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规教育之我见论文_王春娟

幼儿常规教育之我见论文_王春娟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7-070-01

对于一个幼儿园班级而言,常规优劣将直接决定幼儿茁壮成长和教师的日常工作效率。假如常规交叉,幼儿很难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教师需要投入很大时间和精力用于维持课堂秩序,从而影响到教学效率。对于幼儿而言,一种良好的常规至关重要。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在身体和心理方面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症状,时常出现苦恼的现象。为此,教师要帮助幼儿快乐生活和高效学习,这需要一种良好的常规。常规要做到灵活性和多样性,以期又快又好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推动每位幼儿茁壮成长。

一、幼儿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幼儿从家庭到幼儿园,会出现自控能力差、卫生习惯差、学习习惯差、自理能力差等等现象,时常出现一些哭闹现象,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家庭原因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舒适生活,导致幼儿过分依赖家长。家长的过分溺爱和圈养的方式导致幼儿处于一个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出现迷惘无措的状态。

2.幼儿自身原因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幼儿容易冲动、喜爱模仿、对父母依赖较强。幼儿在家非常自由,一旦进入幼儿园需要遵守一些规章制度,幼儿原有生活习惯被打破,导致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由于父母的事事包办,导致幼儿在幼儿园深感无助,严重的不适应。

3.幼儿教师原因

由于幼儿教师压力较大,他们很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状态,从而不利于对幼儿常规教育,一些幼儿教师专业不强、经验不足,忽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导致幼儿很难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幼儿常规教育的有效途径

1.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和幼儿形成深厚的感情,这是实施常规教育的基础条件。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作者深深体会到:教师要热爱每位幼儿。幼儿年龄较小,自理能力比较差。比如:不会整理被褥、不会刷牙等等,为此,教师要悉心照顾每位幼儿的生活,对于那些苦哭闹的幼儿要给与更多的关爱,教师不要要照顾幼儿的衣食起居,还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做到细致入微,促使幼儿感觉到生活环境的舒适和个人情感的满足,在关爱基础上要严格教育,加深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感情。在热爱幼儿基础上,对幼儿实施科学、合理、灵活教育。针对幼儿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教师要及时了解,热心帮助,消除他们紧张不安的心态,严格要求中树立正确的生活习惯。

2.幼儿教师要构建氛围,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喜欢模仿,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损伤事故,尽管教师谆谆教导,效果微乎其微,为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思路,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兴趣,在浓厚兴趣趋势下,不仅增强了幼儿积极性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幼儿教师要采用耐心教育和激励的教育方法

幼儿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为此,教师的要求不可能全面接受和严格执行。为此,教师要耐心教育和激励,对他们取得进步要给与及时有效的赞扬,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许多幼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挑食和厌食的习惯。这令许多教师都头痛不已,为此,教师要公开表扬那些不挑食的幼儿,激励和鼓励其他幼儿向这些幼儿学习

4.幼儿教师要利用幼儿生活经验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常规

对于幼儿而言,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是低效的,教育必须要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比如:许多幼儿时常饭前不洗手。针对这个问题,许多幼儿出息肚子难受,发烧的现象。为此,教师要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加深理解。因此,常规离不开幼儿生活经验,以期促使幼儿主动遵守,在加深理解后积极主动参与其中。

5.幼儿教师要充分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教师对幼儿影响深远,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幼儿产生强烈熏陶作用,为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我,约束自身一言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比如:要求幼儿遵守班级规章制度,教师首先要遵守班级规章制度,不能随意破坏班级规章制度。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论文作者:王春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8年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幼儿常规教育之我见论文_王春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