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论文_翟文明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论文_翟文明

南京宇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省 南京市 210000

【摘 要】近年来我国积极发展经济,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带动我国多个领域产业飞速发展,其中建筑产业得益于我国城镇化建设,进步尤为显著。但由于建筑市场逐渐趋向正规化、标准化发展,以及建筑市场需求趋向饱和影响,我国建筑市场对于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这种市场要求,就需要各建筑企业从自身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入手,控制建筑成本的同时提高建筑质量,进而提升自身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施工质量管理;途径

建筑产品本身具有建设周期长、产品规模大、固定性强以及涉及业务广泛等特点,随着建筑市场对于建筑产品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就需要建筑企业通过施工质量控制,提升建筑产品质量。而建筑产品质量的提升,常造成建筑成本以及施工管理成本的增加,故而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工程管理力度,以满足建筑施工经济最大化的相关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质量,成为建筑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实际意义分析

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建筑企业具备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使企业资金运转更加灵活,从而提高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工程管理工作,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科学、统一的安排,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缩短工期,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则直接决定了建筑的使用性能,关乎于建筑企业的职业信誉和行业知名度,对于建筑企业发展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建筑质量也关乎于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故而保障建筑质量,既是建筑公司的责任,也是义务。

二、现阶段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模式相对老旧

就现阶段建筑企业工程管理而言,仍有部分建筑企业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随着建筑产业不断发展,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已经不再满足于现代建筑企业的实际工程管理需求,比如传统的分包管理模式,对于各方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职能划分模糊不清,易造成施工混乱,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筑行业本身涉及的业务较多,需要各部门间进行有效、频繁的沟通,完成建筑工程项目,而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中,因各部门职责不明,严重阻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形成不管理、不沟通的恶性循环。

(二)造价控制方面仍存在较大缺陷

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基础,就是对建筑施工造价的良好控制,这也是实现建筑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就现阶段建筑企业造价控制工作而言,多数企业仍处于发展阶段,甚至起步阶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思想与管理行为的不匹配问题。一方面,建筑企业想对建筑造价进行控制,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成熟、完善的造价控制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片面造价控制的现象,即针对某几点进行控制,缺乏全方位的造价控制思考,从而导致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多数建筑企业存在造价控制延后的问题。往往是在工程中后期,造假问题暴露较为明显时,才进行造价控制。此时进行造价控制,不仅效果差,而且易对建筑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阻碍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工程管理,离不开配套的监督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基本保障。从目前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来看,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工程管理工作工作效率差。另一方面,因缺乏全面的监督管理,较难发现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建筑产品问题频生,从而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实际措施

(一)加强工程管理的实际措施概述

1、完善其管理模式及监督机制

完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及配套监督机制,是提高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关于工程管理模式的构建,应多参考相关先进管理理念,首先明确建筑工程各环节工作职能,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科学管理,同时注意加强工程各环节间的有效沟通,以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工程管理对应的监督机制,应从工程管理相关内容出发,重点强调监督机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通过相对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工程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在实处,以满足建筑企业的实际工程管理需求。

2、全面提升造价控制工作质量

就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而言,建筑企业首先应在思想层面,确立其重要地位。其次,积极扩展企业造价控制业务,通过招聘精英造价控制人才、引进先进造价控制体系等手段,提升企业造价控制能力,消除造价控制延后问题。此外,建筑企业应对建材市场和政府政策导向,有一定的了解,以确保造价控制工作的准确性。

(二)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实际措施概述

1、相应提高质量控制意识

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是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只有建筑企业对质量控制拥有一定的了解,并在主观意识中建立质量控制的概念,才能实施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意识应贯穿建筑工程始终、且渗透于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对于可能引发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均应引起企业重视,比如建筑合同内容的变更、施工方案变更和施工技术变更等,建筑企业均应从建筑质量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

2、落实质量控制责任

为进一步控制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应将各环节施工质量,分化至相关承包单位或个人,即根据合同规定的不同职责,划分相应的质量责任,将责任进一步落实至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管理领导身上,从而形成质量管理责任承担体系。通过质量责任的分化,将施工权限、施工责任和施工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一定的施工权限,对应其权限可能造成的施工质量责任,从而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经济收入。通过这样的处理方法,提高施工质量。

3、严格控制建材质量

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施工标准,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如建筑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给建筑工程埋下巨大的质量隐患。因此,建筑企业在选购建筑材料时,首先应确认供货商资质,其次后限购买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最后应在采购前进行自主检验,以确保建筑材料质量。

结语:

随着建筑市场日益趋向正式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建筑产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为有效降低建筑工程成本、促进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并相应地提高建筑产品质量,从而提升建筑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是建筑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就需要建筑企业加强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质量。因此,各建筑企业应从市场实际需求入手,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意识、落实施工质量责任以及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等措施,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致富向导,2011(01).

[2]俞峰巍.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J].中华民居,2012(03).

[3]何井运.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10).

[4]蔚建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探讨[J].江西建材,2015(10).

[5]桂诗凯,范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4(28).

论文作者:翟文明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途径论文_翟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