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践,引导产业,促进我国旅游学术的繁荣与发展--2008年旅游管理研究综述_旅游产业论文

立足实践,引导产业,促进我国旅游学术的繁荣与发展--2008年旅游管理研究综述_旅游产业论文

立足实践,引导产业,促进中国旅游学术的繁荣与发展——2008年《旅游管理》研究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旅游论文,繁荣论文,旅游管理论文,学术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着“理论服务实践,思想引导产业”的宗旨,《旅游管理》在2008年延续了往年的栏目设置,通过本期关注、产业论坛、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企业管理和海外视野等栏目,及时反映了国内外旅游业前沿话题。在引导更多的学术资源和更新的研究方法为解决旅游产业运行中更大热点问题服务的同时,刊物强调旅游学科自身理论范式的培育与建设。

《旅游管理》全年转载中文文献190篇,文摘45篇,收录索引文献1143篇。其中,全文转载基础理论文献33篇,产业实践研究文献157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文献的比例约为1∶5。在继承和发扬2007年优势的基础上,刊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2008年《旅游管理》选摘文章来看,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进展:第一,所涉及学科专业数量多,涵盖面更广泛,借鉴和吸收了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发展旅游学科研究的内容,不仅扩展了旅游研究领域,而且促使了中国本土旅游学科的体系与建构。第二,研究方法多样,学者们不仅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对研究主题进行论证和阐述,还通过数理统计和模型构造等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了量化研究。不同研究方法之间的良性竞争在促进中国旅游学术研究实践转化的同时,积累了更加多元、更趋国际化的学术范式。第三,从研究内容看,文章不仅关注微观的经济领域,更着眼于中宏观层面、大区域尺度的战略性问题,创造了一批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的学术成果。所占比率较高的分别是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企业研究、旅游市场研究、旅游产业研究和区域旅游研究。第四,文章更贴近业界,时效性和前瞻性更强。例如国家刚出台赴台湾旅游政策,刊物中就有文章对赴台旅游的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针对2008年众多灾难性事件,不少学者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进行了探讨。从全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旅游学术群体对产业现实更加敏感,更加关注旅游活动民生效应。放大历史的视野,这片土地也正是中国旅游学人能够实现自己学术理想和报国热情之基础。

本文将分别从基础理论研究、产业实践研究和旅游教育问题研究三方面对《旅游管理》的学术成果,并以此为依托对全部旅游理论进展做一概括性的评述。

一、基础理论研究

中国旅游学研究已经走过30个春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方法日益丰富,研究领域更加广泛,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与旅游边缘和交叉学科的互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应用研究在指导产业实践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与国外旅游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研究方法论体系尚未建立,但从未放弃对理论的研究不倦追求,并取得较多创新性成果。

旅游发展理论研究视角多样化。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现象的起源和发展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研究视角与方法,长期从事旅游现象基础研究的申葆嘉教授为了触摸到旅游的真实本质,将旅游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放在社会科学领域内研究探索,深信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河南大学任瀚也将旅游发展研究植入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认为经济地理学理论的演化引领着旅游发展理论由依附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到社区研究方法;由福特主义到弹性专业化;从全球化到全球—地方框架的革新。云南师范大学李庆雷等人通过分析有关旅游循环经济的文献,系统阐释了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提出旅游循环经济理论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和旅游环境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这三大理论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构建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大框架,指导旅游循环经济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南开大学王建教授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分析了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应当重视和加强旅游人类学理论对中国旅游发展的指导,妥善解决旅游发展中大量存在的社会文化问题。

社区参与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国内外旅游研究和规划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缺乏关于政治和权利关系的分析,仅将社区参与作为一个经济或技术过程而不是政治过程,是当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实践中不能取得真正进步的原因。中山大学左冰博士和保继刚教授引入将对发展中国家旅游实践产生深刻影响的旅游增权这一新兴理论,剖析了社区增权的局限性,提出个人增权先于社区增权。告诫将旅游增权理论应用于中国旅游实践时,除信息增权和教育增权外,还需要将增权的范围扩大到“个人权利”的增进和制度增权,通过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保障个人权利和社区增权的合法性。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数学者探讨了“双核”理论、旅游学结构方程模式、模糊类聚方法、地方依附感原理等在旅游实践中的创新性应用。

二、产业实践研究

1.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是我们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旅游服务贸易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有研究表明,服务贸易对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远大于货物贸易和其他产业如农业和工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旅游服务业的开放力度,出境游人数和来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旅游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越来越强。对于我国旅游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江苏科技大学的姜真林进行了研究。作者利用产业内贸易理论分析了我国国际旅游业,结果表明:自1992年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内贸易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距离因素、相互倾销、政府政策、旅游资源禀赋差异、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各阶层收入的扩大是我国旅游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由于我国出境旅游的高速发展与各阶层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密切相关,对其进行适当调控有利于体现公平。如何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是学者关注的重点。安徽财经大学的周经娟和万红光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旅行社数量对提高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有促进作用。旅游交通对我国旅游出口收入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力要大于旅游产业组织的影响。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在我国提倡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同时,有些学者也表现出了担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戴学锋和邓志勇对我国出境旅游花费水平进行了探讨,认为现有出境旅游花费统计数据被严重低估,我国国际旅游业已经沦为花汇产业,且逆差有扩大的趋势,巨大的逆差将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尽快改善统计方法,真实反应出境旅游花费的情况,为正确判断我国国际旅游业的经济影响提供基础数据。

旅游产业近年来的蓬勃发展在某些地域呈现了明显的产业集聚的现象和趋势。许多学者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旅游产业的集聚进行了探析。莆田学院的陈秀琼基于分工理论、成本交易理论和产业租金理论,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要求旅游产品具有较长价值链、丰富差异化空间、组合和流通的便捷性和较高产业关联度及创新需求,要求空间应具备充足要素禀赋、高效组织机构、充足市场供需和有效制度规范。南京师范大学的龚魏魏和赵媛尝试性地将经济学中用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H指数(赫芬达尔指数)运用到旅游产业研究中,对我国目前总体上的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做了研究分析,从而得出了目前我国整个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并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青岛大学的郭伟和何媛媛利用1992—2005年份省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主要是饭店业和旅行社业的区域集聚,以及在此过程可能出现的收敛和发散;研究发现分省数据无法有效提供产业的分布对就业的显著影响,但是,分区域(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的数据表明,1999—2001年旅游产业的集聚总体上呈现发散态势,而2002年之后则呈现收敛态势,并且显著地支持就业增长的假说,作者根据这些结论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在国内旅游业研究的基础上,不少学者对国外成功的旅游业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社科院的魏小安对日本旅游发展的四种模式(旅游为经济的润滑剂、旅游为政治的先导、满足个性化需求为企业经营之道、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给予了介绍,并对中国旅游发展如何借鉴日本模式提出了建议。东北财经大学的凌强认为,日本政府在发展国际旅游的过程中,根据旅游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采取定法律、放松居民出境旅游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旅游合作、规划国际旅游主题区域以及实施观光立国战略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日本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日本一些发展国际旅游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一些学者从旅游政策角度出发,提出了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促进旅游业的繁荣的措施。江西财经大学的曹国新认为,景区的组织类型设计与企业改制、旅游集团的组建及其结构安排、软实力产业与企业功能创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拓展、旅游经济区内旅游企业的联合及改善产业生态、政府主导范围的设定和能力的增强,是影响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六大政策问题。这些政策的制定及其效率取决于政府、业界、学界和公民社会的和谐互动。

2.中国旅游市场依然乐观,发展潜力巨大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其发展会带来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但是旅游业也是一个相对脆弱的行业,较易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每一次突发事件之后,中国旅游市场都需要好几年才能恢复元气。因此,对旅游业进行监测和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倪晓宁和戴斌利用1985年至2005年旅游相关数据,采用合成指数方法构建并估算了中国旅游市场景气指数,为加强旅游业抵御突发事件风险的能力,扩大旅游产业规模等提供了相应的依据。陕西师范大学的姚红和孙根年依据1996—2005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国内旅游客流量统计指标,运用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理论,分析了1997,2001,2005年3个特征时段各省区市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态。按东、中、西3个地带划分出各自的4种市场竞争态类型;并通过对3个时段的比较,揭示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态的转移及核心驱动因素,将其归纳为相对稳定型、持续增长型、跳跃增长型、周期波动型和稳定回落型5种转移类型。在出境旅游需求方面,北京交通大学的岳燕祥和陈怡宁通过问卷调查,对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的市场需求做了一个初步探索。作者认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意愿是比较强烈的,潜在市场非常广阔;台湾对大陆居民的旅游吸引因素中,自然风光占据了绝对地位。

在三大市场协调发展的同时,入境市场依然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其研究内容广泛,涉及时空特征、消费结构、开发策略等多方面。南京财经大学的钟静在入境旅游市场空间特征研究中,采取了时空二维视角,探讨旺季、平季和淡季不同季节中各旅游市场的等级结构,确定了等级比较稳定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同时作者还分析了等级结构与各国人均GDP水平的关系、入境旅游客流扩散结构及其与旅游吸引力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的刘宏盈和马耀峰以上海入境旅游流向西扩散为例,对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边境5省区(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西藏)属于非耦合区域,甘肃为低耦合区域,重庆、四川、贵州属于中耦合区域,陕西、青海、宁夏属于高耦合区域。作者在此基础上对西部不同类型省区如何更好地吸引“二手客源”、发展入境旅游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众多学者以入境旅游者为研究对象的同时,也有学者从社区居民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入境旅游对我国民族社区居民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的张乃利和马耀峰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市回民街居民对入境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感知,以及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作者认为,入境旅游对旅游经济有积极影响,对旅游环境有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而对文化的影响与民族性、传统性有关。

3.区域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重视区域旅游合作

区域旅游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专题。近年来,区域间旅游人才信息、技术交流不断加强,区域旅游与合作成为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许多学者从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对策方面进行了研究。从2008年《旅游管理》转载文章来看,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国际区域旅游合作和国内区域旅游合作两部分,而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所占文献居多。云南财经大学的王建军和李水凤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背景,从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和旅游区域合作的角度,对泛东南亚旅游协作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目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国际旅游客流量的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为泛东南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不容错过的机遇。作者提出了”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这一新概念,探讨了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泛东南亚旅游协作区建设的目标、原则、关键、主要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构想。广西师范大学的钟珂总结了中越两国旅游业发展概况并对有关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肯定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分析了阻碍中越两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原因,进而为两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云南大学的罗明义在分析中国与南亚国家旅游合作条件和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南亚旅游圈,多层面、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强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旅游合作与发展,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旅游服务贸易,推动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合作与发展。桂林工学院的梁继超等认为旅游合作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先导领域和重要内容,提出了泛北部湾旅游合作的整体战略构想。作者指出,建设无障碍旅游区是泛北部湾旅游合作的最终目标,战略措施包括共建机制、以品牌战略来整合旅游资源、共同开拓圈内外两大旅游市场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刘书安等对大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区域有着特殊的资源、区位、制度以及经济上的合作基础,在空间上遵循着从点轴结构到环状结构至核心—边缘结构进向网络状结构发展的区域合作方向。从主体角度出发,这是大珠三角区域政府、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及其他相关主体组成的复合系统自循环作用的结果。

还有学者从机制和模式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进行了相关研究。中南民族大学的刘连银认为,构建大旅游区是通过凸显区域旅游资源的共性特征来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活动区间布局的大手笔,并以此来整合旅游企业的生产链,促进和引导微观企业市场活动的“自组织性”,并对构建大旅游区的方法模式作了初步探讨。南京师范大学的勒诚等选取长江三角洲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进行了探讨,划分了三个不同的区域旅游合作阶段,并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归结为三类,即空间生长力、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模型,初步揭示了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作用机制、合成原则以及不同演化阶段的主导力量和演化特征的关系。而北京大学的宋子千对动力机制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新的理解。作者将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理解为区域基础条件和旅游市场对旅游企业或政府产生作用并促使他们采取合作行为的机制。天津财经大学的李刚以目前东北亚区域的国际旅游交流的实际层面和所处水平为焦点,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同时,探讨未来在这一区域有关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的模式,对东北亚区域国际旅游协同机制进行了研究。

4.旅游企业要由大做强,关键在于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优势

服务质量是旅游企业持续关注的焦点,提高顾客和员工的满意度成为其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闽江学院的余志远认为,饭店服务质量对消费者购后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消费者购后行为也同样反作用于服务质量。通过构建饭店服务质量与消费者购后行为良性互动模型,分析其互动作用原理以及系统运行速度大小所代表的意义,作者从增强系统的驱动力,提高驱动性能和完善从动轮性能与配合三方面提出了实现饭店服务质量与消费者购后行为良性的对策与建议。延边大学的崔哲浩等运用AMOS和SPSS统计软件对旅游饭店内部服务管理质量与员工满意度及离职意向间的各要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饭店内部服务质量对内部顾客满意度和离职意向的影响显著。湖北技术学院的常红生运用《质量管理体系一要求》中的“受控”要求,通过对旅行社产品特点和产生质量差距原因的分析,探讨了提高质量的措施与途径,提出了旅行社质量管理的新思路,即预案在先,确保“游前”处于受控状态是旅行社质量管理的前提;过程控制,确保“游中”处于受控状态是旅行社质量管理的保证;反馈及时,确保“游后”处于受控状态是旅行社质量管理的提升。

如何通过有效的战略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是旅游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秦宇对旅游企业集中化战略进行了分类和研究。作者探讨了旅游企业集中化战略的优势和风险,并对集中化战略的使用条件进行了说明。作者指出,在许多旅游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的情况下,更应该重视集中化战略对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大学的魏敏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高星级饭店业的业绩状况、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法探讨了我国高星级饭店的竞争优势决定,由此提出了我国高星级饭店业提升竞争优势的战略路径:集团化专业化经营形成规模效应;争创世界级民族自主大品牌。湘潭大学的方世敏和赵爽对旅游企业纵向并购的边界测量进行了探析。作者认为,以资产专用性为基点确定旅游企业并购的规模边界,交易成本的增加与组织成本增加达到均衡状态下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决定着企业的纵向并购规模。目标企业的潜在价值是并购实现协同效益的根本原因,而据企业盈利能力的角度分析目标企业的潜在价值可确定企业并购的财务边界。在战略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创新,以此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清华大学的王君正和吴贵生以具有典型代表的云南旅游业产业实践为例,对现阶段国内旅行社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服务概念和技术不是现阶段旅行社创新的重要维度,传递系统和界面是目前旅行社创新更可能选择的维度,云南旅行社的创新模式是一种以传递系统和游客界面为主要内容、依托政府创新平台保障的市场拉动型模式。浙江大学的陆均良和沈华玉从管理者角度对饭店选择网络分销渠道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通过对饭店管理者和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了影响饭店选择网络分销渠道(中介)的五个关键因素,按重要性顺序排列为:形象基础、效应因素、系统提供商、技术支持和市场因素。

5.旅游目的地的形成,需要独特而强大的旅游吸引力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中最为关键的构成要素,遗产类旅游资源的价值更是难以估量。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保存自然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我国所拥有的遗产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遗产管理与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与实践的创新理应得到《旅游管理》持续关注。西北师范大学王三北和高亚芳基于国际视野,对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行了思考,提出在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开发中,政府需要坚持景区和社区整体营造的保护与开发战略,以游客为导向充分展示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探讨一种可操作性的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开发系统,进而更好体现遗产价值。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关注得到了持续升温,不少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意义、开发、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上海师范大学梁保尔教授和青岛大学马波教授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两个权威文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涉及范围、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方式做了系统阐释,为其他学者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嘉兴职业技术学院顾金孚、王显成,西北师范大学肖刚、肖海、石惠春华东师范大学马木兰、汪宇明等人分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开发与保护措施。总体而言,非物质文化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资源调查不充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重视不够,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保护存方式有待改善等问题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警惕以“物质”代替“非物质”使其丧失文化内涵,以“保护”之名行“商业”之实违背保护初衷,甚至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等不良倾向。为此,学者们呼吁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理念得以提升,周期理论在实践中得到修正性应用。四川师范大学邓贵平、白忠认为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旅游地发展演化过程的研究之中,但同样存在着以下难题:难以获得真实的历史数据,难以客观地对旅游目的的阶段性进行划分,难以进行科学预测,难以适用于所有旅游地。云南民族大学李柏文以云南为例进一步证实,在改变生命周期理论的约束条件下,可以获得基于纯客源因素的生命周期和人为干预下的生命周期两个修正性理论,认为旅游目的地轮耕是一种对旅游目的地的朴素开发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开发模式。在目的地管理上,更加注重游客体验与感受。福建师范大学的郑耀星和周富广提出体验导向型的景区开发管理模式,认为景区开发的关键、赢得游客青睐的方式是构建一个不断更新、丰富多样的游客体验系统,为游客营造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这样既能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又能提高景区旅游设施的利用率。

三、旅游教育问题研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旅游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格局。有关旅游教育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为了进一步明确旅游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辽宁师范大学贾玉云、谢春山等对中国旅游教育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评述。作者通过检索发现,到目前为止,国内关于旅游教育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旅游教育发展历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地区旅游教育、旅游专业教育模式、旅游课程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和对行业所作的贡献有目共睹,但所遇到的诸如“从教育膨胀到萎缩”、“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和困境也不容忽视,并引起了众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学者的关注。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通过对中国旅游教育30年的发展现状调查发现,不论是排名前10位的著名大学,还是最先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8所高校,以及后来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众多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与高等教育体制所设置的人才模式之间存在着矛盾。具体表现为:旅游人才需求的分层化与本科教育人才同质化之间的矛盾、行业的专业化要求与“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和行业对理论和经验的双重要求与本科教育中实习缺乏之间的矛盾。以上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正视和解决的时候,有利的旅游业就业前景和学生日益改变的就业观念为解决这几个矛盾提供了契机。保继刚教授提出,在无法改变旅游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情况下,需要在内部体制上寻求出路,重点是要强化专业特色,为行业培养专业人性人才;引入实习时间累计的弹性实习制度,缩短毕业生基层工作时间;也可以将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基本理论课程整合,增设专业性强的旅游管理行业课程。通过以上努力,形成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环,由萎缩转向成长。

过去的2008年,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继续秉承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产业实践,引导产业进步”的宗旨,在关注现实,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共进退的同时,继续稳步推进旅游学科的基础建设。事实上,一门学科的成熟与发展是需要数代学人沿着一个稳定的方向薪火相传的。中国旅游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为本土旅游学术的原始创新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只有在科学范式的框架下,以国际化的视野立足于中国旅游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才能厚重中国旅游学术的基础,发声于国际旅游学术之未来。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旅游管理》将继续通过各类特色栏目的设置,加强原创性理论探索,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成长提供更多有原创价值的学术资源。

标签:;  ;  ;  ;  

立足实践,引导产业,促进我国旅游学术的繁荣与发展--2008年旅游管理研究综述_旅游产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