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学校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究论文_,欧阳先平

山区学校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究论文_,欧阳先平

广东省汕尾市陆河中学 欧阳先平

【摘要】山区学校因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质量每况愈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受师资等因素的影响,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提高山区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尤其是高中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是解决山区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低下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山区学校 高中教师 专业发展 策略探究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即积极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完备的知识系统、教育实践与研究能力。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贫困山区人民的生产力水平较为底下,经济基础薄弱。这种薄弱的经济基础严重影响着当地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滞后反过来又长期制约着当地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胡锦涛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山区学校高中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已经严重制约着高中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山区学校高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改变山区教育现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山区学校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山区实际,从学校与政府两个层面探究提高山区学校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政府搭台,开辟山区教师专业发展新局面

1、加大教育投入,稳定教师队伍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山区学校教师的不稳定,是桎梏山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偏远的山区学校,因教师的待遇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导致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以至于有些学校不少学科专业引领缺失。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然成为山区教育多年的梦想。2014年,省人大代表叶丽琳在两会现场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呼吁:“提高山区教师的待遇,否则难以留住人才”。这一呼吁道出了山区教育滞后的根本原因。为了满足贫困山区师资的基本需求,政府应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适当提高教师的岗位津贴、山区补助等,缩小地区差异,让贫困山区的教师在同等条件下享受更高一点的待遇,为贫困山区的教师安心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物质基础,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2、规范教师培训,促使专业更新

教师的理论水平应该与时俱进,然而山区学校因经济落后,教师专业发展意愿不强,专业发展欠规划、欠主动,导致山区高中教育发展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因山区经济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很难面向社会招聘到优秀高中教师,很多高中教师是从初中学校抽调上来的,由于长期从事初中教学,专业知识固化严重,很难适应高中的教学。另一方面,本地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而留在本地的相当部分教师动力不足,做天和尚撞天钟,以至于专业知识严重老化,经验主义严重。每年安排的各种教师培训也是走过场,甚至成为少数人敛财的门道。因此,作为当地主管部门,要立足山区实际,规范教师培训行为,制定相应的教师管理机制,促使高中教师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以适应新时期教学的更高需求。

3、提供专业引领,缩短成长周期

一所名校,必须要有一群具有鲜明专业个性的优秀老师。同样,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离不开一个怀揣着专业梦想的名师群体。发挥名师资源优势,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教师的成长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经验积累期和理论提升期。通过5-8年的教学实践,大部分教师都可以成长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基本能胜任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但能否成名成家,还需经历第二个时期,即理论提升期。理念提升需要在经验集累的基础上,借助平台和专家引领,逐步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思考”。

(1)开设名师讲坛。通过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组织教育专题讲座,面向广大山区学校老师传播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实践经验等,或者组织本地优秀教师,将自己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经验或优秀的教育理论进行推广,通过树典型、学先进的比学赶超活动,实现为山区培养更多优秀教师的目的。

(2)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个学科,火车头就是本学科的带头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一个地区,甚至于每一个学校,都会有几个比较优秀的教师,他们就是本学科的火车头,要善于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可以在本地区建立中心教研组,在校内实施“青蓝工程”等,通过各种方式的传、帮、带活动,充分发挥这些优秀代表在本地区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3)加强校际交流。山区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优秀师资不足,经济落后导致优秀师资严重流失,以至于部分学校的某些学科缺乏带头人,学科发展举步维艰。如果能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因优秀教师缺失而造成的不利影响,让教学回归正常。

4、推行县管校聘,均衡师资配置

山区高中学校教师结构比较混乱,有些学校老教师扎堆,有些学校则新教师扎堆,这些都不利于当地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均衡师资配置对于充分调动各种层次教师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潜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一个教师在同一个学校工作太久容易产生惰性思想,县管校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让老师适时的更换工作环境,以期更换工作心情,实现工作的最大效率。再者,实施县管校聘制度,某些教师将面临待岗或转岗的可能,这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进而推动当地教育的发展。

二、学校健制,提升山区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

1、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管,凸显教学本质

学校的重心工作是教学,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然而,在偏远的山区学校,由于经济落后,教师积极性不高,不少老师存在着课前不备课、上课管教不管导的情况。因此,学校要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管,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良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设定一些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魅力,凸显教学的本质,让教师们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2、强化校本研修,提升教科研能力

英国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然而,在偏远的山区学校,教师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机会非常有限,因此,学校要强化校本研修的力度,通过教师间合作、交流、共享的研修活动,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有效途径,如教师间的集体备课活动、同课异构和异课同构等常规教研活动,大数据的运用与分析及对策研究等,对有效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绝对是有效的途径。作为山区学校的高中教师,要善于借力校本研修,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思想发生碰撞,并在碰撞中融合、升华。

3、健全评价机制,发挥绩效的激励功能

制定并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是规范教师行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由于山区经济落后,教师待遇不高,绩效工资低,很难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导致部分教师上进心、责任心、事业心缺失,因此,急需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教师评价机制,以此撬动绩效的杠杆功能,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评价指标的设定主要针对山区高中教师的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及对待教科研的态度,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考量:(1)师德、师风;(2)知识与技能;(3)教学常规工作;(4)绩效。评价结果可用于教师个人评优评先的依据,也可以用于优秀学科组或优秀备课组的评定,并将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教育是立国之本。面对新课改的到来,山区学校的主管部门负责人要有更高远见的胆识、大刀阔斧的开拓精神,致力缩小城市与贫困山区在教育方面的差距,让贫困山区的教育更加完善,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山区学校的教师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敢于“打破常规”,在学习与研究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贫困山区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与实践[J].中学数学研究.2011年6月

备注: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山区学校高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交流—合作”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16YQJK288)论文

论文作者:,欧阳先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山区学校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究论文_,欧阳先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