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论文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论文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

李 妍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部门依法依规对单位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价和鉴证的一种方式。重点检查领导人员任期内在推动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的前提下,是否履行依法依规经营,是否按照制度要求接受制约,履行决策程序,并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合法和有效。在实际工作,仍存在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责任追究不严,屡审屡犯,整改不到位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重点在于责任界定不够清晰,因为它直接影响对责任人的正确分析和评价,审计人员更应该慎之又慎,降低审计风险。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都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它是国家依法治国、企业依法治企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有效手段,经济责任审计之所以难,是因为它是一项复杂而又综合性的工作,一般涉及的时间是5-10年,甚至到10年以上,而且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如检查:贯彻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依法依规经营及会计信息情况、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执行情况、内部制度的建立、执行及风险管理情况等。审计人员要不仅要查看财务相关资料,还要检查经营决策、战略部署及其他相关资料,理清各种关系,从而发现问题,界定责任。

一、经济责任的种类

按照《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将经济责任分为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

1.直接责任

主要指领导干部在履行相关经济决策过程中,出现以下问题而承担的责任。如:领导干部本人直接违反或授意、指使、强令、纵容下属违反规定或法律;本人未经民主决策程序直接决定、批准重大经济事项造成重大财产受损或重大经济浪费等,这些经济行为反映出领导干部主观故意行为。

2.间接责任

主要是指主管责任或领导责任,二者的界定主要有三点:一是经过民主程序且多数人同意后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浪费的,领导干部承担主管责任;二是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而造成损失,领导干部承担领导责任或主管责任,直接分管承担主管责任,不直接分管承担领导责任;三是在实际过程会出现一些形式上的民主决策过程,但仍执行“一把手说了算”,因此要界定出二者实质上的区分。

二、责任界定应把握的原则

1.任期责任和历史责任的界定:一项经济活动可能会跨越若干期才能够结束,责任界定非常困难。如投资基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在上期,融资在另一个时期,经济效益最后反映在责任期间。这种跨期长、涉及多人的项目在进行责任界定时要注意区分。

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入户出水桩易受冻、易老化、不美观、不实用等问题,陕西省咸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者设计制作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出水桩。该出水桩以方便、实用、美观大方、拆装自如、便于批量生产为设计原则,并考虑到生产成本和运输受损以及模具制作成本等各方面因素。

三、如何做好责任界定

2.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界定:企业在做出重大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汇率变动、行业环境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结合当时情况,领导干部是否按照正常程序履行职责,并做出有利于当时情况的决策是判断主、客观的重要依据。

在发现重大经济损失时,一定要谨慎判断领导人员是否存在主观故意的行为,在责任界定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地反映,不能够随意添加个人主观判断,在界定是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只对任期内的经济责任进行界定:审计过程中必须界定好领导干部任职时间范围,审计人员只能对其任职期内履职情况进行认定,超出时间范围的事项都不作为认定事项;二是坚持客观性原则:必须依据所获得的审计证据描述事情发生概况,务必准确、客观;三是坚持重要性原则:评价过程中不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把发现的所有问题全部反映,一定要切中要害;四是坚持谨慎性原则:评价中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对于证据不充分、依据不明确的事项不随意评价,还应适当听取被审计对象的解释和说明,通过获取第三方证据进一步验证所述事项的真实性,同时还要考虑当时的环境因素,综合考虑责任界定问题。

在做好责任界定上,在参考《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实施细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99例头颈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前,75.8%的患者建议行洁治术,约有12.1%的患者需要行牙髓治疗;67.7%的患者建议行患牙拔除术,共拔牙218颗,其中44颗为智齿;仅有8人口腔情况无需处理。见表3。

3.故意责任和过世责任的界定。在评价中,决策是明知故犯,有意为之,而有些又是判断失误造成的损失。这两者一个是失职渎职,另外一个则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

继续盘问制度本身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即时性、暂时性等特征。结合继续盘问制度的上述特点,继续盘问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查明事实,甄别当场所发现的当事人是否涉嫌违法犯罪,是法律所赋予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权力,从其实施的手段及方式方法来讲是一种强制措施,从其实施的法律后果来看则根据相对人及客观事实会产生将其释放或按照行政案件办理或按照刑事案件办理的三个方向。因此,对于继续盘问制度的法律性质,应当界定为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为了查明事实和确定相对人是否涉嫌违法犯罪而由法律、行政法规所赋予的警察权中的盘查权。

4.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些经济决策在当时会被认为是激进的行为,但在后期显现出来的结果却是最正确、最经济的决策。

因此,我们在判断各项经济决策的优劣不仅要结合企业各个阶段性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还要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做出这个决策时是领导干部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还是为了实现更长远战略目标牺牲眼前利益。在评价过程中还可以是适当补充一些非考核指标进行补充评价说明,例如补充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长率、市场占有率增长率或者其他非财务指标进行辅助。当然,如果发现了以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惜损害国家、企业的利益的经济行为,审计人员也绝不能姑息,对于查处的问题做好证据收集,对于违法违纪的行为,应立即移交。

采用这两种方案分别在酶标板培养孔中滴入等量同种颜色进行实验,并进行多组不同颜色的实验对照,分别计算代表酶标板96个孔位区域的H、V、S颜色分量平均值.选取其中三组不同颜色分别采用两种方案的的96孔位的三个颜色分量平均值标准差得到的实验误差如表1所示.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评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也推动了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责任界定是整个经济责任审计的最主要问题。针对当前情况,我们应不断增强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界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还可以考虑引入一些非考核指标辅助说明,促使现在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邹俊峰.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常见责任界定[J].财会研究,2012(9):204.

[2]陈丹萍.经济责任审计中责任人的责任界定初探[J].审计之窗,2003(22):52-53.

[3]马彦.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及责任界定[J].审计广角,2017(18):120.

[4]曹琳.试论经济责任的界定[J].财务与管理,2014(3):28-29.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19-0252-01

标签:;  ;  ;  ;  

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