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山填埋场区域施工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论文_苟卫涛

苟卫涛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325200

摘要:桥梁施工区位于垃圾填埋场比较少见,在山顶无法直接采用旋挖钻施工的情况下,宜采用挖除垃圾山体施工。对垃圾山施工风险分析总结,提出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实现安全环保目标、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关键词:垃圾山;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引言:浙江省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瓯飞5号高架桥经过瑞安市东山垃圾填埋场,填埋垃圾体积300万立方米。因挖除的部分垃圾堆体中存在污泥塘,需提前对污泥进行固化。为了达到生活垃圾填埋要求,需要将开挖、回填区域的垃圾堆体封场覆盖。确保施工在复杂的环境下安全环保的进行。

1、危险因素分析

施工总体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污泥固化处理,其次是对垃圾山挖除,最后是对垃圾进行覆盖。施工作业因其特殊性、复杂性,主要以防止环境因素、有毒有害气体、车辆、夜间施工视线不好等综合因素构成,根据地形和地质水文的复杂情况,垃圾山填埋场施工对风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具体填入下表。

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根据上表中计算结果以及LEC法评估结果等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毒、坍塌、滑坡、车辆伤害的风险值D在70~160之间,属于三级风险源,显著危险,需要加强安全保障措施及现场监控。

3、防范对策

3.1预防气体中毒措施

(1)做好地表水和渗滤液的导排工作,环境监测由专业人员进行,开挖前请相关专业单位对垃圾堆体环境做一次全面检查记录。现场配备便携式的硫化氢检测仪,开挖工作面定期喷洒除臭剂,并配备大功率风扇,驱除吸收填埋臭气。配备1套喷雾式除臭机及植物除臭剂,采用高位喷淋除臭,抑制异味散发,同时在固化后区域表层立即喷洒硫化氢抑制剂。进行垃圾堆体安全监测。

(2)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严把入场关,现场施工人员配备好过滤式防毒面具、要求施工人员掌握防毒面具使用方法。

(3)遇到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情况下,必须立即停工,及时撤离人员,采取良好通风等有效措施,待正常后,方可作业。

(4)施工现场关键施工部位需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标牌和安全宣传标语,标注“危险”、“有害气体”等。

3.2预防可燃气体火灾保障措施

(1)现场配备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现场跟踪监测甲烷浓度<1%,甲烷体积含量<1%,合理安排气体消散,确保工人作业安全。

(2)检测到可燃气体及时开启通风设施消散。

(3)垃圾山作业人员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施工现场,现场严禁使用电炉或明火取暖。

(4)电焊作业前需经过班组长和现场技术员的同意,并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严禁私自进行动火作业。

(5)现场专职安全员加强现场巡查力度,对“三违”现象和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

3.3预防坍塌、滑坡保障措施

(1)垃圾堆体开挖前,先将开挖回填区域覆盖层挖除、堆放到指定区域。土方开挖遵循分区,分层开挖的原则进行,每层挖除深度不超过3m,坡度不大于1:3。并根据位移情况调整开挖方式,各区分段长度不超过100m,挖出的土方及时外运,不得堆放在垃圾堆体顶部。垃圾开挖后运至填埋区域堆放整平,在其上覆盖粘土压实作为支持土层,再覆盖营养土作为营养植被层,上面进行人工草皮绿化。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在挖除过程中,严格控制基坑周围弃土的安全距离,严禁在基坑周围堆放建筑材料。基坑开挖过程中要加强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3)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施工现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进入施工现场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和安全技术交底。

(4)在现场易发生坍塌部位设置临时或永久支护,并设置安全警示牌和安全警示标语,现场施工人员必需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3.4预防车辆伤害保障措施

(1)垃圾山上部区域开挖,利用临时道路连接顶部现有道路,下部区域开挖利用临时道路连接库区周边现有道路,施工便道设置反光安全警示标志。

(2)垃圾运输作业的人员持证上岗,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杜绝酒驾疲劳驾驶。

(3)对拐弯和路口处车辆进行限速规定,并在拐角和路口处设置明显的限速标志。

(4)车辆经过瑞光大道时安排交通指挥人员,夜间施工时保证充足照明。

4. 结语

垃圾山区域施工作业必须加强环境监测,解决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消散问题,加强施工人员个体安全防护,做好堆体的安全防护,将中毒、坍塌、滑坡、车辆伤害各项风险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才能保证施工过程安全。

参考文献:

[1]籍延超.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技术[J].企业文化旬刊 , 2017,(3)

[2]王明杰.废物处理要注意有毒有害气体[J].环境保护科学 ,1998,(5)

[3]董迎辉.LEC评价法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经营管理者,2015,(12)

[4]薛儒.浅谈石家庄市环城水系西线垃圾山景观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恢复.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5,(18)

苟卫涛(1983.2.9—),性别:男;籍贯:陕西;民族:汉;学历:本科;毕业学校:西安石油大学,专业:安全工程,职称/职务:工程师;研究方向:路桥施工安全管理;单位: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论文作者:苟卫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  ;  ;  ;  ;  ;  ;  ;  

垃圾山填埋场区域施工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论文_苟卫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