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_杨泉波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 要】目的:评价开腹手术、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为小儿疝气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90例小儿疝气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的试验组。对比2组小儿疝气手术效果、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疝气患儿组间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占比以及手术损伤、术后恢复情况对比,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疝气患儿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快。

【关键词】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 开腹手术 术后并发症 手术效果

小儿疝气情况较为常见,患儿身体均处在发育阶段,患病后及时治疗是保证小儿成长的关键。疝气有斜疝、直疝等类型,多以手术治疗,开腹手术、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均为常见术式[1]。但是,开腹手术治疗损伤情况明显,术后并发症较多,家属对此术式接受度不高。为了更好的比较2种术式具体效果,本文就我院90例疝气患儿为例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疝气患儿(n=90),时间选自2017年2月-2018年6月。纳入标准:(1)家属签署患儿手术同意书;(2)患儿手术耐受。排除标准:(1)患儿有手术禁忌症;(2)患儿有神经功能障碍情况。此次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随机分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9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区间2-12岁,中位数(5.50±1.20)岁;单侧发病患儿41例,双侧发病患儿4例。试验组: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区间2-11岁,中位数(5.35±1.05)岁;单侧发病患儿42例,双侧发病患儿3例。对照组以及试验组疝气手术患儿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于疝气患儿腹股沟韧带上方作手术切口(2.5cm长),依次切口疝气患儿肌肉、肌腱膜,游离患儿精索并寻找疝囊游离、高位结扎。

试验组——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辅助疝气患儿取平卧体位,臀部垫高的基础上进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起效后建立静脉通道并固定患儿四肢、皮肤消毒。于疝气患儿腹部作纵向切口(0.5cm),置入套管针并固定,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8-12 mmHg),置入腹腔镜并进行腹腔探查,观察患儿疝环部位并以慕丝线(4-0)高位缝合腹膜,先内再外。以针钩将缝合线从腹腔内引至外,缝合疝环口、打结。腹腔镜下观察疝气患儿结扎情况,进行手术切口消毒,手术切口防水敷料拉合,加压密封脐部后进行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比疝气手术患儿手术效果、围术期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阴囊肿胀、继发鞘膜积液、腹胀)情况。

1.4手术效果评价标准[2]

显效:术后,疝气患儿症状均消失且无并发症情况。

有效:术后,疝气患儿症状明显改善,有轻微并发症情况。

无效:术后,疝气患儿症状未改善且并发症情况明显。

1.5统计学方法

90例小儿疝气患者实验观察指标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算。疝气患儿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形式展开,X2检验;疝气患儿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形式展开,t检验。统计学结果为P<0.05,说明对比指标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疝气患儿手术效果比较

试验组、对照组疝气患儿手术治疗效果见表1,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82.22%。术后总有效率经统计学计算,X2=6.0494,P=0.0139。

表1 疝气患儿组间手术临床疗效对比 [n(%)]

2.2疝气患儿围术期观察指标比较

试验组、对照组疝气患儿手术治疗围术期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见表2。围术期组间4项观察指标经统计学计算,P<0.05。

表2 疝气患儿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对比()

2.3疝气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试验组、对照组疝气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3,总发生率分别为4.44%、2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经统计学计算,X2=5.0748,P=0.0242。

表3 疝气患儿组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n(%)]

3 讨论

小儿疝气情况一直较为明显,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是保证小儿健康发育的关键。但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疝气在并发症方面较为明显,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所以家属对此术式的接受度不高[3]。近年来,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推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无需分离腹股沟管,结扎牢靠,术后疗效更确切,凭借微创、切口小、腹腔镜下精细化操作,减少了腹腔内脏器损伤以及并发症,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4]。姜景凯,朱安之,奚玉廷等人研究指出,小儿疝气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安全性高[5]。

结果显示:试验组、对照组疝气手术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为97.78%vs82.22%、4.44%vs20%,且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对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曹映涛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实验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8.57%低于对照组37.50%,P<0.05[6]。

综上所述,对比传统开腹手术的明显创伤性,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手术效果佳、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清忠.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3):8547.

[2]高盛贵.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9):164-165.

[3]李吉武.关于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的探讨[J].饮食保健,2018,5(25):40.

[4]杨雪蕾.小儿腔镜疝和传统开腹疝的护理体会[J].母婴世界,2018,(1):124.

[5]姜景凯,朱安之,奚玉廷等.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对比[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7):169-170.

[6]曹映涛.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对比[J].家庭医药,2017,(5):77-78.

论文作者:杨泉波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下小儿疝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_杨泉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