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社会主义学校发展展望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21世纪社会主义学校发展展望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21世纪社会主义流派发展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派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1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 —2826(2000)03—0053—06

社会主义流派在21世纪的命运首先是与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而讨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未来,又不能不与讨论资本主义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就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流派在21世纪的命运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流派:制度社会主义与价值社会主义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但是,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和思潮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比较有影响的社会主义流派和思潮有:民主社会主义、欧洲共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托派第四国际的社会主义、解放神学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包括阿拉伯社会主义、印度国大党的社会主义、非洲的“村社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等。这些流派或思潮虽然不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流,但与社会主义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各自都曾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影响某些地区社会的发展,有些流派至今仍然富有生命力。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集中表现在它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正确方向,在实践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全面践履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这里称之为“制度社会主义”。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只能说是在追求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并且没有首先考虑或未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保障。新兴的生态社会主义是这样,老牌的并且曾在20多个国家上台执过政的社会民主党所坚持的民主社会主义也不过如此。这里可以美其名为“价值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及其直接继承者都主张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许多社会主义理论家也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或体制。如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奥塔·锡克认为,必须把社会主义限定为一种社会体制,“‘社会主义’这一术语是指刚刚脱胎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低级阶段’。社会主义意味着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代替私有制,从而防止作为其基本对立面的资本主义。”(奥塔·锡克主编:《今日社会主义:变化中的社会主义的含义》, 2页,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1991。)现执教牛津大学的布鲁斯教授也指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失去其经济社会进步作用这一历史进程的合法结果。因此,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者,无论从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还是从政治、法律和文化即‘上层建筑’的意义上说,社会主义都是一种不同的、独立的和更高的社会组织形式。”(同上书,第48页。)在布鲁斯等人看来,“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手段,即适当的制度”比描述社会主义价值更为重要。

但是,对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历来是五花八门,在远远超出500种的社会主义定义中, 有许多论者并不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社会制度或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当代,生态社会主义者劳伦斯·怀尔德说,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制度,不是“科学设计”的结果,而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俄罗斯学者尤·克拉辛也认为,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实现历史设定的目标的社会经济形态,而是向往建立平等、公正的社会制度而产生的思想政治潮流,是人类探索和谐关系的永恒主题。在这种倾向中有两类比较典型的观点:第一,一些论者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英国政治学家拉尔夫·米利班德认为:“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必须把社会主义看作既是对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秩序的延伸,又是对它的超越。它必须建立在许多年来凭借坚韧不拔的斗争而取得的社会政治进步的基础之上;它力图进一步推动这一进程,以便实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拉尔夫·米利班德主编:《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221页,纽约,奎尔福特出版社,1995。 )左翼人士克劳丁说得更为直截了当:“我认为,社会主义不外乎是一个在更多的自由和社会公正的意义上改变现存社会的实在的运动。理论的思想体系可以预见这个运动的发展,并为其政治实践提供动力,却不能用来臆想出一个社会必须适应它的理想的图式。”(戈尔巴乔夫、勃兰特等:《未来的社会主义》,131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在这里, 他们把运动或斗争的过程看得比最终建立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更重要,甚至否定具有最终目标,这不能不使人们将其与伯恩斯坦的那句“运动就是一切”的话联系在一起。第二,更多的论者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价值综合体。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代表着自由、公正、团结、互助,也有人提出社会主义代表着人道、民主、共有、合作等一系列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家霍·海曼说,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追求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的规划或者纲领,“这个更加美好的社会比目前的社会现实更接近自由、公正、互助等基本价值”。美国学者保罗·考克厦特和艾林·考特里尔认为,社会主义的主要价值是克服收入、权利和机会方面的全面不平等。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倡导者强调经济生活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而人道的社会主义则强调人性的自由发展等。在这里同样没有涉及实现这些价值目标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问题。因此,所有这些理论主张或运动,充其量只能属于“价值社会主义”而不属于“制度社会主义”的范畴。

制度社会主义和价值社会主义在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分别表现为:制度社会主义在苏联、中国等十几个国家的确立(此后还有从原殖民地半殖民地中独立出来的三四十个国家宣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落后国家的亿万劳动大众的政治经济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价值社会主义在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尤其是通过斗争迫使资产阶级作出让步,推进社会经济民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虽然苏联模式的制度社会主义已经垮台,然而并不能遏制其他形式的制度社会主义的实验;虽然在当前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追求的水准已经大大降低,然而可以期待在社会主义运动高涨时期这种水准一定会在新的历史高度上复兴。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涨时期,价值社会主义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有可能转向制度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人通过议会道路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在经济落后国家,如果左翼政党执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在这里要强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涨时期”这种历史条件,同时还要强调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现代化和制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榜样力量。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制度保障的价值目标的追求是飘忽不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真可谓举步维艰。发展较为顺利的瑞典社会民主党的“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明这一点。当瑞典从“职能社会主义”发展到“基金社会主义”(即建立雇员投资基金以保障工人有更多权利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时,人们可以看到价值社会主义向制度社会主义发展的某种可能性。但是,雇员投资基金的方案实施不久,即遭到资本家雇主的极力反抗,并组织雇主上街游行进行反攻,社会民主党随后也在大选中失利下台。瑞典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说明:不触及私有制就想实现所谓“经济民主化”或追求其他“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是不可能的,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私有制进行改良的企图,则无异于与虎谋皮,最终难逃失败命运。从这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制度对于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重要性。

科学社会主义与所有其他社会主义流派在目标、性质、任务、价值取向上都有原则区别,但两者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在许多方面也有相通之处。这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积极关系或称密切联系。第一,从历史上看,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从批判和吸取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而产生,而且从利用和改造其他社会主义流派中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壮大自己的组织力量。第二,20世纪以来,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大都或多或少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与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与任务,因而有兴衰与共的共同命运,有在反对资本的剥削与压迫的斗争中结成“大左翼联盟”的基础。因此,不宜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推向资产阶级阵营。 第三, 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振兴的基本前提是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创新,无论何种创新,科学社会主义都必须认真吸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所积淀的积极成果。

过去,大多数介绍社会主义流派的文章侧重于批判性评说。苏东剧变以后,更多的人开始用比较客观的态度评价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的地位与作用。我们认为,从21世纪社会主义振兴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需要出发,深入挖掘各种流派的积极成果,尤其是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探讨各种社会主义流派对未来社会经济制度的建构及其运行机制设想,从中吸取对深化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有益的东西,比过去的批判评说更有现实意义。相信这种“挖掘”研究与过去的“批判”研究在记载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和思想史的文献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地位。

二、20世纪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有胜负的较量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与替代而存在和发展的,谈论社会主义的未来必然要讨论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在21世纪的命运如何?对此已有众多的研究。简单地说,由于战后资本主义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整,其中尤其是加强了经济的宏观调控以及建立了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化解了一些社会矛盾,因而重新获得一定的生命力。接着,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迎来了以生产过程自动化为特征的科技革命,生产力迅速提高。80年代以来,在以“信息”为中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滚滚而来的浪潮中,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金融资本等方面都占尽先机。此外,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谷底,而像中国这样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现行社会主义国家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便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有所影响,至少也要经过二三代人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断言资本主义会很快灭亡显然是不客观的。

然而,说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不等于说社会主义就要“消亡”。西方媒体曾在苏东剧变之初大肆宣传21世纪将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这显然是胡言谬语。尼加拉瓜神父卡德纳尔在1994年墨西哥《美洲纪事》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话题说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失败的是虚假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真实的社会主义;相反,失败了的资本主义是真实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虚假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失败是因为没有实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失败是因为实现了资本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较之半个世纪之前虽然已经面目已非,然而本质依旧,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且在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相伴不离,劳资矛盾升级,范围扩展,失业现象日益严重;资本扩张造成了世界性灾难,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就是实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矛盾与冲突加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世界市场的贸易战也在加剧;生态危机同样只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彻底解救等等。当代西方的有识之士也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列举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具体弊端,诸如政治上的压迫、不平等、不民主,个人权利的无保障,自由的缺乏,战争的威胁,精神上的空虚颓废与堕落,社会与性别的不平等,人性的压抑和异化等等。因为如此,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替代或超越的社会主义,就不仅不会消失,而且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熟、壮大和发展。自然,社会主义的重新振兴与发展不是依靠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有赖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有一些论者认为,社会主义的锋芒已经磨灭,现行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作出了太多太多的让步。殊不知,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向社会主义作出了种种“退让”,人们可以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看到社会主义的胜利。例如,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经济“学习”了计划方法,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与干预,使资本主义经济不再是完全无计划、无秩序的“自由放任”。又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人运动和国内左翼政党的推动下,先后建立了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实际上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社会保障措施类似。再如,一个时期以来,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关系也作出了一些明显的调整,雇员投资入股分红,工人参与管理,企业经营的目标不再是使股东的利润最大化,而是要兼顾劳工、股东、管理者乃至顾客和供应商等各方面的利益,使一切“利害攸关者”均能获益,达到互赢互盈。这里虽然从本质上看依然是在维护资本家的利益,但它显然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不顾劳动者的死活。所有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另一视角把它们看作是社会主义的胜利,或是看作社会主义因素的积累。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起来,但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通过左翼政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在资本主义的肌体内生成发展,从而逐渐改变着资本主义的制度特征。

有一种“趋同论”(例如英国学者S·塞耶斯)的观点认为,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正在互相趋同:在社会主义国家,私有制、自由市场和自由民主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在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的政治制度、大范围的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以及大量的福利保障措施已经实行和发展起来。由此他们断言,现实存在的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命运,与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通常设想的也许没有什么不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正处于趋同之中。显然,这是一种混淆是非的错误理论。第一,即使把这种现象叫作“趋同”,双方各自的目的也是大不相同——资本主义从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中吸取“教训”,向社会主义作出让步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学习是为了战胜资本主义。第二,没有社会主义的斗争不会有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趋同”。资本主义的这种“退让”不是资本家的良心发现和善举,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左翼政党长期斗争的结果,尤其应该看作是强大的社会主义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强烈震慑的结果。没有社会主义运动就没有资本主义改良。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实施“新政”前曾引用一句格言告诫资本家说:“如果你们渴望保全自己,那你们就得实行改革”。这句话从反面告诉我们,像“福利保障”这种改良措施,是资产阶级被迫作出的让步。而从国际政治格局看,没有社会主义运动,帝国主义就会为所欲为,没有社会主义这股制衡力量,帝国主义恣意瓜分世界的历史就会重演。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没有生命力,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已经改观,因而没有必要进行社会主义运动,认为在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基本收入”,也能走向共产主义,这种认识更是极端错误的。

三、21世纪社会主义流派的命运:市场取向的制度社会主义与兴衰交替的价值社会主义共同发展

当我们把眼光集中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流派的发展前景时,根据以上对世纪之交世界形势的简要分析,我们认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将会出现如下趋势与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将作为共产党和人民大众追求的长远的奋斗目标,而不可能在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状况下完全实现。现行社会主义国家和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或流派,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只能围绕其中的某些价值目标而设计“现实可行的”社会制度或中短期可以实现的蓝图。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之上的社会形态,而且马克思指出,在一种旧的社会所蕴含的生产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之前,新的社会形态不可能诞生。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更不用说一种社会制度可以高高超越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了。但是,当前出现的“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除了强迫发展中国家接受严峻挑战的一面外,却是与当年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一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曾把“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86—8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二,21世纪的社会主义将是发展“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去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那种“一种模式、一条道路、一个中心、赶超阶段”的状况将被克服。各国左翼政党和理论界将依据本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习俗以及本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创造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模式。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组织管理科学、消灭剥削压迫、维护社会公正、实现人民民主、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等将是各种社会主义首选的价值目标,但这些原则和目标实行到何种情况,采用何种形式以及分为什么步骤,将从本国国情出发具体设定。其中,发达国家将会突出民主参与、社会福利保障、人权水准等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则会把保障生存权与提高综合国力、摆脱帝国主义压迫摆在首要位置。世界社会主义的“本国特色”化和模式的多样化趋势将更加有利于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生成、发展和“被承认”,从思想观念上克服过去曾一度出现的那种互不承认、“唯我独马”、“唯我独尊”的不良状况,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振兴的初始阶段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的整体影响。

第三,在21世纪,“制度社会主义”在数量上不会有大幅度增加,尤其不大可能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但“价值社会主义”将无时无地不在孕育、生长与发展。建立在当代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重构,将会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获得更大发展。在这方面,诸如“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流派在重构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时将会有更大的想像空间。

第四,21世纪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上将是市场取向的社会主义。20世纪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表明,马克思当年所设想的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其实施的主客观条件尚不成熟。客观上表现为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实施“中央计划”的各种技术手段尚不具备,或者说甚至在理论上也未产生可行和有效的模式建构;主观上则表现为人们的思想文化结构尚不完全具备条件。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仍然应该发挥基础性作用,以促使社会主义首先在生产力的发展上优越于资本主义。把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发展。国外市场社会主义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过程中,在理论上沉淀出丰富的思想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生机勃勃的经济发展势头,则表明它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和在实践上的示范作用。凡属市场经济,一些固有的经济规律和机制是相通的。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重大区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运作的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属初创阶段。因此,21世纪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探讨提供广阔天地。由此,国外市场社会主义思潮有望不断更新与发展。

第五,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有望在21世纪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新高潮的强大推动力。中国改革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在国有企业中建立起既有效率又能保证社会收入相对平等的产权制度,即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有重大突破。此外,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反腐倡廉措施,以及人民民主制度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制度建设也应该尽快健全与完善。如果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的中国能够在21世纪中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她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将是巨大的,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采取社会主义取向的发展战略是一种推动,而且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重新思考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也是一种鼓舞与鞭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振兴的时期,也是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登上政治舞台充分显示自己政治主张的时机。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流派在21世纪将有四种不同的命运:(1 )一些流派如民主社会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原属各政党将会依据20世纪历史经验和21世纪的新的历史发展,不断地进行理论调整、组织调整和战略策略调整,以保存和伺机发展自身。(2)一些流派如市场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主义等,由于提出和关注一些因时代发展变化而产生的、社会主义者必须认真对待的新课题,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3)一些流派会因僵化、 “不合时宜”或是本来就仅仅是一种“附庸风雅”而趋于消失。(4 )出于对美好理想和更高级社会形态的向往与追求,新的社会主义流派会不断生成与发展,在世界形势有利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时期更是如此。

[收稿日期]2000—02—2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21世纪社会主义学校发展展望_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