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赖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管外科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围手术期中,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常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治疗期间,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后,可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护理干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一种退行性病变,由动脉硬化逐渐进展形成,多发于60岁以上男性,血管腔闭塞、降低组织供血能力为主要表现,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肢体缺血症状加剧,患肢逐渐出现发冷、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1]。现临床上对于ASO的治疗,介入治疗为最常用手段,创伤小且治疗效果较好,但患者术后较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因而还需要在围手术期中实施有效的护理,保证手术顺利开展,并提高治疗效果。研究指出,ASO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可获得满意的干预效果。本院介入治疗ASO患者时,即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较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90例,男67例,女23例;年龄57~83岁,平均(66.1±2.8)岁;左侧发病45例,右侧发病41例,双侧发病4例。纳入标准:(1)与ASO诊断标准相符合;(2)经下肢动脉CTA、DSA造影等检查确诊;(3)无介入治疗禁忌症;(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全身疾病;(2)伴有恶性肿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护理常规开展,包含术前准备、健康宣教等;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1)基础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以轻松心态接受手术;饮食主要选择蛋白质及纤维含量高的,胆固醇及脂肪摄入量要减少,预防便秘;皮肤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冻伤或烫伤;选择舒适、柔软的鞋袜;加强局部清洁,定时进行消毒换药。(2)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是否存在出血症状,评估出血倾向。若患者存在出血倾向,要立即检查凝血功能,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干预,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踝部、肱部血压要严密监测,计算ABI值,可对介入治疗效果做出判定;术前2d,床上大小便训练指导患者正确开展,告知患者饮食改为流质[2]。

1.2.2术后护理

(1)术后评估:术毕返回病房后,要立即进行相应评估工作,如评估患肢血管通畅程度、评估血流改善程度等。同时,对是否存在严重脏器并发症做出了解与判断,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进行治疗;(2)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症状表现,妥善实施保暖措施,饮食中的脂肪、盐分、胆固醇含量要低,询问患者便秘症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及时处理;(3)观察出血及出血倾向:受ASO影响,血液高凝状态极易出现。术后,可能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且血栓形成风险较高,因而术后要应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期间,护理人员密切观察出血症状、出血倾向,以能快速实施有效处理;(4)观察穿刺部位:术后,穿刺部位易发生皮下血肿或假性动脉瘤,护理人员要对穿刺部位变化重点注意,观察穿刺点局部是否出现包块、隆起等。如果怀疑并发假性动脉瘤,需及时通知医生,立即进行超声诊断,如确定为此并发症,遵照医嘱进行局部凝血注射治疗;(5)其他:急性动脉血栓等也为ASO介入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护理人员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如出现皮温皮色急性改变,需立即进行相应处理[3]。

1.3观察指标

评价治疗效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

显效:溃疡愈合,肢体坏疽脱落,且坏疽创面愈合,步行200m以上未出现疼痛及静息痛;有效:溃疡面积、肢体坏疽面积并未扩大,保持稳定,步行不超过200m时出现疼痛症状,但程度轻于术前,轻度静息痛,无需进行镇痛治疗;无效:溃疡面积和肢体坏疽面积扩大,难以行走,静息痛需镇痛治疗。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利用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4%(2/45),1例血肿、1例血管阻塞;对照组有9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20.0%(9/45),4例血肿、4例血管阻塞、1例感染。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ASO时,介入治疗为最常用手段,通过微小创伤使用导丝、导管、球囊、支架等器械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其具有复杂的操作,导致部分术后并发症发生。因此,在围手术期中,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护理干预属于新型护理模式,针对性较强,应用到ASO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后,护理人员可主动预防整个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保证手术顺利的开展。另外,术前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着重疏导患者心理状况,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降低手术风险性,而在术后护理中,积极预防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临床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时,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术后良好的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培华,蒋米尔,陆民,等.临床血管外科学[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79-202.

[2]王玉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3):70+72.

[3]丛艳华,王冬梅.5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47-248.

[4]郭红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298.

论文作者:赖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赖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