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论文

赛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论文

赛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

王丽萍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 300134)

摘 要: 体育场馆大多数是为了举办集中的、综合性的赛事而设计、建造,但是在赛后,由于管理不善,不能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对赛后体育场馆的现存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对赛后体育场馆进行优化管理,充分发挥赛后大型体育场馆的作用,服务社会。

关键词: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

一、引言

2017年在天津举办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动是党的十九大前举办的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本次运会深入“以人民为中心”的办赛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全运练兵、奥运夺金”思路,天津全运会更多的将目光投向“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大胆创新,真让人们体验到竞技体育重要的不只有名次,竞技体育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运动能让人们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与快乐。本届全运会增加了国际象棋,脚尖气功等大众参与度高的项目以及轮滑、攀岩等年轻人喜欢的项目,更有普及度高的业余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据第十三届全运会组委会介绍,此次赛事共涉及场馆49个,其中新建场馆21个,改造场馆15个,利用现有场馆11个,易地使用场馆2个。但是,全运会之后,在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方面却成为每个主办方面临的问题,体育场馆的高配置与低适应的矛盾显著。

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资源大多集中于学校,站全社会资源的60%,通过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大量的活动场所,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与状况。但是我国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程度普遍较低,社区居民如果要使用该校的体育场馆,需要经过层层审批,首先由体育场馆负责人与社区居民进行一线对接,之后层层上报,最终需要主管体育副校长盖章,从申请到真正使用需要较长时间,严重影响居民使用体育场馆的积极性与满意度,此外,一些工作人员为了工作之便利,尽量使用各种理由阻碍居民对场馆的申请使用,因此,居民没有成为被服务主体,反而成为了被管制的对象。近年来,各地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从时间上与开放对象都有很大的约束,开放前提是建立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活动,这就决定了开放时间往往只是周末时间,而在日常生活中,居民想使用高校场馆资源就变得极为困难。

经典的双环控制采用了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在串联级联PET拓扑中需要维持整流侧直流电压的恒定,同时保证电感电流与整流电压同相位。

二、体育场馆供需矛盾的深层原因

(一)运营不当: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单一,服务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体育场馆以提供场地租赁为主,没有提高太多的体育培训服务,群众喜闻乐见的竞赛、表演、健身等活动也很少开展,体育场馆未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专业知识,发挥向社会传播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作用,缺乏免费体验的运动课程。此外,体育场馆未能提供便民的场地预定服务。大多数场馆没有专门对外通知场馆运营状况的微信公众号,场馆的使用信息更多集中于高校系统内部正式平台的发放,即是有一些场馆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由于场馆运营能力有限,信息更新并不及时,没有快速预定场地的功能,致使有些居民不能及时掌握信息而凭空跑路,影响居民使用场馆体验。

(二)协同发展不到位: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比例失衡,体育场馆的经费入不敷出

在体育场馆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资建设中,由于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比较明显,因此很难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到体育场馆的建设运营中来。再加之体育场馆内部运营体制不完善,运营管理者没有硬性考核指标,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惰性,长此以往,大部分体育场馆在面对运营的高的人力成本、固定成分费用的支出,很难通过正常运营实现自负盈亏,往往需要政府财政支持,从而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而依靠提升门票价格带来的结果只会恶性循环,体育场馆运营方与群众都不能受益。为此,体育场馆运营部门应积极刺激社会资金进入,具体可表现为:第一,体育部门采取行动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体育场馆提供社会捐赠。第二,冠名权是体育场馆融资的重要途径,可以减轻政府和体育场馆的维护保养财务负担,体育部门要重视拍卖体育场馆的冠名权。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改掉体育场馆入不敷出的现状。

三、赛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

(一)打造品牌体育赛事,推动服务业发展

高校体育场馆在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全民健身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和创立自己的品牌体育赛事,打造赛事的主场。通过申请大型体育赛事,一方面可以吸引企业与赞助商资助,是当地体育产业与服务业相融合,这样可以为高校周边的区域带来辐射效应,通过交通、旅游、餐饮、服务、商业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刺激消费,提升本地经济水平;此外,通过推动地域体育项目的发展,而且提升了高校场馆自身的知名度,会增强当地民众对体育场馆的认同感与荣誉感,促进本地居民在体育馆内的消费。

(二)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提高场馆设施经营管理的专业水平

场馆运营同其他行业一样,需要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来提高场馆运营效率。为此,体育场馆一方面需要外部引入专业人才负责场馆的运营,通过外来人才引入能够对现存的问题进行有效变革,在短期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内部人员的培养来选取场馆的管理者,这种渐进式的变革需要周期长,很难改变场馆之前的组织文化,但这种方式比较平稳,不会产生颠覆式的后果。此外为提升体育场馆运营效果,外部环境同样重要,为办好天津时第十三届全运会,自2010年起天津先后启动实施了快速交通系统、城市道路整修、交通枢纽建设、公用设施保障、重点地区改造、生态环境提升和惠民便民建设等民生工程。

2)市场需求。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看,中医药市场较为广阔。目前,我国对以俄罗斯为首的俄语国家市场主要出口中药保健品、中医器械、中成药、中药材及饮片、提取物等商品。中药产品在边境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国家中与我国医药贸易往来最多的国家[3]。甘肃与蒙古接壤,经新疆可达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在历史上就是华夏文明与西域文化交融、承东启西的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经新疆、进入中亚西亚的唯一陆上战略通道,它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段。它为甘肃中医药“向西”扩大出口提供了便利[4]。

(三)加快“互联网+”体育场馆的融合发展,提高运营效率

体育场馆未来发展方向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提高体育场馆在经营、对外服务等领域的工作效率,解决体育场馆的管理效率不高、公共服务水平偏低等实质性问题。通过建立场馆APP或者微信公众号,及时更新和发布场馆现行运营情况,以居民为导向,不断完善服务,让居民在使用体育场馆的过程中有更好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此外,对体育场馆的运营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增加其绩效考核内容,才能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保证运营效果。

作者简介: 王丽萍(1992-),女,汉族,天津商业大学教务处实习研究员。

标签:;  ;  ;  ;  

赛后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