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临床路径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及对护理治疗的影响论文_陈羲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临床路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创临床路径41例作为试验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92.7%,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临床路径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微创术;临床路径;满意度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clinical pathway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effect on nursing care

Chen Xi two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Chengdu Fifth People's Hospital [610000],Chengdu,Sichuan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clinical pathway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its effect on nursing care. Methods:82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included in the -2018 February 2016 Februar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41 cases of routine nursing as control group,41 cas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clinical pathway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7.6% and 92.7% respectively,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 > 0.05).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cor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minimally invasive clinical pathway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which can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shorten treatment recovery time,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cardiovascular disease;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clinical pathway;satisfaction.

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常见,主要是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患者症状表现为胸痛、心悸、偏瘫等,危害生命安全[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诸多优势,但患者容易产生烦躁、恐慌、抗拒等不良心理,必须加强护理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探究微创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我院82例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2例,时间段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包括男性22例(53.7%),女性19例(46.3%);年龄位于36-77岁,平均(58.3±6.7)岁;病程2-8年,平均(3.7±1.2)年。试验组41例,包括男性24例(58.5%),女性17例(41.5%);年龄位于35-79岁,平均(59.5±6.3)岁;病程2-9年,平均(4.2±1.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依据《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满足微创术指征;(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精神病史患者;(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严重肢体疾病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后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积极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加强病房管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开展健康教育,明确发病原因、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针对伴有焦虑、恐慌、悲观等情绪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提高临床依从性。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微创临床路径,具体如下:(1)制定临床路径表:由科室主任、护士长、护士组建临床路径小组,全面收集患者的资料信息,以治疗时间为横坐标、以临床诊疗活动为纵坐标,形成微创临床路径表。(2)开展护理工作: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临床路径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信任度,能积极配合护士操作;严格按照表单上的内容进行检查、治疗,每日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出院前对比实际疗效和预期疗效之间的差距,从而积累临床经验。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如下[3]: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心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心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依然存在或加重,心功能异常;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2)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利用自制问卷评估护理满意度,从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技巧等方面入手,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服务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有效率属于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住院时间、满意度属于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提高,常见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不足,可能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从而影响疗效和预后[4]。寻求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方案,成为护理人员的关注重点。

微创临床路径,指的是医院内不同科室的专家,以特定的疾病或治疗方法为核心,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基于循证医学理念制定治疗方案或护理方案。本次研究中,选取82例患者分组对照,其中试验组实施微创临床路径,首先制定临床路径表,指出明确的护理内容和方向,能避免护理操作的盲目性,为临床诊疗和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5]。文中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大(97.6%VS92.7%),但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微创临床路径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真.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918-919.

[2] 吕新湖.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涂雪梅,马士容,牟一丹.微创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9):2345-2347.

[4] 田书亚.微创临床路径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2):139-140.

[5] 魏虹.微创临床路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4):143-145.

论文作者:陈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微创临床路径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及对护理治疗的影响论文_陈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