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复习建议_高考论文

2004年高考地理科试题特点及复习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科论文,试题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高考地理单科卷共有4套试题(广东卷、广西卷、江苏卷和上海卷,其中广西卷基本与广东卷相同),都比较好地体现了高考对考生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要求。现就2004年地理高考试题作初步分析并就2005年地理复习提出基本建议。

一、2004年高考地理单科试题的基本特点

1.考查学科主干知识,试题发展平稳,难度适中

表1

从表1中列出的考点可以看出,地理高考十分注意知识的基础性,不回避重点和热点,但不单纯追逐热点。即使考查热点,也是以其作为基本载体,考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试题中没有偏、难问题,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考查。

2.重视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考查

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仍是考查的重点。地理思维能力考查中强调运用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来分析具体问题;区域分析中重视区域比较和多要素相互作用综合的分析方法。江苏试题中35题江苏发展条件分析和上海试题中冰岛的分析都是比较好的案例。依据考试大纲中提出的技能能力体系来组织命题兼顾考试大纲的内容标准是非常有价值的思路。纵观试题,考试大纲中要求的10项能力都有较好的落实。突出技能和能力考查,鲜明的突出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地理学科特色,有助于检查学生的地理素养状况。

3.进一步重视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的考查

从分数比重来看,区域地理和人文地理比重加大。在2002年《考试说明》中就已明确提出,“地理事物是占有空间的,有具体位置的,因而对地理事物的认识和分析都必须立足于区域。这时的地理学的分析方法实实在在的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试题多是从一实例出发,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的。”自然地理是基础,人文地理是表象,考查人文地理内容更能体现地理知识的应用性。

4.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加强地理学习的应用性意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发挥考试的正导向作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地理高考也突出了考查有用的地理思想。课程标准中对“两个有用”的解释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二、对地理单科试题的意见和建议

保持试题基本的稳定性仍然是试题命制的一个要求。这几年地理高考命题已经形成基本成熟的思路,“相似的思路和要求,不同的案例,新的情境”能很好地保持试题的生命力。从试题难度标准来看,保持目前难度或略有降低应是一条基本的标准。保持试卷基本的长度以保证学生的答题时间是必要的,但也要减少小题分值过大和过于不均衡的情况。主观性试题比重可以略有增加并对答题有更多的要求。试题答案应更为翔实(尽可能想到多种可能性)、灵活和开放,以有利于阅卷的科学和公正。

三、对2005地理高考复习建议

地理复习一直强调的主线就是“重视双基,突出主干知识,形成地理素养,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能力”。减少死记硬背与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并不矛盾,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并注意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原理之间的关系,形成思维线索。重视以区域为基本载体的地理分析方法,学会用基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和方法来认识区域、比较区域差异,评价区域发展条件。题海战术是事倍功半的做法。要注意学习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精选试题,剖析重点试题,对试题作分类、比较研究,适当做一些新题是必要的,但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结构、分析教材、领会考试大纲的工作要经常做,这绝不是做题能替代的。

标签:;  ;  ;  ;  

2004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复习建议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