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影视作品人鬼情缘比较分析论文_邬丹

东西方影视作品人鬼情缘比较分析论文_邬丹

遂宁市文化馆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 要:本文从人物形象、叙事风格等角度比较分析了四部有关人鬼情缘的经典影片,并探讨了东西方影视作品中人鬼情缘之异同,进而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找寻深层次的原因。

关键词:人鬼情缘;影视作品;比较分析

一、东西方影视作品中人鬼情缘类型

提起人鬼情缘的经典影片,脑海中立即浮现了《倩女幽魂》《胭脂扣》《人鬼情未了》《惊情四百年》等中外佳片,这几部电影虽经历了岁月风霜,却依然历久弥新,堪称人鬼情缘电影经典中的经典。

(一)突破传统类型的《倩女幽魂》与《胭脂扣》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鬼片繁荣盛行,徐克的《倩女幽魂》系列,关锦鹏的《胭脂扣》便是其中的上乘之作,从影片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极致。以往荧幕中的女鬼多以青面獠牙的恐怖形象出现,但《倩女幽魂》中聂小倩的美丽却远胜凡间的女子,尤其是她拖着轻纱飘飞的画面,尽显女鬼 “妖媚”的一面,让人不由得对其产生无限的爱怜与幻想。《胭脂扣》的人物设定也为阴阳界之间,相爱的两人因人间无法比翼双飞,只好约定去阴间再续前缘。可是,一人赴约,一人失约。“影片《胭脂扣》成功突破了香港‘鬼片’类型和‘风月戏’模式,对一个风尘女子无爱的绝望和无意义的徇情进行悲剧的言说。”[1]关锦鹏是个情感细腻的导演,《胭脂扣》讲“情”讲的有声有色,尤其是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有情人成了一部只能“回忆”的旧日影像,又怎能不令观者唏嘘。

(二)爱在阴阳边缘的《人鬼情未了》与《惊情四百年》

西方好莱坞当然也有不少此类题材的影片,《人鬼情未了》实际上是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却因为编导的刻意创新、独辟蹊径,将爱之美发挥到极致,置主人公于独特的边缘地带——阴阳界之间,超脱了人世的束缚,反而使这样的恋情有一种飘飘似仙的迷离,完美演绎出了这类故事的另一种风格:清新、唯美。《惊情四百年》则描写了只有吸血鬼才能完成的古典爱情故事,德古拉公爵和美娜历经四百年的不死情缘,荡气回肠,但片中恐怖、血腥的场面比比皆是,嗜血如命的吸血鬼形象让人不寒而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暗示作用,让许多中国观众看不懂美娜最后会选择德古拉公爵这个恐怖的家伙,不过这并不妨碍观众对他们爱情的赞叹。

人鬼恋这一建构方式本身,就注定了它的“苦恋”性质。死别一向被视为是最撼人心魄的事,所留下的不仅仅是永久的惆怅,更容易引起观者的同情。如果说《东邪西毒》是王家卫借了一个古人的壳,其实讲述的是现代人的冷漠和疏离;那么《倩女幽魂》《人鬼情未了》等影片也是借了一张鬼的皮,其实说的是一段人间情爱,只是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更多了些自由,由于鬼的超自然能力,在这个有鬼参与的现实中,而让人心中的梦想更容易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东西方影视作品中人鬼情缘之异同

(一)不同之处

一是性别特征上的不同,东方的痴情鬼魂多为女鬼;而西方痴情的鬼魂多是男鬼。二是气质特征上的不同。东西方在塑造鬼魂气质上的不同之处也很显著,《倩女幽魂》和《胭脂扣》是一腔哀怨的女鬼,因而更具阴柔气;而《人鬼情未了》及《吸血惊情四百年》中则是强大的男鬼形象为主。

(二)相同之处

一是光明美好的结局。影片都在现实的苦难中加上幻想中的光明结局,仿佛一曲悲怆的乐章最终以欢乐激昂结尾,尽情抒发了人们的痛苦和积郁。小倩最终脱离魔爪投胎做人;萨姆守护了爱情,最终升入天堂;如花和美娜虽然没能和爱人厮守,可是她们找到了爱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都是完满理想的结局。二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从这四部经典人鬼情缘电影来看,鬼片在整体格局上采取的是非现实的表现方式,然而发生在人鬼之间的各色各样的故事,又通常总是具有十分鲜明的现实情感色彩。因此创作者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让鬼魂时显时隐于现实与虚幻中,正是这种特殊的审美距离,才使处于此情此境的观众在分明意识到人鬼构架之荒诞的同时,却并不感到其中情感的虚渺,且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

三、东西方人鬼情缘之异同的文化根源

(一)东方传统礼教与佛教道教的影响

从佛教传入之后,中国人把冥府和印度的地狱结合起来,又加入儒家与道家的共同建构。认为鬼最终会轮回转世再次为人,而在此之前鬼在人间有存在的空间。“在中国人那里,巩固地确立了这样一种信仰、学说、公理,即似乎死人的灵魂与活人的保持着最密切的接触,其密切的程度差不多就跟活人彼此的接触一样。”[2]同时受东方儒家道德伦理影响,封建宗法制度为男人取三妻四妾、抛弃女人批上了合法的外衣,造成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层出不穷。因此在传统习俗观念中,东方有许多在人间游荡的鬼神,并且多以善良、幽怨、哀愁的女鬼形象出现。

(二)西方基督教与吸血鬼文化的影响

西方基督教的原罪理念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应该赎罪,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天堂,只有极少数罪大恶极的人会变成魔鬼——恐怖的形象。同时崇尚骑士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西方传统价值观显示,男人的情人是越多越好,这种荣辱观使得他们为情人决斗,甚至不会顾及自己的性命。这也是西方痴情的鬼魂多是男鬼,并且常以恐怖面目和强大力量出现的原因。

由上可见,剖开人鬼情缘的外衣,其内核还是现世人间情感的反映,是人的形象的还形和重现,大多数鬼恋题材是对现实中受到种种束缚的情感的一种宣泄,是对生活失去情感寄托对象的精神痛苦的一种补偿。它让观者感觉到,天下有情人未必终成眷属,但真情却不会被幽明间隔。“超越时空”因此成为了一种歌咏,由此延伸出人与非人的情感。“鬼”则是非人中的典型形象。人鬼殊途,触不到的恋人,或许这种若有若无,瞬间化为乌有的情爱,才更逼近爱情的本质。“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的情感与情感能量,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并没有一条固定不变的界限,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3]这也就是超越时空的爱情能够经久不衰地流传下去的心理依据,于是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讲述“人鬼情未了”的电影。

爱,并无意识形态,情,才是永留心底的烙印。

参考文献:

[1]胡辛,肖玉梅等.百年回眸——名导名片管窥[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433.

[2]列维·步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296.

[3]吴涤非.当代华语电影探索.[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265.

论文作者:邬丹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东西方影视作品人鬼情缘比较分析论文_邬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