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体会论文_张福鑫

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体会论文_张福鑫

张福鑫

(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617000)

【摘要】 目的: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体会。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6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内收治的,回顾这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其急诊救治要点。结果:经过休克复苏及多学科治疗后,62例患者中共有48例治愈,治愈率约为77.4%;8例致残,致残率约为12.9%;6例致死,致死率约为9.7%;治愈率明显高于致残率和致死率,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往往容易引起颅脑、脏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等的合并损伤,早期应当给予患者休克复苏治疗,同时辅以多学科治疗,尽量控制患者的创伤,尽早处理患者的骨折脱位,从而避免患者遗留残疾。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临床特点;急诊救治;体会;休克复苏;多学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215-02

多发伤是临床上的常见损伤,由于严重的多发伤存在着复杂的外科问题,因此其往往病情凶险、伤情复杂,且容易导致患者休克,治疗起来相对困难,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但随着近年来休克复苏及多学科治疗的不断发展,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治疗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研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体会,现将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内收治的6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对象,回顾这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其急诊救治要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研究的6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内收治的,其中男性患者有43例、女性患者有19例,各约占总数的69.4%、30.6%;年龄在7~78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41.6±7.7)岁;从致伤到就诊时间在1-17小时不等,平均时间(3.8±2.4)小时;损伤严重度评分在16~48分之间不等,平均评分(23.4±3.2)分;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的有37例、高处坠落的有15例、重物砸击的有10例,各约占总数的59.7%、24.2%、16.1%;多发伤情为颅脑损伤合并脊柱及四肢骨折的有21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及腹部损伤的有17例、脊柱骨折合并四肢骨折的有6例、两个部位以上四肢骨折脱位的有8例、骨盆骨折合并四肢骨折的有10例,各约占总数的33.9%、27.4%、9.7%、12.9%、16.1%;合并休克的有45例,约占总数的72.6%。

1.2 急救方法

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处理和检查,然后立即对患者实施多功能心电监护,同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吸氧,为患者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为输血和输液做好准备,及时给予患者补液和休克复苏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重要脏器的供血,必要时可采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辅助呼吸,之后有重点地检查患者的头颅、胸腹、脊柱及四肢等,并对患者行常规诊断性导尿、直肠指诊、腹腔穿刺、X线及B超检查等,最后组织相关科室对患者进行专科会诊。本组62例患者中共有21例行保守治疗、41例行手术治疗,各约占总数的33.9%、66.1%;41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有16例行一次手术、20例行二次手术、5例行三次手术,各约占总数的39.0%、48.8%、12.2%。

1.3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所有数据均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所有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休克复苏及多学科治疗后,62例患者中共有48例治愈,治愈率约为77.4%;8例致残,致残率约为12.9%;6例致死,致死率约为9.7%;治愈率明显高于致残率和致死率,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砸击等往往会引发严重多发伤,大多数的严重多发伤患者都会出现致命性大出血,并且还会引发种种创伤后炎症反应,其一旦控制不当或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很容易造成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症状,进而引起患者死亡。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抢救中,应当遵循多发伤的基本救治原则,即迅速判断患者的伤情程度及有无休克等,然后分清轻重缓急地对患者施以抢救,抢救时应以抢救生命为首位,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后,再及时给患者行骨折内固定手术,以避免其遗留残疾。总而言之,医生与护士必须要密切配合,程序化地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抢救。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休克复苏及多学科治疗后,62例患者中共有48例治愈,治愈率约为77.4%;8例致残,致残率约为12.9%;6例致死,致死率约为9.7%;治愈率明显高于致残率和致死率,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研究结论:严重多发伤往往容易引起颅脑、脏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等的合并损伤,早期应当给予患者休克复苏治疗,同时辅以多学科治疗,尽量控制患者的创伤,尽早处理患者的骨折脱位,从而避免患者遗留残疾。

【参考文献】

[1] 王占魁,胡发明,徐泽孔等.严重多发伤临床特点与救治体会[J]. 海南医学,2010,15:50-52.

[2] 贾天旗,何仲清.严重多发伤189例急诊救治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2013,02:164.

[3] 李慧峰,席娜娜.多发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172-2173.

[4] 陈叶柔.严重多发伤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28:129-130.

[5] 李意,李新志,吴志强等.835例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探讨[J].重庆医学,2014,33:4527-4529.

论文作者:张福鑫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4

标签:;  ;  ;  ;  ;  ;  ;  ;  

严重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体会论文_张福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