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校办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_实习证明论文

技校校办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_实习证明论文

发展技校校办产业的实践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校论文,校办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南京钢铁厂技校实习工厂于1990年12月创办。目前实习工厂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拥有自有资产130万元,自创办以来累计创产值400万元,实现利润81万元。与此同时实习工厂一共接受1207人次技校生实习任务。几年来,实习工厂坚持走自我加压、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连续3年被评为南钢总厂先进集体。1994年11 月代表全市41所技校,出席了江苏省技校校办产业经验交流大会,并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探索这几年我校实习工厂的发展之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抓住机遇,创业起步

我校属企业办校,学校的发展很大因素取决于企业领导人的重视程度,而企业领导人的主要精力大多数集中在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大事上,这也是很正常的。企业办的技校要想加快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外,善于抓住机遇,是加快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1990年,省、市劳动部门对技校检查评估划类,这对我校实习工厂创办是一个机遇。因为技校的实习条件是检查评估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具备实习条件将会影响到技校的评估划类。于是我们适时而行,向总厂提出了筹建实习工厂,改善实习条件的请求。总厂领导十分重视,专门召开厂长办公会研究,同意筹建实习工厂。但由于当时总厂资金十分紧张,提出的筹建实习工厂应本着“一切从简,充分利旧”的方针,分管厂长在技校专门召开现场会,倡导“依靠全厂办技校,办好技校为全厂”,并要求各分厂将闲置的设备无偿调拨给技校实习工厂,经过多方面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习工厂筹建完成。接着,总厂还为学校配齐了校级领导班子。原先技校只有一位校长,这次调进了一位副校长和一位党支部书记,学校班子由三个组成。并确定一名副校长分管实习工厂,同时兼任实习工厂厂长。

实习工厂创办初期,尽管总厂给予了人力和物力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但仍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是资金问题。等总厂给,时间等不起;靠银行贷,没有实力贷不到;学校班子统一认识,果断决定,眼睛向内,向教职工借,起初一些教职工不理解,心有疑虑,书生办厂能行吗?学校搞创收是否偏离办学方向?对此学校领导多次组织教职工学习,宣传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树立风险竞争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产教结合”观念,克服单一办学思想;在校领导带动下,全校教职工纷纷响应,先后内部筹措资金20万元。这一过程,使校领导肩上多了一份信任和动力,同时也多了一份责任和压力。就这样,实习工厂启动了。

二、找准支点,遵循规律

技校实习工厂具有双重性质,既有学校性质,又有企业性质,就企业性质而言,实习工厂也属经济实体,因此它的运行必然遵循经济规律。物理学上讲,杠杆是简单机械,使用杠杆可以省力。同理,经济杠杆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使用经济杠杆?我们的体会是,关键找准支点。我们找的第一个支点是实行经济责任制,第二个支点是实行全员风险抵押金制。两个支点的核心内容是:体现个人利益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体现个人利益与承担风险责任挂钩的原则。

实行经济责任制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划小核算单位。由过去统管的一整块、划成以车间为核算单位,以利经济责任制的实施。第二,划分经济责任指标到车间,车间分解指标到个人。第三,签订内部合同。对各项考核指标每年进行调整完善,使其更趋科学合理。

实行全员风险抵押金制的含义是:全体职工每人每年根据承担的风险责任,年初交纳一定数额风险金(根据责任大小风险金为500 至3000元不等),年终对各人所承担的风险责任进行考核,达到目标,将风险金返还本人,另按风险金额数奖励。反之,达不到考核要求,风险金不返还。由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职工的工作责任感,使本来有风险的事,得到了化解;使本来有难度的事,得到了解决。

由于找准支点,运用经济杠杆手段,使实习工厂呈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局面。仅去年电修车间3 位正式职工(另外聘6人)全年修理电机332台次,累计千瓦数为3192KW,创产值41.3万元,形成利润12万元;铸造车间正式职工3 人(另外聘7 人)全年创产值42.8万,形成利润8万元,其余车间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现阶段,物质动力仍是推动生产力不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的责任就在于尊重人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引导职工自觉调整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三、科学管理,从严要求

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实习工厂在内部管理方面,主要突出两条,其一,对人的管理,在人员安排使用上,实行“一人一岗,一岗多能,满负荷工作制”。所谓“一人一岗”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多用一个;“一岗多能”就是在一个岗位上兼做多项工作;“满负荷工作制”是针对实行双休日以后提出的,由于双休日制度,法定工作时间缩短了,但工作任务并没有减少,所以我们提出工作干满点,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实习工厂原定员编制为27人,但目前实际正式职工仅有11人,近几年仅此一项节约人力资源65人次,按年收入5000元计算,可少开支32.5万元。由此可见,在人力资源上节约的潜力是很大的,相反如果管理不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是相当惊人的。在人的使用上,从紧安排,不仅减少了人浮于事现象,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干好本职岗位的“实干家”多了,无事生非的“评论员”少了,领导的工作也好做多了。

其二,对制度的管理,制度对每个人来讲是一种约束,但不严格执行制度,即使有制度也没有约束力,“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对事不对人,一根尺子量到底”,这是我们执行制度的准则。例如,实习工厂规定例会制度不得迟到,凡迟到者一次处罚30元。就在制度出台不久,实习工厂有三位领导干部迟到了,对照制度,坚决执行,从此以后,大家都能自觉执行例会制度。由于有一根统一标尺,所以职工都能自我约束,自觉执行制度,各项工作有序地运行。即使遇到处罚也能以坦荡的心态正确对待。例如,去年有一个车间,由于一位外聘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手指甲被压坏,虽然没有造成骨折,但根据安全生产制度,考核小组决定,对该车间负责人实行经济处罚500元。 该车间负责人接受处罚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其它车间也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四、以人为本,提高素质

这几年,实习工厂所以有长足的进步,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没有较高素质的职工,一切都将是一句空话。学校领导较早的悟出了这一真谛。因此,我们在工作中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原则,做到“思想上教育人,事业上留住人,情感上尊重人,精神上满足人”。

职工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年实习工厂在职工中有计划地开展学理论活动。经常请校领导给职工讲形势,讲使命,讲信念。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使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教育经常化,并将职工学理论考试成绩列为精神文明目标考核。实践证明:只有长年不懈地坚持学理论,才能使职工的整体素质在润土无声中得到升华。实习工厂有位电工实习指导教师,兼任车间主任,由于工作实绩显著,学校曾给予他物质重奖,事业上的成就感,使他更加热爱本职岗位,就在这时,某分厂一位厂长找他,想调他去当设备科长,他将这一信息告诉学校领导,并表示“学校为我搭舞名,我为学校做贡献”,婉言谢绝了对方的邀请。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被人尊重和关心是一种精神上的需要。对职工提出的各种正当需求,我们要尽可能满足他们。前两年,有五位职工均逢四十岁,都有想“热闹”一下的念头,我们知道后,专门为他们举行了以“四十不惑,风华正茂”为主题的集体生日座谈会,还特邀他们的家属一起参加,学校领导和亲朋好友到会祝贺,还请厂文联书画家们为他们泼墨作画,题词纪念,营造了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使他们感觉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人生旅途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人有物质上的追求,更有精神上的追求。我们要创造一种环境,让职工不同层次的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助人成功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例如,实习工厂一位副厂长,原是一位电工实习指导教师,工作吃苦耐劳,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组织上发现后,认为他是个好苗子,及时关心培养,不久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领下实习工厂工作很有起色。去年教师节他被评为市劳动局、人事局表彰的市级先进工作者。

总之,在发展校办产业方面,我校虽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与形势的要求,还仅仅是开始,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决心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开始新的一轮改革,新的一轮竞争。沿着这条改革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技工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技校校办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_实习证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