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想词句内涵,提高阅读能力论文_李津

推想词句内涵,提高阅读能力论文_李津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82中学 830049

我们进行了《深入略读课文,提升小学语用能力的研究》的小课题研究。想想这段日子,我们磨课的忙碌与研究主题几经周折的确立,无不凝聚着我们每个组员的智慧与汗水。我们忙碌并慢慢地收获着,我们忙碌并美美地享受着,我们忙碌并淡淡地遗憾着,我们忙碌并深深地思索着……这是真切的、充实的、幸福的、成长的,我们脚步是不停歇的。

我们这次主题的研讨,主要是对六年级下册《灯光》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进行一个课例研究的尝试,所以针对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所有成员几经课标解读及磨课,最终确立了“推想”这个语用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虽然不够规范,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想对我们组员这样大胆的尝试“叫好”。

虽然有的学员并不认同我们的想法,对我们研究的主题提出了疑议,我们会虚心接受,加以探讨、研究与改进,但我个人仍坚持本组主题的确立,这是经过我们深思熟虑的推敲,并借鉴了很多的资料,寻找了一些理论依据。下面还是针对本组的研究主题说说看法(我个人认为基本达到了研究目标)。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的效果。”由此可见,推想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它包含着世界上的一切。”这里的“一切”,当然包括世界上已被创造出来的或已被发现的,也包括那些还未被创造出来的或未被发现的。现代科技的发展证明,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首先要挖掘学生的推想能力。

所谓推想,也就是推测、猜想。在阅读中运用推想,就是借助有关信息的提示,如上下文、句子间的关系等,利用头脑中储存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对所得的内容进行推测、猜想。国外一些研究也表明,好的读者往往事先带着对各种事实和文章结构的预测来阅读,这样做可帮助读者检查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并使他们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信息资料上。事实上,我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大多都是运用这种方法解决的。可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对所读的文章进行推测、猜想,无疑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疑难词句处推想,强化阅读理解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和句。《灯光》这篇略读课文篇幅不长,但距离今天有一段历史,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感悟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首先运用“疑难词句处推想,强化阅读理解”的方法,抓住“多好啊”这句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三次的话,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每次说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心情。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大胆地猜测,谈感受,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中有悟,悟中有读,联系上下文或借助资料理解句子。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语句,明白每次不同的内涵。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天安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引导学生根据词句所在的语言环境,捕捉上下文词句提供的信息,然后进行推想,帮助学生理解词句,从而更好地理解、领会文章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这种“阅读理解”是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读、思等方式从课文的词句中捕捉有关言语信息,然后进行推测、想象,最后领悟词句意思。显然,这不仅仅是学生习得一个词、句的意思,而是一种读书方法及读书能力的训练。

二、情节发展处推想,彰显阅读个性

有些情节性较强的文章,读罢读者往往感到意犹未尽,这时正是让学生根据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情节发展趋向展开适当推想、彰显阅读个性的大好时机。

在理解“千钧一发”时,潘老师这样设计:如果找不到突破口,突击连的战友就会( );如果再找不到突破口,我们精心部署的计划就会( );如果还找不到突破口,这场战役就会( )。这个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很自然地就理解了“千钧一发”的含义,这真是命悬一线、生死攸关的时刻,学生体会得深,所以学得也就特别的动情。创设情境,激发猜测,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如果在这里潘老师能做一个有层次的引读,把学生置于真切、生动、利于学生体验的情境中,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驱力和积极性,有利于唤醒学生旧有的经验背景,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理解。同时以悟促读、以情促读、读悟结合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朗读,这种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朗读的语气、朗读的节奏等枯燥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要高明许多。

学生各自极具个性的推想,会让我们看到学生那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闪烁,也会让我们看到阅读教学的勃勃生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进行推想,能很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培养独特的感悟”这一理念。

总之,推想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猜测推断是建立在学生初步感受理解基础上的,因此它明显具有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特点,是实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凭借课文对学生进行推想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课文没有直接提供的信息,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以上策略方法的实施,学生的阅读推想能力大大提高。在阅读推想中,使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得到了有效体现,真正提高了阅读质量。

论文作者:李津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推想词句内涵,提高阅读能力论文_李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