用范围广泛、有效保持水土以及增加植被的产量等。按照灌水器喷洒的样式,一般能够将微灌划分成滴灌、微量喷灌以及小管出流等灌溉方式。当中滴灌是通过滴头以及滴灌带有关的灌水器,使用滴水或者细长水流的形式,灌溉植被根部周围泥土的灌溉技术,滴头的水流量通常不超过每小时11升;微量喷灌是通过微喷头以及微喷带有关的灌水器,把带压水流通过喷泉式的水流方式灌溉植被根部周围泥土的一种灌溉方法,一般使用的微喷头的水流量在每小时21升到每小时241升左右;小管出流灌是通过稳流器稳流以及小管分流水流,按照小量水流的方式注入到土地表层的一种灌溉方式,水流量的范围和微喷头一样。

1.4地下灌溉

地下灌溉一般是指通过调整地下水位的措施实施植被灌溉。在进行灌溉的时候,把地下水的水位增加到水能够通过重力势能直接注入到植被根部活动层高度。这种灌溉技术不会改变地表的干燥程度,所以十分节约水资源,不需要灌溉时,直接降低地下水的水位就可以。

2、农田节水的辅助方法

上述所有的灌溉技术都是通过灌溉植被根部周围土壤来达到灌溉植被的目的,方便植被吸收水。采取这种措施,无一例外都会导致一些水还没被植被的根系吸收就被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区域在进行农田节水灌溉的同时还会增加一些辅助措施来降低水的蒸发作用。广泛使用的措施包括麦秆覆盖以及中耕保墒这两种辅助措施。麦秆覆盖主要是将废弃的麦秆使用切割机切碎之后,通过人工的撒播的方式平铺到地表,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中耕保墒则是在每次进行农田节水灌溉之后,使用农具将地表锄松,能够有效的切断植被的毛细管,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由于毛细管导致水分蒸发的概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根据如今我国相关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不难得出我国将生物技术作为基石,走上智能化灌溉技术的道路已经伸手可得。

参考文献:

[1] 刘岩岩. 节水灌溉——社会资本的关注热点[J]. 中国水利. 2015(08)

[2] 裴永刚,田海涛. 节水灌溉管材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 中国水利. 2014(09)

[3] 邵丽盼•卡尔江. 关于节水灌溉的优化途径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5(08)

作者简介:安清桓(1985—),男,助理工程师,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安清桓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浅析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论文_安清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