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渝北区 401120
摘要: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是企业的生命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虽然一直在进行,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机电事故的频繁发生,一方面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损害,另一方面在给企业工作者带来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的同时,造成企业员工心理的恐慌。所以,加强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保证至关重要。对此,本文分析了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安全生产;问题分析;应对策略
1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问题
1.1设备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对于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没有建成,进行设备管理维护的部门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这是造成机电设备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另外,负责机电安全的部门往往与生产部门是一个部门,他们只注重生产,却极少关注设备的安全问题。对于机电设备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对其检查和维护,这种不健全的管理体制使机电设备的管理出现了各种问题。
1.2机电设备使用不规范
设备的布局、设备的工作环境、设备间的安全距离、安全防护设施等建设均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在进行作业时,很多管理人员无视国家规定,作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的决策。一些设备安装时没有按照说明规范安装,还有一些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内部零件老化磨损没有及时进行检车和维护,这都降低了机电设备在工作时的安全性。
1.3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更新改造不及时
我国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很多目光短浅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让设备长时间作业,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没有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很多需要更新的设备由于资金匮乏只能继续使用,这不仅降低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4设备技术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还没有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发挥作用,很多设备的账卡物和图牌版都有缺失;技术档案和图纸资料没有专门部门进行收集和整理;固定设备、流动设备没有做到全方位均衡管理,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固定设备的管理当中,对流动设备却不闻不问,但是,往往是流动设备存在着较多的隐患。
2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应对策略
2.1完善机电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的管理标准,每个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生产作业情况,建立起电气设备防爆、设备检查维护以及岗位职能的相关制度。企业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定期对员工进行相关制度的学习培训,将企业的制度制作成员工手册,人手一本;或者制作宣传板,挂在企业的各个角落,认真监督,务必要求每个员工贯彻落实,一个严谨科学的制度时保证安全成产的关键。
2.2建立管理质量监控与检修体系
首先,在购买设备以及配件时,要选择信誉好的生产厂商合作,要查看产品的质量证明,不允许采购劣质设备或配件;其次,在收货时,要将设备全部拆解,对内部零件进行缜密的检查,在作业之前,还要测试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完好;最后,在组装设备时,每一道工序都要进行标准化检查,只有检查合格才能记性下一道工序的安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方能进行停产检修,保证检修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才能达到提高设备安全性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及时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更新老化设备
要想逐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济利益,就要对机电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改造时就要涉及到相应的技术。因此,技术人员应秉持着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探究,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少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科技感。
2.4加强设备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也应逐步实现信息化。只有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好,才能保证生产的高效推进。对于设备的检修和保养情况,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资料,统一管理。设备型号的选择、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的检查和维护、设备的更新改造所有过程都要透明化,都要建立相应的档案。只有建立了完备的管理档案,才能发现管理上的疏漏,才能在设备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资料,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扩大。
2.5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
加强企业内部人员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工作,特别是安全生产人员的安全培训,不仅要加强理论安全知识培训,还应结合实际加强安全操作培训,做到学以致用。管理人员要认真实习和遵守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专业工种和要害工种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特殊工种人员的实操能力和应急能力。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检查的力度,严格按标准进行检查,严厉查处违规操作绝不姑息。另外,建立完善的赏罚制度,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奖励,对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的人员给予奖励,并对相应负责人员进行惩罚.
2.6做好机电设备的维护
1)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首先,应该重视设备的检查。在生产活动当中,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中异味、振动、异常声响、运行参数、润滑、温度等,设备操作员应该严格检查并做好记录。设备检查工作虽然较为简单,但应加强重视,防止后期因工作疏忽导致设备出现严重故障。其次,应该对设备进行润滑与清洁。润滑油脂的液面、压力、温度和变质情况等,是机电设备润滑状况检查的主要内容。机电设备润滑油脂的补充和更换工作应该定期进行。设备清洁主要包括了设备环境的清洁和设备自身的清洁,防止油污、灰尘和杂质等设备运行状况造成的影响。最后,应该重视设备的紧固。在机电设备的长时间运行中,很有可能会由于设备振动导致零部件的松动问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应该仔细检查非转动部件的紧固螺栓,及时紧固其中的松动部件。2)规范化生产与维护。增强机电设备生产维护的规范性,能促进其生产效率的提升。在实际工作当中,除了要开展预防性维修外,还要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防止误操作对设备运行状况造成的影响。由专业人员负责设备的维护、生产和保养等工作,明确基础化管理制度,落实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3)事后维修。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后,采取合理的维修措施,而当设备运行正常时不开展维修工作,这种方式属于事后维修。事后维修的方法适用于小型与简单设备,能降低维修成本的同时,提升维修工作的针对性。在大型重要设备的维修当中,此类方法不太适用,会延长设备的停机时间,导致生产活动受到影响,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在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的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对设备的故障隐患进行全面排查,而当故障发生时就必须采取事后维修的方式。可以将计划性维修与事后维修进行结合,促进设备故障率的降低,缩短维修时间的同时,也对维修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在维护保养的同时,应该加强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结语
随着我国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逐步提升。机电设备在企业中属于固定资产,且这种固定资产份额在逐步增大。因此,对机电设备做好安全管理非常重要。企业应该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改善管理制度,对存在故障的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有效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黄杰.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1):135-137.
[2]罗远康.浅析设备安全管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J].科技风,2018(12):191.
[3]肖玉.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与检修有效措施的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37(18):55-56.
论文作者:廖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设备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机电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