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曲艺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_曲艺论文

南阳曲艺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阳论文,曲艺论文,生态环境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12)04-0035-04

南阳的民间曲艺种类十分丰富,有大调曲子、三弦铰子书、河南坠子、鼓儿哼、锣鼓曲、蛤蟆嗡、槐书、善书、渔鼓、故事、评词、琴书、快书、相声、快板等曲种。这里的民间曲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一般曲种在南阳能够壮大,如大调曲子;濒危曲种在南阳能够存续和重现生机,如三弦书。即使在曲艺不景气的今天,南阳的曲艺依然风景独好。之所以如此,与南阳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不无关系。

一、厚重的文化传统为南阳民间曲艺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1.南阳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南阳丰富多彩的曲艺文化。南阳古称宛,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三面环山,中部平坦,称为南阳盆地。南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有白河、唐河、丹江等河流,向南经汉水注入长江,是豫、鄂川、陕交通要道以及南北文化交接的地带。南阳的这种封闭性和开放性结合的地理特点,养成南阳人善于接纳、善于吸收、兼容并蓄的文化心理。先秦时期,这里已经拥有了高度发展的义化,是古代民歌集《诗经》的重要采集地之一。在汉代,南阳已成为全国六大都市之一,其时商业发达,民丰物阜,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仅次于国都洛阳,东汉时被定为“陪都”,又因这里的音乐具有“既丽且康”的独特风格而被称为“乐都”。当今发现的可为全国之冠的汉代画像石,向人们展示着南阳文化的厚重和多姿多彩。厚重的历史文化不仅让热爱文化艺术的文化心理“基因”代代相传,而且带来了南阳曲艺厚重的文化品格。例如南阳的大调曲子和三弦铰子书,既有许多具有生活情趣、通俗易懂的唱段,又有许多义学性强、雅致古朴的唱段,仅大调曲子就有1200多篇,中长篇书有260多部。整个曲种的曲目多达2700多篇。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就不可能有这样丰富的曲艺书目的积累。而大调曲子的演唱,同样是既有欢快活泼、表演生动的形式,也有文人拔肩坠肘、凝神端坐、目不斜视的“坐唱”形式。不同的演唱形式反映了演唱者不同的文化追求,也反映出一个曲种的丰富性。

2.南阳古代繁荣兴盛的义化艺术也影响了曲艺的传承和发展。自古以米,南阳地界诗人漫游,吟诗题咏;百姓聚会,文艺游乐形成风气。汉乐府诗曰“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1](P13)。张衡在《南都赋》中是这样描写:“于是齐童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弹筝吹笙,更为新声。”这里描绘了汉代舞乐的兴盛景象。南阳汉画像石中“舞乐百戏”如弹琴瑟伴唱的场面与当今的曲艺表演有很多相似之处;另有击桴鼓者,看似边鼓边唱。在南阳汉画馆中陈列的画像石“抱相俑”更是证明了早期的演艺形式“相和歌”在南阳曾十分流行。“唐代的南阳与国都长安、古都洛阳文化交流频繁,李白有诗曰:‘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记叙了唐代南阳文化艺术的繁荣。”[2](P72)南阳历史上丰富的演唱活动成为南阳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长期流传,生生不息。例如新野的太山庙所保留的清光绪年间的工尺谱抄本里,内收[双叠翠]、[起字调]等16种曲牌。这些曲牌大多已进入了大调曲子,并成为常用的曲牌。当今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南阳西坪民歌,汇集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不同风格的演唱元素,有[大对花]、[小对花]、[陪郎]、[留郎]、[拜年调]、[绣荷花]、[采桑曲]、[石榴烧火]、[四六句]等数十个调门,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等不同类型的歌曲千余首。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更是村村都有。这些民间歌曲、舞蹈,都是可资借鉴或吸收的曲艺创作元素,是南阳曲艺存续和生长的肥沃土壤。

3.南阳历史上繁荣的经济也促进了曲艺文化的发展。南阳境内的白河(通汉水,下荆襄)、丹江两大水路带来了南阳交通的发达,也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和商业文化的发展。有人说,“商路即戏路”,就是说戏剧是随着商品的传播而传播的。戏曲如此,曲艺亦如此。南阳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南阳及与之相邻的湖北、陕西的文化交流,由内乡马山口等药材集散地与四川药材的相互来往,也沟通了与四川等地的文化交流。因此湖北、陕西的一些曲艺、小曲、民间小调、戏曲声腔,以及四川清音的不少曲牌,都大量流入南阳,大调曲子中的不少曲牌都源出于此。另外,还有一些文人、商人从北京、安徽带来一些曲书目,经过南阳曲种的演唱都成为了南阳曲艺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北京的子弟书《露泪缘》就是这样发展成为南阳大调曲子的弹唱内容的。

4.南阳的人才辈出带动了曲艺文化的发展。唐代诗人李白在《南都行》中盛赞南阳:“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古代的文人有张衡、张巡、岑参、樊宗师、张祜、周景、乃贤、李贤、王鸿儒、王鸿渐、李……在近现代的文学作家里,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冯沅君,到40年代的姚雪垠、李季接连问鼎文学殿堂以来,南阳作家在长时期里群星灿烂。目前,南阳已有中国作协会员15人,省作协会员70人,市作协会员250余人,形成了一个阵容强大的“南阳作家群”。这个文人群体是南阳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影响着南阳文化的发展,不仅他们的作品为戏曲曲艺等其他文艺形式提供了改变的文本,而且更影响着南阳的文化风气,使南阳人关注文化、关注文学、热爱阅读,也带动了戏曲、曲艺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积累和欣赏。

二、优秀的创作团体和曲艺演员队伍为曲艺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许多南阳的作家本身又是曲艺作家,如袁清岑、周同宾、阎天民、兰建堂、李克定、孙幼才、吕樵、杨山林、杨清江、张景秀等,他们怀着对曲艺创作的满腔热情,体验生活,积累素材,不断有新的曲艺作品问世,他们既是南阳曲艺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又是南阳曲艺艺术的灵魂[3]。尤其是南阳曲艺作家和其他文学作家之间往来密切,气氛和谐,常常以文会友,相互研讨,使他们思维活跃,创造力旺盛,能够写出个性鲜明、生动有趣、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作品。例如袁清岑在20世纪50年代改编的《卖丫鬟》,语言鲜活,形象生动,情节有趣,以三弦书形式演出,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大奖,由中央广播电台录音播放,中国唱片社灌制唱片,编入《河南十年曲艺选》。而演唱这一曲目的曲艺形式三弦书,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衰微,四五十年代在河南的其他地市已不见演唱,但由于演唱了《卖丫鬟》,名声大振,在全省各地又响起了三弦书的旋律。从此,在曲艺界流行了“一个曲目救活一个曲种”的说法。兰建堂、丁新秀、周同宾等创作的现代曲目《女货郎》、《二嫂买锄》、《三考新郎》等,都是在全国叫得响的曲艺作品。

除曲艺作家,南阳还活跃着一支力量雄厚的演员队伍。《南阳市曲艺志》中记载了南阳五代大调曲艺人,数目达到105人。广大民众赋予大调曲艺人许多富有特色的称呼,如“曲子圣人”、“四大难请”、“四霸天”、“五虎将”、“曲子状元”等。新中国成立前的代表人物有曹东扶、张松亭、郑跃亭、贾景枢、张宴如、仝振武等。新中国成立后有王富贵、白灵芝、胡运荣、陈友兰、刘明侠、夏金亭、鲁紫慧、曲凡芝等。改革开放后,除了专业演员坚持演出外,还有许多家庭式的演出活动,以及大调曲子研究会的曲友聚演。当然,南阳还有众多的南阳鼓词、三弦书、评书、坠子等艺人。如南阳鼓词艺人王兴国、李华亭、刘半调、杜长川、李国全;三弦书艺人安玉松、张永西、赵四差、刘永科、马香申、王国栋、雷恩久、袁聚海;评书艺人米珏、吴金德、郑朝轸、韩金堂;坠子艺人杨慧敏、赵金枝、张惠娟、张东芝、梁少丽等[4]。《卖丫鬟》、《女货郎》、《二嫂买锄》等节目之所以能够产生全国性影响,王国栋、李玉兰、马香申等演员的演唱功不可没。

由南阳力量雄厚的演艺队伍与众多的曲艺文本作家所构成的强大创作阵容和南阳曲艺的繁荣共生共存。长期以来,正是创作阵容的强大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才维持了南阳曲艺的兴旺。

三、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南阳曲艺发展提供了空间

南阳除了拥有强大的创作队伍及专业的演唱队伍,在南阳的城乡,还有一个庞大的听众群体。这个听众群体由不同层次的人群构成。第一个层次是一大批业余或半业余的演员,他们经常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文化广场或是在家庭聚会中,以自娱自乐的形式进行着曲艺活动,抑或在逢年过节或有重要活动时,他们聚集起来排练演出。许多演唱者同时又是创作者,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心声,熟悉群众的语言,他们的作品如实反映了群众的生活,很容易与群众产生共鸣。他们同时也是听众,每逢专业演员或名角儿演出,他们忙上忙下,组织听众,为演员的成功演唱叫好,活跃演出气氛。第二个层次是“曲迷”。他们是为了曲艺活动而不计个人得失者,他们拜访演员,收集资料,为曲艺呐喊,为曲艺宣传,当然也为曲艺演出助阵。他们可以为一场曲艺演出废寝忘食而不计任何报酬,其至还会奉献自己的积蓄。这两个层次是曲艺活动的中坚力量。第三个层次是曲艺的一般爱好者、欣赏者,他们是支持曲艺活动的最广大人群。

南阳有不少这样的地方,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小市镇,全村或全镇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会唱曲子,而且活动经常,随时随地可以演唱,这就是当地人称的“曲子窝”,南阳城郊的石桥镇,邓州市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张村、大王庄村、文渠集,淅川县的荆紫关、厚坡村,内乡县的赤眉、马山口,镇平县的石佛寺、贾宋,西峡县的丹水镇,南召县的南河店、云阳镇,新野县的大王集、新甸,社旗县的社旗镇、太和镇,唐河县的源潭、大河屯等地方,曾经都是闻名远近的“曲子窝”。当今依然如此。目前,这样的活动场所依然存在,如南阳石桥镇的“田汉茶社”、邓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南阳市老干部活动中心、黄天锡药铺、北关李玉兰家、联合街李连山家……参加曲艺活动的艺人们以40岁以上者居多,他们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曲友相聚之时,或弹拨三弦,或弹奏古筝、琵琶,或引吭高歌,唱者绘声绘色,听者如痴如醉,这弦歌声中,诉说着英雄故事或家长里短,寄托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南阳凭借着这支庞大的听众队伍,从而营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形成了南阳曲艺有人写、有人演、有人传、有人看的良好互动局面,创造了曲艺发展的巨大空间。

四、政府的扶植为曲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南阳的地方政府有一个传统:尊重文化和文化人。直到清代和民国,新上任的地方官员首先拜访的就是当地的文化人和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更是重视文化、曲艺等传统的民间艺术。

首先,政府重视曲艺组织的建立。在20世纪50年代初,“原南阳市曾成立了‘宛曲改进社’,在其影响下‘邓县大调曲子改进社’,南阳县石桥镇‘大调曲子研究社’,南召县‘云阳曲艺改进社’等也相继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各县市政府积极组织建立专业的曲艺表演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南阳县曲艺说唱团’、‘南阳市曲艺队’,桐柏、新野、邓县等也先后建立曲艺队。至20世纪60年代,南阳地区各县的曲艺表演团体遍地开花,南阳市更成立了说唱团”[3](P118)。进入21世纪以来,南阳市新成立了多个曲艺研究团体,2003年,镇平县“大调曲子研究会”成立;2008年,南阳市“南阳大调曲子研究会”成立。闲散在民间的曲艺艺人被众多的曲艺组织汇集到一起,凝聚了人才优势,为发展与繁荣曲艺艺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政府帮助并支持各种培训班和曲艺座谈会的举办。原南阳地区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及“曲艺家协会”经常召开曲艺创作经验交流会,为曲艺创作人员引领方向,提出要求,并在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对新人新作予以表彰。各级政府还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曲艺理论研讨会,以求形成繁荣曲艺创作、更新创作观念的良好发展形势。1994年,南阳市曲协协同中国曲协、河南曲协与南阳市文联共同举办了“兰建堂曲艺作品研讨会”。2009年6月,南阳市文化局在南阳府衙举办了“南阳大调曲子暨夏金亭大调曲舞台表演艺术研讨会”、“三弦书暨雷恩久三弦书表演艺术研讨会”、“南阳东路三弦书暨袁聚海二弦书表演艺术研讨会”。2010年11月,为庆贺《兰建堂新作》出版,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曲协、南阳市文联、宛城区文联联合举办了“兰建堂从事创作50年暨新作出版座谈会”。诸多活动的开展,帮助曲艺工作者明确了曲艺发展的理论方向,推动了曲艺创作和实践活动的展开,极大地鼓舞了曲艺创作者的创作热情,繁荣了南阳的曲艺创作。

最后,多次组织曲艺比赛和演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阳曲艺代表队就常参加各种级别的会演:20世纪50年代南阳板头曲《高山流水》和大调曲子《打渔杀家》曾参加河南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颇受好评;南阳大调曲子《玉姐学文化》和三弦书《卖丫鬟》参加全国第一届曲艺汇演,主要演员得到了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改革开放后,南阳市的曲艺会演和演出更加频繁:1981年6月举办全区专业曲艺团队汇演;1983年春,全区曲艺工作现场会在镇平召开;1986年3月成功举办曲艺新作汇演;1987年10月参加河南省“水仙杯”汇演;1988年10月举办全区曲艺选拔赛和“赊店书会”;1992年承办“华澳杯”全国相声小品大赛;2005年举办“大调新韵”曲艺大赛[3](P118);2009年6月在南阳府衙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月”等。频繁的曲艺比赛和演出活动,引进了竞争机制,激发了创作活力。新人新作的不断涌现,活跃了民众文化生活,继承发展了曲艺艺术。

南阳曲艺艺术的发展不仅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更好地传承,还不断得到上级政府、领导的关怀指导。1956年,田汉来南阳视察时曾说:“南阳文化有两大宝,一是汉画像石,一是大调曲子,在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学,美学和音乐学史上,都有着很高价值,要抓紧时间抢救。”[5](P54)20世纪60年代,《河南口报》以《沿着革命化的道路前进》为题在头版介绍了南阳曲艺。1965年3月《曲艺》杂志刊文《钢铁曲艺队》,介绍南阳市曲艺团的先进事迹。同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陶钝、诗人王亚平、评论家冯不异等一行在南阳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期间不仅观看演出,随团下乡,还召开了作者、农民、艺人座谈会,举办了报告会,以极大的热情肯定和鼓舞了南阳的曲艺工作。改革开放后,中国曲协领导罗扬、刘兰芳等都多次到南阳指导工作。河南省曲艺界名家更是经常来南阳调研,谈心得,提建议,担当艺术指导,为南阳的曲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3](P118)。

五、地方高校的参与为南阳曲艺发展提供了助推力量

2009年,全国七大民间文艺研究基地之一的“中原曲艺研究基地”落户南阳师范学院,基地荟萃了国内一批曲艺研究专家和创作人才,为板头曲、大调曲子等地方曲艺的研究、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该基地还承担了有关曲艺方面的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和校级等十几个研究项目。这些研究项目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深入研究南阳曲艺文化,为南阳曲艺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理论探讨和传承实践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南阳师范学院不仅把曲艺研究作为科研的一个亮点,而且还把民间曲艺引进了课堂教学,让大学生作为曲艺的传承传播者和创作者。2007年,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开没了“河南地方曲艺”课程,聘请了南阳曲艺名家、大调曲子传承人黄天锡、板头曲传承人宋光生等老师为特聘教授,向学生口传心授板头曲和大调曲子的演奏、弹唱技艺。2010年,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长治赛区的比赛于6月27日至30日隆重举行,南阳师院“中原曲艺研究基地”选送的参赛作品大调曲子《雪中红梅》,在比赛中荣获节目提名奖,进入金奖终评。这是河南省同类节目中唯一进入金奖评选的曲目。《雪中红梅》的演员由12个在校女大学生组成,她们是这次所有参赛队伍中唯一的一支大学生代表队。现代化的和声配器与多声部的演唱,尽显了大调曲子优美的旋律。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文工团曲艺团团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宋德全先生动情地说:“南阳师院率先在大学中将大调曲子引进课堂,并利用课堂教学来传承曲艺,这是一次难得的尝试。”2011年5月30日,该节目赴京在民族文化宫参加国庆90周年“向党献礼”曲艺节目展演,同学们精彩的演唱与生动、形象的舞台表演,感动了京城观众,获得好评。

综上所述,南阳曲艺艺术能够保持着稳步发展的态势,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珍惜这些宝贵的经验,更多地关注曲艺艺人的生存状况,巩固和完善政府、专业曲艺队伍、民间艺人三位一体的曲艺运作机制,保持和推进南阳曲艺事业的繁荣,为人民群众奉献精美、健康的曲艺文化食粮。

收稿日期:2012-04-06

标签:;  ;  ;  ;  ;  ;  

南阳曲艺传承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_曲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