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市政道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沥青路面凭借自身优良的特性广泛应用在城镇道路上,但随之而来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多。鉴于此,本文从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细致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有着自身显著的技术优势,比如行车舒适安全、施工技术成熟以及养护维修方便等等,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沥青路面的应用十分广泛。作为我国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施工工艺环节繁琐,同时更对施工材料质量和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加之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较高,因此在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方面需不断加强。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特点相结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需要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对技术控制措施不断强化,正视当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技术控制手段促进路面整体施工质量水平的提升。
1.市政沥青路面概述
世界上沥青路面的应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沥青路面的使用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当前沥青路面在我国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道路,大部分地区沥青路面成为公路的高级路面。沥青路面本身属于柔性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的抗磨损能力较强,具有稳定的抗压和抗弯能力,稳定性也较强,但沥青路面的弊端在于容易产生裂缝和断裂,加上沥青路面自身不平整,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轮胎现象,但沥青路面具有一定的环保性,随着我国低碳、减排、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水泥混凝土路面将来一定会被沥青路面所代替。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出现的问题
(1)沥青混凝土质量对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在对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当中,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必须要加强对沥青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如果沥青混凝土质量不过关,很容易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没有较高的承载力,同时也降低了路面的防水性能,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过多的问题,使得路面的各种功能降低了其使用能力,减少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期限。
(2)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没有选取质量优良的原材料,同时管理人员也没有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监控,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水平。另外,施工人员在搅拌沥青混凝土时,相关的技术人员没有加强对其的监控和管理,再加上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规范进行沥青混凝土搅拌,导致沥青混凝土配比的不和谐,对沥青混凝土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3)人员施工工艺缺少管理和控制。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具体的施工工艺缺乏充足的认识,施工过程中的方法运用不够科学合理,此外管理人员对于施工人员缺少管理与控制,不仅降低了人员的整体施工水平,更难以保证施工后的路面质量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组织设计方面
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设计时,往往出现这样的缺陷:没有考虑好交通量的合适数量,基础设计不牢固,工程的结构设计方面不合理,设计选择的材料不符合使用要求,选择的材料难以达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要求,设计时载定的路面各层的空隙率太大,路面结构层的厚度缺乏参考资料,总之有相当多的设计环节都不合规。
3.提高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
在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要加强对准备工作的技术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路面施工质量的过关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要施工图纸、各项活动、合同以及施工人员、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在对施工图纸的设计、各项活动的开展、合同的签订进行管理和控制,必须要任用专业的技术对施工图纸和各项活动的开展比如招投标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在发现问题时必须要及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时,必须培养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另外也要选择质量过关的机械设备,要配置好施工中所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保证它们能够正常使用。
3.1沥青混合料运输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的沥青混合料在装料前需要将一层薄薄的植物油洗洁剂涂刷在车槽内,车厢底部不得有多余的残液积留,避免汽车底板上黏到混合料。与此同时,按照一后一中的顺序在装料时来回移动,杜绝混合料可能出现的离析问题。运料车载装满料之后为了防止温度降低过快,还需要用篷布绑扎牢固、覆盖严实,运至现场后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需控制在130℃左右,且到达现场后不得对运料车的篷布随意揭开,卸料过程需由专人指挥,避免运料车冲撞到摊铺机。为了保证路面平顺和混合料摊铺不间断,需要保证运输车辆的装载量运输车辆数量配备足够。
3.2基层的施工质量
要对施工方法进行灵活的调整,拌和材料时一般采用场拌,用施工机械进行路面摊铺,相对于手工摊铺,路面的平整度更均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要选用符合检验标准的硅酸盐水泥材料,材料的初凝时间要大于5小时,终凝时间要小于12个小时,基层的碎石材料的粒径要达到符合要求的级配。水泥的用量不宜太多,要控制在5%以内。要重视各种材料混合摊铺时的接缝问题,如果出现了纵缝,首先要将上面的材料清除掉,这样可以保存整齐的下切面,要对摊铺的厚度进行控制,如果出现了横缝要进行路面的压实处理,并进行后续的路面养护,压路机的激振力要满足基层厚度的要求,路面要保证一定的含水量,碾压长度由路面的实际尺寸来决定,路面养护以喷洒透层油为主要养护手段,在路面处于半刚性风化时进行喷洒,在油层上盖上土工布进行保护。
3.3路面接缝处理
通常情况下,对于沥青摊铺路面来说,一台机械摊铺形成的纵向裂缝一定要留下一定的距离不碾压,给后续工作留下基准面,通过热接缝形成重叠,利用接缝碾压来消除接缝。对于前一天摊铺的路段,一定要清理干净废料后,涂刷透层油,利用压路机实行横向压实。对于市政工程道路来说,一定要按照动态管理的方法,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重要问题,及时调整摊铺路面厚度,保证市政沥青路面的质量稳定。市政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需要施工全体人员一致努力,更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和检测人员严格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做好施工监督和施工指导,根据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沥青路面的材料质量、路面平整性与密实性,与此同时,施工人员的经验也是保证市政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人们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视。
结论
综上所述,从城市化发展角度分析,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强化显得至关重要,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则需要立足于施工技术的改善,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全面分析施工质量技术控制要点,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图纸和原材料质量过关是根本前提,同时依据相关规范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搅拌时也需要关注配合比是否合格,以此保证路面的密实性与平整性。此外,技术控制也不可忽视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只有将质量控制落实到沥青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及时解决路面存在的质量问题,市政道路的路面施工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金庆顺.城市市政道路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34~36.
[2]侯智勇.浅谈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2010,25(09):56~58.
[3]薛晓颖,姜晓明.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2,35(12):12~15.
论文作者:陈伟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