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并表现出稳定性好 耐久性好等特点。但其质量控制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在使用混凝土时为了保证质量,必须应用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实施质量试验检测。旨在以后的道路工程施工中,不断创新,从不同的角度实现道路工程质量的提升,并推动道路工程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详细分析了道路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检测。
关键词:道路工程;质量检测;混凝土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道路工程领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局面,人们对道路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混凝土道路工程的稳定性 耐久性得到很大提升,同时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难度也随之明显加大,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因此,在道路工程施工阶段必须要做好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控制,全面做好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检测,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一、混凝土检测取样
混凝土质量影响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在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中,通常情况下采用抽样检测法,并需要分批进行,才能更好地保证混凝材料的质量。在检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检测的方法及相关标准要求,如果同一批材料,所采取的检验方式必须相同,且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一致性。
1 普通混凝土试件
针对普通混凝土,通常采用的是立方体形状进行测试,在每次的测试过程中,为了使数据更具有对比性,都需要进行两组测试,一组为标准的试件尺寸,一组为非标准的测试材料,通过一定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推算出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普通混凝土抗渗性能测试试件
采用圆柱形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检测,但这种试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即圆柱的底面直径 顶面直径和高度分为为185mm 175mm和150mm。当试件完成后,需要将其顶面的水泥膜清除干净。
二、混凝土常见缺陷分析
1 混凝土常见病害是蜂窝问题,蜂窝病害主要表现为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外表面光滑度不够,出现不规则的球面形状,导致露出众多的碎石影响道路工程外表的美观。
2 孔洞也是现阶段道路工程常出现的一种病害,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混凝土在捣鼓或搅拌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出现漏振或混凝土出现离析,或有其他杂物渗入而影响了混凝土的质量。
3 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和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道路容易出现裂缝,这也是混凝土最常见的缺陷。原因有以下几点:
1)混凝土组成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骨料 外加剂与掺合料,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配比时一旦配比不准确就极易造成混凝土裂缝,在对混凝土的骨料进行添加时,如果骨料的质量不合格就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荷载力下降,进而导致裂缝问题。在对混凝土搅拌时如果水泥与水的配合比不准确,无论是水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混凝土收缩性的破坏,进而引发塑性式裂缝。在对混凝土添加外加剂时,如果外加剂或掺合料的类别质量出现问题就极易造成水骨料与外加剂之间产生化学反应,进而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
2)荷载引起的混凝土裂缝,荷载裂缝是指在次应力 常规定荷载及常规动荷载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裂缝,荷载裂缝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与次应力裂缝两种类型。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直接应力而造成的裂缝直接应力裂缝,主要是由于没有对施工设计进行合理的预算或结构设计的刚性不够,没有对模型进行准确的计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凿槽开动等,这些就会造成荷载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混凝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次应力裂缝是指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次应力而造成的裂缝次应力,主要是因在道路工程设计阶段荷载预算出现了遗漏的现象,进而导致荷载预算不足,这时所产生的次应力混凝土根据就无法承受,这样就极易产生混凝土裂缝。
3)温度变化引起混凝土裂缝,在对道路进行施工中,外界的温度变化也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裂缝。其中浇筑温度 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与结构的散热温度都会影响到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外界气温越高,浇筑温度也会越高,这样就会加速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外界气温如果出现昼夜温差过大现象就会导致气温迅速上升或下降,就会出现温度应力现象,这就极易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三、混凝土质量缺陷检测要点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指出并及时整改,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的外部质量出现问题,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1 为了保障工程外表的美观性,施工单位通常情况下会采用清水混凝土来进行修饰,所以清水混凝土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美观性。
2 结合国家对道路工程混凝土的使用标准和要求,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使用量和混凝土质量的等级。1)少数露筋。如果是在非纵向的钢筋漏筋时,其长度不能超过10cm;而如果是路基的非纵向的钢筋露筋时,其长度不能超过20cm。2)少数蜂窝。如果是路面上的蜂窝,其外表面积不能超过500cm2;而如果是路基上的蜂窝,则其面积不能超过1000cm2。3)少数孔洞。如果是路面上的孔洞,其面积最多只能是10cm2;如果是路基上的孔洞,则其面积不能超过100cm2。4)少数夹渣。一般情况下,夹渣层的深度和梁柱上的夹渣层的长度不能大于5cm,而路基和路面上的渣层长度则不能超过20cm。
四、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1 抹浆修补外表法。利用抹浆修补法来处理工程外表存在的凹凸不平的问题,例如蜂窝 麻面 裸露的碎石等。要想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必须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通常情况下,加强对工程外表的修补工作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漏的钢筋或者混凝土出现侵蚀,而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2 水泥灌浆与化学灌浆法。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修复多采用化学灌浆和物料灌浆这两种方法,利用这两种方法保障混凝土结构性能。
3 细石混凝土填补法。细石混凝土填补法是修复孔洞最普遍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处理地下缝的方法进行。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光滑度,需将松弛的混凝土以及有明显突出的碎石石块切除,在切除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死角,务必将孔洞凿成斜面。待一切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保养,避免其在后期因受到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裂缝。
4 针对混凝土裂缝改进措施。1)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把控,加强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确保其产品的质量,在检测质量的时候需要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检测,对于配置混凝土的原材料的参数 性质 数目等都需要严格把关,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材料,要杜绝使用。2)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合混凝土时要控制好各类材料的比例,粉煤灰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问题,提升混凝土的耐久能力与抗裂性砂率对混凝土的性能与收缩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砂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影响,因此要准确进行砂率配合比,进而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抵抗裂缝能力。3)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施工时可设置多个测温点,在每个测温点中都安装了传感器装置,对温度进行了实时的监测,通过这种方法有效的为工程混凝土施工提供了最佳的施工时间,避免了温差的影响。
五、结语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重视工程的施工管理,控制好工程的质量,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和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不断地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以保证工程整体质量,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其星.浅析农村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及施工质量检测[J].四川水泥,2016(3):69.
[2]曹华凤.试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J].建设科技,2016(10):112-113.
[3]湛红伟.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检测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205.
论文作者:田振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质量论文; 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荷载论文; 应力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