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_崔纪芳,齐新,刘艳迪

崔纪芳 齐新 刘艳迪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 300193)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057-02

脂肪肝(1iver steatosis)是指肝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理学状态。正常肝脏的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2%~4%。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时,称为脂肪肝 [1]。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的病因,肝脏实质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和脂肪储存(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在 NAFLD患者中,脂质代谢紊乱比较常见,研究表明,脂质代谢紊乱的患者约50%伴有脂肪肝。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患者脂肪肝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5~6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血脂代谢紊乱表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本文通过临床分析,了解NAFLD患者血脂的变化,并进一步指导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NAFLD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例14,年龄为(62.1±10.9)岁;健康对照组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为(60.4士10.1)岁。所有对象均来自本医院2014年1月—2014年3月住院行腹部彩超的患者。

规定具备以下3项腹部超声表现中的两项者为弥漫性脂肪肝[2]。

(1)肝脏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明亮肝”),回声强于肾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所有人选对象均已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及其他肝脏疾病、严重心脑肾疾病、急性炎症、恶性肿瘤和长期服药病史等。

1.2 方法

1.2.1生化指标的测定所有人选对象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生化仪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 SPSS 17.5 统计软件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偏态分布经对数转换后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转变使得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的NAFLD患病率明显增长,它除可以引起肝损害外,还可以引起2型糖尿病和先关的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增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血脂异常是血液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甘油三酯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因素,它的持续升高对脂肪肝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郭伟等[3]对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提示患脂肪肝组和正常组对照比较,患脂肪肝的患者TG、TC、明显高于对照组。程朝英等[4]对重庆地区机关干部脂肪肝的调查报告亦有相同结论,提示说明血脂与脂肪肝关系密切,是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国外学者认为高TG血症,而不是高胆固醇血症,可增加脂肪肝发生的危险性[5]。一些资料[6]发现高TG为脂肪肝发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刘明涛等[7]研究指出,脂肪肝患者血脂的变化以TG增高和混合增高为主,随着TG浓度的增高,脂肪肝的发生逐渐增高。血脂浓度与脂肪肝的分级无明显相关性。高脂血脂,尤其是高TG血症是脂肪肝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中发现,脂肪肝组患者中TG、LDL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报道的研究结果相一致。TC,HDL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一些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的患者,部分患者应用降脂药物治疗无法准确反映血脂水平,而且脂肪肝也得到部分治疗。分析其发病机制,脂肪肝的病因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表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使胰岛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上升,导致脂肪动员,使血浆中FFA 增高,因肝脏是糖脂代谢的主要场所,大量FFA 进入肝脏后氧化为脂酰COA,大量脂酰COA 和葡萄糖氧化产生的磷酸甘油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以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肪乳糜的形式被输送入血,导致高甘油三酯血症;超出肝脏代谢能力的部分甘油三酯便在肝脏细胞中沉积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多数没有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部分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NAFLD患者肝功损害以转氨酶和转肽酶的升高为主。有学者研究提示,如果ALT和GGT轻度升高,说明机体存在高代谢综合征和脂肪肝;目前该研究提示符合这一表现。

高血脂症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但非惟一因素,脂肪肝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临床上对脂肪肝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治疗原发病、提倡科学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合理控制体重、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动态监测并及时纠正血脂、肝功能的异常变化、定期进行脂肪肝相关检查,从而有效防治脂肪肝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范建高, 曾民德.脂肪肝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1999, 8: 149.

[2]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 1月修订)[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0, 18: 163-166.

[3] 郭伟,陶丽,宋玉鹏等.哈尔滨市2168例企事业职工中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46:186-187.

[4] 程朝英,王莎,雷鹰等.重庆地区机关干部脂肪肝的调查报告[J].重庆医学,2003, 32: 1243-1244.

[5] Assy N,Kaita K, Mymin D,et al.Fatty infiltration of liver in hyperlipidemic patients[J].Dig Dis Sci,2000,45: 1929-1934.

[6] 詹鹰,李兴梧.1096例健康体检者脂肪肝与血脂关系的临床分析[J]. 武警医学, 1998, 9: 337.

[7] 刘明涛,刘增权,陈万宁等.脂肪肝与血脂浓度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杂志,58: 466-467.

论文作者:崔纪芳,齐新,刘艳迪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1

标签:;  ;  ;  ;  ;  ;  ;  ;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_崔纪芳,齐新,刘艳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