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电教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黄红菊,项瑞娟

让电教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黄红菊,项瑞娟

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涌泉完全小学 黄红菊 项瑞娟

【摘 要】语文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学好了语文,其他课程学起来事半功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各种限制。同时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注意力,还能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电教和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相得益彰,势在必行。

【关键词】电教;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学作了如此的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可见信息技术在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五个感官中,就学习效率而言,最高的是视觉(占83%),其次是听觉(11%)。我们传统教学中却是大部分时间由教师单方面讲课,学生实际用的主要是听觉,反而主导作用的视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电教媒体信息量大,集声音、文字、图象于一体,运用电教手段,能把视、听结合起来,即运用94%的途径来获得学习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可见,电教的推行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是势在必行的。

一、电教突破传统教学限制,让学生更有参与感

由于教材中有一些课文写的内容来源于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有一些来源于革命年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太远,因此让电教突破这些限制,会使学生们更有参与感。

老师在揭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映出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加以获得深刻而形象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如教《桂林山水》这一课,当板书课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了解桂林山水具体情景的心理状态,这些小学生们,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可能大部分人都没有去过桂林,也没有接触过不属于自己家乡的风景,他们是没有办法体会和想象那种美和震撼的。此时放映“桂林的水”和“桂林的山”的特写镜头,可使学生进入水静、清、绿,山奇、秀、险的意境中,激发起他们对桂林山水之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打下了伏笔,提供了鲜明生动的形象。我相信这堂课一定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等回到家里还可以给自己的父母讲讲桂林山水。

二、电教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就好像课文春雨的色彩,全文是以小燕子、小黄莺、麻雀的视角来叙说各自所看见的颜色来表述春雨的色彩的。电教教学可以让同学们观看课文里所描述的图片,听听小燕子、小黄莺以及小麻雀的声音,观看他们的动态视频,这些绝对可以吸引小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一步的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如果他们和小燕子,小黄莺,小麻雀在一起,他们会觉得春雨还有哪些颜色,希望春雨变成什么颜色等等。

1.电教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记忆力

文中的内容可以在图上形象直观地显现。而图上的内容,在文又能找到与之相吻合的具体表述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或背诵课文时,教师恰当地放映画面,可以让学生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记忆或复现,起到引路的作用。指导学生背诵《火烧云》时,依次出现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几种幻灯片和形状变化的幻灯,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通过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而获得的信息,其遗忘率最低,且便于旧知复现。

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把握电教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以达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呢?

2.教师应首先思考和拟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并找准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让学生们想听课,想学习。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与特别,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3.课件要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教材的重难点。

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大胆的利用课件,具体、形象的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真实的感受生活既是知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这一过程。教师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关注其个性、习惯、兴趣、态度、意志、观念、价值观的培养等。实际上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多媒体课件已经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转变成了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认知工具,具有了“整合”的特征。它不仅仅是学生无直接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复现、定格、放大等,更为重要的是整合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的整体内涵,能够寻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效率和方法,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具有的巨大的潜能和优势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人类对计算机及网络的不断开发、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会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计算机及网络有着较强的视听感染能力和非线性的快速交互功能,较好地避免了教师教学中的局限性,它将音、像、视、听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进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最多的知识,优化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充满活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黄红菊,项瑞娟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1

标签:;  ;  ;  ;  ;  ;  ;  ;  

让电教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黄红菊,项瑞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