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唐志东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唐志东

唐志东

黑龙江省逊克县人民医院 164499

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以为今后临床本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14例冠心病合并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60例)以及西药治疗组(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制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为16例,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个别患者有副作用,经对应调节后副作用均消失,所有患者均坚持全程服药。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痛劳力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中西医结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血府逐瘀汤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是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心绞痛药物,其适用于冠心病患者的长期治疗,早期服用也可以对心绞痛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1]。近年来国外的一些临床试验均表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在治疗患者心绞痛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但其在研究中也发现,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心绞痛总有一些患者效果不理想[2],因此研究新的治疗药物是十分必要的,而中药则给其提供了一定的可能。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共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患者60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有114例患者均为稳定型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时经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60例)以及西药治疗组(对照组,54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4.7±8.9)岁,对照组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55.2±7.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临床病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对在3个月内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变异型心绞痛的患者排除本次研究,同时对患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排除本次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同时给予中药汤剂(血府逐瘀汤)治疗,中药汤剂的主要成分由枳壳、桃仁、红花、赤芍、生地黄、川芎、柴胡、牛膝、桔梗、当归、甘草等组成,每种成分的量根据患者不同的脉象给予加减,中药汤剂由水煎饮用,1剂/d,煎2次后混合,分3次服用,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症状疗效判定标准采用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标准,其中显效:指患者胸闷、胸痛以及心悸等症状全部消失,同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心律失常消失;有效:指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同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心电图检查示ST段下降,但病理波依然没有消失;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同时心电图在治疗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0.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副作用观察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耐受性均较好,期间有部分患者出现头痛,个别患者出现呕吐现象,经对应调节后副作用均消失,所有患者均坚持全程服药。

3 讨论

劳力型心绞痛主要是指患者在诸如跑步、提重物、上楼梯等心肌需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心绞痛现象[3]。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增加,本病发生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而冠心病患者由于其心肌发生了一定的病变,当做一些体力劳动时氧气不能及时的供应心脏的需求,供氧量的不足又导致了患者血供应不足,最终导致了患者发生胸痛,这种胸痛就是心绞痛[4]。一般而言,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初发病程在1个月以内,之后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有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恶化,此时应该积极治疗,如治疗不及时,有可能造成患者病情的加重,甚至造成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5]。

中医认为心绞痛属“胸痹”以及“心痛”的范畴[6],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本病发生的实质为心、脾、肝以及肾等功能失调,发生的诱因为情志失调、寒邪内侵、饮食不当、年老体虚等。本病有虚实之分,与体内的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等密切相关,临床中应以调养化瘀为主[7]。本次作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本病,其中药成分主要为红花、桃仁、牛膝、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等,其中红花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桃仁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及润肠通便;牛膝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以及利尿通淋;当归主要功效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川芎主要功效为活血理气以及祛风止痛;生地黄主要功效为清热养阴;同时辅以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等综合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痛劳力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尹春琳,魏嘉平,郝恒剑,等.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特征、诊断评估、处置现状及预后分析.中国循环杂志,2011,26(5):359-362.

[2]魏振满,郭喆,丁晋彪,等.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4):332-334.

[3]沈俊福,肖怀金,关赞联.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6):2752-2753.

[4]吕伍文,孙雪梅.中药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72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学报,2011,39(2):118-120.

[5]邢金平,来春林,刘晓红,等.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变化.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0):1222-1223.

[6]程少冰,周永红,陈利国,等.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血瘀证患者血清致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971-973.

[7]方小可.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13,23(3):538-539.

论文作者:唐志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论文_唐志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