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行业的飞速法扎,电气设备逐渐增多。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它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如果电气设备出现重大的故障,就会导致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甚至导致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开展状态检修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针对电气设备状态检修进行阐述,同时提出电气设备检修的措施。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检修;问题;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度发展,我国电力事业在近些年来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电力事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鉴于电气设备的安全对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国电力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随着电气设备的复杂化程度不断增加,电气设备的规模也在逐渐加大,传统的检修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
1、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概述
状态检修与定期检修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状态检修是应修必修,而定期检修则是到期必修。状态检修是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即根据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检修计划,实施设备检修。
1.1开展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义
电气设备检修通过检修达到以下目的:消除设备缺陷,排除隐患,提高和保持设备最高效率,是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开展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被监测设备全过程受控,没有死区;适时维修,避免设备带病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诊断出设备较精确的剩余寿命,合理使用设备,避免设备浪费或设备寿命不足发生安全事故。
1.2状态检修的优点
状态检修是在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有着全面的监测和正确的评价基础上开展的,因此状态检修更加具有针对性,它是针对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或即将出现的故障开展的有计划、有目的的针对性检修,因而检修效果比较好,检修也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的。
1.3状态检修的思路
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有完整的管理体制、方法机制、技术手段、保障体系等来进行规范的状态检修。因此,电力企业要针对电气设备的特点来构建出状态检修完整的工作制度,以先进的检修技术手段和高素质的检修人员来逐步做好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
1.4状态检修的规范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状态检修的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系统还不完善,理想中的状态监测是对设备运行中的物理、化学量进行详细的监测,能够分析出设备运行的不同状态,能够从状态中感知设备的缺陷和故障。而我国现行的状态监测系统只是将设备状态分为合格和超标两种。因此,状态检修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不断提高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质量。
2、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措施
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该技术融合了现代监测技术和现代诊断技术等,在当前情况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作为一种检修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检修时机和工期预知以及检修项目明确是这种检修模式的特点。
2.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在检修过程中,不能“一刀切”、“一阵风”,各种设备“一起上”,要分清主次。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其着眼点是提高本单位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长期规划检修状态,并逐步推进状态检修。为了提高设备检修质量,需要汲取各兄弟单位的经验,同时对其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需要从源头抓起,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工作要做到位,对主设备的监造、运输、安装、调试、验收、投运、运行、修试等全过程进行管理,采取措施确保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初始状态,例如:刀闸的检修。在倒母线操作的过程中,刀闸卡死、万向节断裂,以及触指脱落等现象几乎每一次都会出现。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刀闸的材质差、材料单薄、防锈能力弱、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刀闸的修理和维护不到位。通常情况下,一方面厂家要在刀闸材料、结构、布置设计等方面加大投资的力度,另一方面对刀闸进行维修和保护,同时在一定的周期内进行检修,进而解决刀闸的上述问题。
2.3监测设备状态通常情况下是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电力设备中潜伏性故障,一般借助红外线测温、油色谱分析等可以有效地发现。通过状态监测为系统提供相应的设备状态信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电气设备状态进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系统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它所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明确监测设备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设备状态信息的全面性。
2.4确定状态监测点,选择监测设备。电气设备作为一套复杂的系统,该系统通常是由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油系统构成,所以该系统的特点是尺寸大、体积大,以油为工作介质。所以,振动、温度以及噪音等异常共同构成电气设备的故障形式,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会破坏其稳定性。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的核心是分析设备的状态和诊断故障。通常情况下,设备运行、维修和监测数据是电气设备状态分析和故障诊断的依据。
2.5对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加强管理。对电气设备状态检修进行管理与其他的企业管理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产品的投入产出效益不能通过状态检修直观地反映,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服务后置的形式得以体现。因此,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管理需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是编制检修计划需要结合电力市场的变化情况。二是电气设备检修的基础是安全性。三是对检修成本加强核算。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加快状态检修的步伐,将状态检修制度落到实处;对于电气设备来说,如果没有大的运行缺陷,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尽量不安排停电检修;不要为了追求达标、创一流等,对设备进行停电检修。在供电系统中,供电的安全性和供电的质量直接受到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的影响。
2.6对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作为一种检修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定期检修过程中造成的设备过修或失修问题,进而将电气设备检修做到“应修必修”。所以说,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安全性、可靠性,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做强、做大供电企业的基础,同样充分体现了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对设备进行状态检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设备的重要性,可控性、维修性等,确保检修方式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对检修方式进行优化,将故障检修、定期检修、状态检修,以及改进性检修等融为一体。
3、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的发展下,优质、可靠的供电逐渐成为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同时优质、可靠的供电直接影响着现代工业产品的质量。为此,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成为当前紧迫的任务:(1)借助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巩固和强化电网的输电能力;(2)对电气设备推广状态检修,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需要对技术和服务进行创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4)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供电的可靠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输配电网络的压力;(5)采用高可靠性、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监测设备;(6)由监测诊断向监测、诊断、管理、调度系统化,集成化发展,直接服务于设备状态检修。
4、结论
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是一项双向有利的工作:对电气设备,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故障加以排除,使电气设备时刻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对进行状态检修的技术人员,提高了检修人员的实践水平,对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措施有了更充分的了解,累积了丰富经验。而我国智能电网和信息化供电系统的普及与建设,更要求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一定要做到位。现在的企业生产能力比的不是车间工人的多少,而是机器设备的运行能力和工作状态,所以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不止关系到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对整个电力行业都有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玉静.浅议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及精细化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与研究,2013,8(15):89-91.
[2]张伟.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及其精细化管理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53-54.
论文作者:周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状态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故障论文; 在一论文; 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