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张后迎论文_张后迎

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张后迎论文_张后迎

摘要: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耗中占据较大的比例,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这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发展目标。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目前相关建筑工作者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学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引言

建筑学设计当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现阶段的实际设计工作过程中,还存在有设计人员工作理念有待优化,且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的问题。这就需要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工作,同时,要想推进生态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还需要充分了解设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保证设计工作与当地实际环境情况和经济情况相适应

1 建筑学设计中的生态意识表现

生态意识为建筑领域带来了许多创新观点,把这类建筑称为生态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生态建筑具备传统建筑没有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建筑生态要素的运用,这类建筑最主要的就是符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规定。生态建筑还在系统化上构建了有利于维持生态循环的建筑生态体系有利于保持和维护生态平衡。并且其具有环保的特性,这也是当前我国提出生态设计的主要原则,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为区域环保和生态体系保持做出贡献。在建筑学设计中,一个优秀的设计人员首先要具备生态意识,生态理论的相关知识要牢记于心,在设计创作过程中,要对建筑进行有意识的改进,增加生态环保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建筑设计中对环境、环保与绿化等方面的陈旧观念。在此基础上,要对建材进行筛选,通过优化建筑材料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2 建筑学生态设计原则

(1)以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2)以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3)以整体设计为原则。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态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我国对建筑生态设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生态设计选址阶段,要充分满足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地区的原有自然生态景观,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设计中展现建筑的生态美。作为生态建筑来说,其不仅追求独栋建筑的生态,而且要与建筑周围环境组合成一个整体,不仅要满足居住者的正常使用,也能将建筑融入自然环境中,同时,还要与区域内的社会环境及经济环境相融合。因此在对生态建筑整体规划设计时,首先要把以上因素考虑进去,要通过集思广益,多出设计方案。从中权衡利弊,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进而建设出人们满意的生态建筑。

3 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思路

3.1空间组合方面

高层建筑空间设计要考虑内部空间、庭院空间的组合利用,同时关注空间整体经济性。在建筑内部不同区域对温湿度、光照、景观等要素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进行生态设计时,要对高层建筑空间进行细化分区,进一步考虑建筑节能性及舒适性需求。从功能分区、动静分区等角度,进一步扩充照度、空气等舒适区域的涵盖范围。在高层建筑交通核心位置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性、结构性,还要考虑其存在的热工效应和环境舒适性。进行建筑平面空间布置设计时,要量采用南北朝向的设计方式,确保高层建筑平面空间布置科学、合理。在保证主要空间生态特性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方法提升电梯厅、楼梯、卫生间等重要辅助空间的采光、通风、朝向效果。

3.2生态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室内外的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循环,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相应资源。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考虑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之间的平衡,强调建筑结构体系生态化的基础上,选择与高层建筑室内外环境相互适应的结构类型,了解工程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环境、植被等多种因素的特点,全面考虑高层建筑内外的环境平衡,确保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和谐共存。

3.3室内外环境功能

改变高层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围护结构,包括屋面、外墙、底层框架及其他附属构件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高层建筑设计期间只会关注这部分内容的装饰装修,或者关注各种视野、表面视觉等要素,当将生态建筑学知识应用到高层建筑设计当中去时,还要注意对改变高层建筑室内外物理环境的这部分围护结构进行控制,在保证其基本的支撑功能的基础上,要充分了解建筑外部太阳辐射热,自然照度、风量的生理舒适度,各类污染源等方面的要素,以便实现提供全方位、高效、舒适室内环境的功能。

3.4建筑生态系统及节能

高层建筑设计要关注协调共生原则的实现,确保对各类能源利用率最高、废物生产量最小,实现对各种要素的循环再生及持续自生,只有保证这些才能形成节能、环保的绿色生态建筑。在建设高层建筑生态系统时要尽量利用建筑周边自然环境资源,要结合建筑自身及其附属设施,充分挖掘各类新材料、新技术的潜力,为人们利用自然、利用能源、保护环境奠定基础。

4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

4.1高层建筑的朝向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生态建筑学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使得建筑的朝向有了更加完美的设计,不仅维持了建筑通风和采光需求,还实现了对于土地资源的高效运用。此外,生态建筑学还删减了很多室内空调和灯光的设计使用,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在进行朝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建筑基地周围的环境进行彻底研究与分析,从而对实际建筑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与完善,以确认最佳的建筑朝向。同时,还可根据对光照的需求适时改变窗户的实际面积,并可利用格栅实现遮阳避光的效果,最终使得建筑的整体设计质量得到提升。

4.2高层建筑的平面及绿化设计

在高层建筑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体形和热量散失的比值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可在具体建设时进行科学的结构搭建,从而使整体建筑呈现一种简约自然的视觉效果。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生态建筑学要求电梯、建筑管道和发电机房等都设置在建筑的西侧,阻挡日光对建筑的照射。在建筑外围环境中还要增添绿化设计,并建立一系列完善的绿化种植系统,净化空气并调节空气干湿度,从而使得周围的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目的。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引入绿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高层建筑外围的热干环境。

4.3高层建筑的遮阳设计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根据生态建筑学,需要做好遮阳设计,使室内形成一定的遮阳区域。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能源的额外损耗,还可使整个自然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得到保障。在对室内窗户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考虑高度的问题,全部设计成节能窗户,实现防风降噪和降低能耗等目的。对于光污染问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结合生态建筑学需对玻璃材质进行选择,以降低该介质的传热量并提高其遮阳避光的能力,最终确保高层建筑设计的质量。

4.4高层建筑的水循环系统设计

在设计前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质量。在给排水和雨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增加对于那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确保做好对于污水及雨水的收集处理工作,并将收集到的雨水和回收的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经回收处理过的水可用于道路清洁、厕所用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最终提升了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质量。

结束语

建筑学的生态设计可以对环保及生态健康起到更大的作用。特别是对我国这种发展中的大国而言,需要兴建数量庞大的基建,当下是建筑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建筑学上的生态意识有其重要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涛.探讨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5):90-91.

[2]李倩倩.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04.

[3]王玉.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18(12):94.

论文作者:张后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  ;  ;  ;  ;  ;  ;  ;  

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张后迎论文_张后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