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础选型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其影响因素较多。建筑工程勘察是在工程开工前期准备阶段对施工场地进行工程测量,水文地质和 工程地质勘察。做好前期勘察工作,能给基础选型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对基础选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勘察;基础选型;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基础类型种类增加,同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关注度提高,给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选型工 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建筑工程勘察对基础选型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依靠经验的同时,结合勘察资料,选择出最合适的基础类型。接 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究一下建筑工程勘察对基础选型的影响。
一、建筑工程勘察对基础选型的作用
建筑工程勘察是在工程开工前期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工程后期施工的重要地质依据。运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和手段能对施工现场情况 进行了解 ,还能对基础选型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当今建筑行业的现状,对基础类型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要确 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对基础类型的选择必须要慎重。同时,对于建筑物的设计也越来越个性化,传统的经验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个性化的需求 ,对基础选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勘察的内容主要就是对拟建工程的现场进行水文和地质的勘察,不仅给工程提供了准确的地质依 据,也让基础类型的选择更加安全可靠。因此做好建筑工程勘察工作有利于对基础类型做出最佳的选择[1]。
二、建筑工程基础选型的特征
第一,选型方案多而复杂。在建筑工程中,基础选型是非常关键的环节,随着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工艺的应用,建筑施工中可供选择 的基础类型数量越来越多,也更加复杂。第二,信息化程度较高。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增加,涉及到的技术 、投资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当对施工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等及时掌握,才能在有效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应用基础选型。第三,性能目标要求 多。在基础选型中,选择的系统应当满足各种性能目标的要求,确保各种性能的最优化;同时,各种性能指标还应当与基坑支护、附近环境 以及上部结构等相适应,因此在各种性能目标中存在很多矛盾,需进行优化处理。
三、几种常见基础类型及勘察注意事项
(一)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较广泛的一种基础类型,主要包括扩展基础和连续基础,按照结构构造可以分为条形基础,箱型基础,锚拉基 础和片筏基础。此基础在施工技术方面的要求很低,方便施工,容易控制施工质量,经济性强。因此在勘察阶段,勘察人员往往会优先选择 天然地基作为建筑基础。
把天然地基作为工程基础选型时,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勘察人员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确保拟建工程施工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 性,需要勘察地基的结构形式,确定其是否稳定,还要勘察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的耐久性和适应性;第二,通过勘察找出不良地质和软弱土层 的位置,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第三,检测地基沉降,确保持力层的沉降均匀性和沉降量满足设计要求;第四,对于一定 深度下的基础地质要勘察到位,确定持力层的位置,看其是否处于软弱下卧层;第五,进行荷载试验和压板试验,检验基础持力层承载力是 否符合建筑工程荷载设计标准;第六,做好地基土层含水率及地下水位线的勘测工作,提前做好降水排水措施,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二)预制桩基础
在天然地基无法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时,可以考虑预制桩基础。预制桩基础的优点是施工工期短,施工较为容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使用这类基础时,要做好 下列勘察工作:
1、要对沉桩的可行性进行评价,预制桩基础和天然地质是截然不同的,桩基础要从较深的土层穿过,要对地下打桩深度范围内的土层性质 进行勘察,对上部土层特性加以评价。
2、勘察确定基础持力层土层性质,如果勘察到持力层中分布着很多硬质岩石,那就要检测出是哪种岩面产状,根据勘察到的持力层深度和 岩石种类,判断出是否满足打桩的条件。
3、在对场地进行勘察时要重视土层中所含岩石的具体特性,砂层的厚度和土壤的密实度,并对勘察结果进行论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判 断沉桩的可行性。
(三)箱型基础和筏形基础
箱型基础和筏板基础是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常用的深基础体系,基础埋深较大,地基开挖深度也较大,像高层或者超高层建筑,它的地下 室有多层,一般为1~4层,埋深一般控制在10~15米,而且有的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甚至会超过20米。对于这样的深基础来说,施工风险 较大,施工难度较大,造价较高。因此,在前期勘察工作中,要制定详细的勘察报告,根据报告全面分析论证选择此基础的合理性,安全性 ,经济性和可行性。在进行此基础的勘察工作时,有几点注意事项:
1、对施工场地地下水状况,地层富水性以及透水性进行勘察,指出强含水层的具体分布范围并加以评价。
2、根据勘测结果,分析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及其上部岩土层的具体压缩变形特性,确保勘测得出的地质参数的准确性。
3、对周围环境进行勘测,深基础施工可能会对周围建筑造成影响,就要通过勘测来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关解决方案。
4、由于基础埋置较深,基坑开挖的深度大,危险系数提高。因此,要在勘测报告中分析并制定基坑开挖以及边坡支护等安全技术方案,确 保施工的安全性。
5、对不良地质的形成原因和类型以及分布范围等进行勘察,并结合勘察结果制定出应对方案。
6、通过勘查,预测出在未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基土和地下水发生改变的问题,及时制定相应措施,避免影响工程进度。
(四)沉井基础
沉井基础是一种地下构筑物的基础类型,主要用于软土地基和桥梁工程在水下的基础。其施工方法是在井内挖土靠其自重下沉或者对井壁四 周冲水靠其自重下沉。使用此基础时,勘测工作的侧重点为:第一,勘察并分析井下沉范围内土层的特点及均匀性,特别是无硬夹层;第二 ,通过勘察,预测沉井施工会对周围地基和建筑的影响,提前制定相关措施;第三,勘测出沉井井底基础持力层的产状及其平整度[2]。
四、对于软弱土层的具体处理措施
在实际勘察和基础选型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地质条件都有适合的一个基础类型,有时必需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改变施工场地的地质 条件,让所选择的基础类型能够顺利施工并保证工程质量。对于软弱土层比如淤泥有两种处理办法:第一,换土法。此方法是在实际工程施 工中常见的一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承载力不足的淤泥土层挖掉,用硬度较高的沙土、砾石或碎砖渣等来换填。适用于在施工场地中只 有一小部分淤泥土层的情况,使用换土法进行换土和填土会消耗更多的施工成本,但是能一定程度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并能保证工程质量 。第二,地基加固处理和桩基法。在淤泥层较厚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打桩,设置承载桩台,扩大基底面积,增加混凝土钢筋基础梁的方法来 使工程顺利进行[3]。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勘察工作对基础选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基础类型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这就 给基础选型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因此,要通过科学的工程勘察工作,并结合经验以及勘察资料和工程特点,更好地选择基础类型。
参考文献
[1]孙辉,毕大君,宋立男.建筑工程勘察对基础选型的影响探究[J].江西建材,2015,(4):203-203,207.
[2]崔向东.建筑工程勘察对基础选型的影响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4808-4808.
[3]丁隆.建筑工程勘察对基础选型的影响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787-787.
论文作者:范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基础论文; 土层论文; 地基论文; 建筑论文; 类型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地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