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意识_精神文明论文

张家港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意识_精神文明论文

张家港人精神文明的“建设”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港人论文,精神文明论文,张家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张家港,如果深入考察,你就会发现这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已不再是搞一些突击性的活动或做一些表面文章,它已变成人们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对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他们有着明确的追求和独到的见解。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要着力于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

张家港发生的巨变,不仅是经济建设和城乡面貌的变化,更是由传统守旧的农民向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市民的历史性飞跃。张家港人清醒地认识到,由农民转变为市民,非一日之功,他们采取了一个又一个大动作来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首先,他们在全市大力倡导和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号召人们艰苦创业,为社会作奉献,树立积极进取精神,为中华民族争荣。他们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开展“热爱张家港、建设新港城、奉献在岗位”的主题教育,组织10万市民开展“我为港城添光彩”的大讨论,在10多万外来职工中开展“热爱第二故乡”的教育,在全体市民中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确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张家港形象”的观念,不断优化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环境,达到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其次,他们在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注意宣传各类先进典型,让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目前,全市已有148个村、厂、商场、学校、 街道成为全市的文明示范单位。这些单位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经得起看、经得起问、经得起查,能够全天候向外开放的标准。再次,张家港注意切实加强管理,用各种文明道德标准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市中心的沙洲中路,是一条集商业、文化娱乐、饮食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商业步行街。这里共有大小门店80多个,2300多名商业职工。为了建造高标准文明示范路,提高职工优质规范服务的水平,市统一规定了“四要”、“八没有”的行为规则,即:要衣着整洁、佩证上岗,要态度和蔼、微笑服务,要精神饱满、面朝顾客,要文明用语、请字当头;没有顶撞顾客,没有聚众聊天,没有嘻笑打闹,没有看书看报,没有会客长谈,没有干私活,没有差错和责任事故,没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对这些规则绝大多数职工不仅能熟记在心,而且对照执行,不打折扣,赢得了中外顾客和各级领导的一致赞扬。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要多办实事,为民造福

张家港人认为,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为人民造福。张家港市的各级领导在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硬件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来落实。1991年下半年以来,按照整治老区、开发新区、建设港区的总体规划,投入资金20多亿元,先后拆除旧建筑100多万平方米,新建现代化建筑300多万平方米。投资7亿多元,新建及改造公路200多公里,构筑了两横两竖大交通的骨架。城乡电话全面实现程控化、数字化,装机总容量达到13万门。新建和改造了涉外星级宾馆8家,其中四星级一家、三星级七家。 全市大搞绿化美化,修筑数百处绿化景点和街头景点,使市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些高标准创一流的硬件设施,不仅为市区增加了繁荣、洁美、文明的气息,起到了环境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而且使人们深切感受到,建设精神文明最根本的好处是使广大市民提高了生活质量。当人们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走在平坦宽广的繁华街道上,就会心旷神怡,有一种说不尽的舒适感、满意感和自豪感。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就是要以过硬的党风促进民风好转

张家港人认为,建设精神文明,首先要建设好党风。党风过硬,就可以带动和促进村风、民风,就可以优化社会文明之风。张家港市委在使用干部上有五句名言,即“弘扬创业者,保护改革者,鞭挞空谈者,惩治腐败者,大胆起用开拓者。”这五句话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充分肯定,认为充分体现了两个文明一起抓。几年来,张家港确实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两个文明建设都过得硬的干部队伍。他们自觉地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前几年,有一次市里开大会,市委书记秦振华提议:“今后开大会,会场上不要吸烟,希望各级干部带头。”自从那次会议之后,不仅市里每次开大会没有一人吸烟,就是各乡镇开大会,会场上竟也没有一人抽烟。为了防止懒散、奢侈之风,市委在前几年就规定了党员干部“十个不准”和“个人重大问题报告的十项内容”。市经委对机关干部提出了“六提倡六反对”。对于这些规定,市里每年都要组织对照检查,狠抓落实。由于这里的各级领导干部自身过硬,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标签:;  ;  

张家港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意识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