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数字电视的建设与管理论文_杨旭波

农村数字电视的建设与管理论文_杨旭波

揭阳市揭东广播电视台 广东揭阳 515500

摘要: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在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对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普及科学文化知识,获取市场信息,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成户,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有线电视在农村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并取得了好的成效,为进一步巩固完善取得的成果,使之健康持续的发展,现就好何加强农村数字电视的建设和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农村;有线电视;状况;建设与管理

1、农村数字电视的状况,特点及存在问题

目前农村电视的覆盖主要通过有线覆盖,无线覆盖和卫星覆盖三种方式来实现的。但在很多偏远农村的群众还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这就为我们广播电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加紧迫的任务,需要我们将广播电视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重视研究解决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巩固问题,不失时机地占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开拓发展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市场。农村数字电视覆盖的一个特点是线路长,用户分散,且拆除或安装变更较多,网络维护难度较大。探寻一条农村广电网络长期稳定的发展路子,当务之急是启动和加强县(区)到乡村广电光缆网的建设。应该从抓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尽快将乡村小网络连起来,形成县(区)与乡村联网的大网络运行。从长远看,也是我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养和发展广播电视市场;为广电事业走向产业化经营不可丢失的基础和必由之路。

加强县到乡村广电光缆网络建设,首先需要解决大笔的资金投入问题。我们要克服依赖于财政的投入办广播电视,我们应该努力利用广播电视是党委政府的喉舌和宣传舆论阵地的重要性,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在财力、金融信贷等方面的扶持,行政整合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将各方资金变为广播电视的资本市场,使这种资本增值、滚动发展。除了资金投入的困难,工程建设的难度也是可以预见的,我们要坚持先易后难,由近及远地启动和推进!网络的做大做强,高层次大手笔的运作可以解决农村广播电视发展和巩固工作的大难题,经济效益的回报也是可观的。

加强县到乡村光缆网络的建设,还需要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改进工作方法,这就是要看到农村广电市场的潜力,只有认识到农村市场的重要性,才能克服我们在投资和建设上的畏难思想,准确把握资金的投向和使用效率,从而增强承担风险的自信心。农村的用户潜力很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农村用户是“又松又散”,没有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资本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未得到充分体现。

2、解决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巩固发展的思路,要在培育和发展了农村广电市场的基础上推行职业化管理。

解决了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问题,我们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网络长期维护管理的问题。过去农村广播电视事业不能巩固,说到底,一是在发展路子上有很多问题还值得探讨和调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事业长期巩固的管理问题。我们注意到,过去各个时期农村广电事业的发展,均带有这个时期浓厚的社会政治色彩、运动式的发展完成了历史任务,而生存和再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未建立起来,就像我们常说的:“只是补了血,未能建立和增强造血功能”。如何解决农村广电网络巩固和发展,笔者认为要在培育和发展了农村广电市场的基础上推行职业化管理。这种职业化比之专业化有了更加广泛的内涵和明确具体的职业责任,而趋向是产业化的经营。这些年来,乡镇一级广播电视网络管理工作中,情况则呈现出多样化,有乡镇广播电视部门直接管理的,还有一部分乡镇是其它行业的人员或者个人经营的等等情况。很多乡镇的网络管理工作只能说做到了专业化而未能实现职业化,说专业化是乡镇的具体广电工作任务由广电工作人员承担,未能职业化就是这些地方的广电工作人员还得完成本乡镇安排的多项工作任务,如果这些任务完成不好,工资就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在这些地方,广电网络运行的两个效益也未能发挥好。但在那些承包管理或个人经营的乡镇,由于承包或经营者已将网络的维护管理当成自己的一项职业,不仅要保证用户看好电视、实现承诺,还可能要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这种管理经营方式使这些地方的网络运营很有成效。为了扩大经营市场,一些承包者或经营者甚至不惜投资增加节目套数和改造网络,其目的是很明确的: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调查中已经看出,他们的投入已得到了回报、尝到了甜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乡镇广播电视工作需要职业化维护管理。维护管理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员、经费和技术支持。以人为本,但村以下不可能配备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出路在哪里、从什么地方找到突破口?答案仍然是要从发展大网络中来寻找。要以网络的大发展来促进管理体制的变化,也将村级以下的广播电视网络推上职业化管理体制的变化,也将村级以下的广播电视网络推上职业化管理之路。只要网络运营的效益发挥出来,人员、经费等问题都可能从中得到解决。由于乡镇地域的分散,在外线管理上要灵活机动,互相支援,要通过有效的激励制度、监督机制使外线员从要我维护转变为我要维护,少些事后维护多做预防性维护。相关的制度来约束、激励工作人员真正将客户作为上帝。建立标准化的服务程序 将用户接待、维护服 务等各项工作将最有效的作业程序以制度化方式固定下来,加以标准化,这样用户就能得到统一的标准服务,同时提高服务水平也利于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为了实现全程全网的优质服务,我们可以不断探索职业化管理这条新的途径,我想这也是不失为体制的大胆创新。

发展为第一要务,是硬道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们开创农村广播电视工作新局面的力量源泉。实施广播电视工作的理论创新,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农村广播电视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实施体制创新,以迎接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机遇的到来和以网络的大发展促进农村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顺畅;实施科技创新,加快农村广播电视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的步伐以拓展市场,发掘潜力。只要我们树立信心,坚持走农村广播电视工作“大网络”的路子,创造条件推行职业化管理,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论文作者:杨旭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农村数字电视的建设与管理论文_杨旭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