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创伤性气胸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论文_陈雅琴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13

【摘 要】目的:探究108例创伤性气胸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8例创伤性气胸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8.52%)明显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30%)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中,具有优良的护理效果,不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关键词】创伤性气胸;并发症;人性化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123-02

创伤性气胸是指患者的支气管或肺遭到损害而产生破裂,使得胸膜腔内出现淤血、积气等状况,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突发性胸痛、胸闷及咳嗽等,若没有进行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功能发生紊乱,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创伤性气胸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过程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创伤性气胸患者,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4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各为37:17,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30±10.59)岁;按受伤原因划分:锐气伤5例,坠落伤8例,交通事故伤21例,跌伤4例,其它16例。

研究组:男女比例各为34:20,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1.27±10.74)岁;按受伤原因划分:锐气伤4例,坠落伤7例,交通事故伤23例,跌伤6例,其它14例。

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大(P>0.05),可以实施科学的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指导患者完成相关的疾病检查项目,并简要说明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包括:(1)信息了解:在患者入院后,要安排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身体的各项检查,并在检查的过程中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与患者相关的信息。(2)心理支持护理:新环境会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与患者交流,从而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并向患者列举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以此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患者的忧虑。(3)健康指导:为了患者的病情康复,护理人员要纠正患者错误的体位,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休养,定时为患者翻身及扣背,并将翻身及扣背的方法向患者家属讲解和演示,叮嘱家属每隔三小时,要使患者翻身一次,以此减轻压迫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切勿用力咳嗽,以免影响到伤口的愈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创伤性气胸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管周疼痛、管道脱落以及管腔堵塞,总并发症发生率等于所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之和。)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其中,满意度分值在0~100分,满意度评分分三种,如下:

十分满意:评分在80分~100分之间。

满意:评分在60分~80分之间。

不满意:评分在0分~60分之间。

满意度的核算方式为十分满意与满意的概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用(%)表示两组创伤性气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采用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两组创伤性气胸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为18.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数据33.33%,P值小于0.05,详细数据见表1;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30%)比对照组(75.93%)高,P值小于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创伤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会对患者的肺和支气管造成损害。在治疗的过程中强调护理措施的应用,本文主要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对创伤性气胸患者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较常规护理更佳,应用价值也较对照组更高。

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具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强调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以及个人隐私,以患者的需求为护理出发点[2]。人性化护理主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精神的角度来分析患者的身体及精神状态,并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来进行护理,具有针对性的特点,能确保满足每个患者的护理要求,减少或降低患者的不适感[3]。在本文中的人性化护理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整洁、干净卫生的休养环境,舒缓患者因陌生环境而带来紧张的情绪,使得患者能尽快融入新环境中,以便配合医生的治疗。其次,安排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为患者清洗创伤,避免发生伤口感染。然后,护理人员在旁指导患者选取合适的体位休息,向患者说明定时更换体位的必要性[4]。然后,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并记录归档,若患者出现疼痛感时,将疼痛原因告知患者,若只是一般性的正常疼痛,护理人员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以缓解疼痛;若出现疼痛加剧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通知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处理[5]。最后,护理人员通过语言描述或以身示范的方式引导患者排痰和深呼吸,尽量避免身体大幅度的动作,引起伤口裂开[6];并且,护理人员要定时检查患者的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嘱咐患者不可大幅度动作,以免引流管出现阻塞、折叠、扭曲、脱落等情况发生。

根据上述表1和表2的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8.52%)明显比对照组低,并且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30%)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比对照组佳,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用于创伤性气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可观,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梅.人性化护理在创伤性气胸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16-216.

[2]关雪晴,吴彩霞,伍妙慈.人性化护理在创伤性气胸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3):402-404.

[3]杨小静.80例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6):292-293.

[4]李晶.创伤性气胸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 5(23):40-41.

[5]杨艳.创伤性气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 12(36):307-308.

[6]杨会刁.创伤性血气胸35例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4, 21(5):574-575.

作者简介:陈雅琴(1989.08-),女,汉族,湖南人,大学本科,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陈雅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108例创伤性气胸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论文_陈雅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