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补贴基金的审计方法_专项转移支付论文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补贴基金的审计方法_专项转移支付论文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审计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项论文,转移支付论文,补助资金论文,财政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摸清资金底数,核实收拨结转

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必须先要摸清底数,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法:

(一)查阅相关决算报表。通过查阅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变动及结余、结转情况表、决算报表及要求预算科提供的省级专项资金收入、拨付、结转情况明细表、上年结转情况明细表,掌握专项资金的总体规模、种类、性质及用途。主要核对资金大类和总额以及结转下年资金的额度和项目是否真实,分析和判断结转项目是有意滞留占压省级资金、还是资金到位较晚的原因,要重点关注涉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救灾等“高压线”资金结转下年使用的情况;注意有无以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置换年初预算安排的资金的问题;有无因年初预算未反映上级专项补助,在决算报告中也不如实反映上级专项补助收支的规模和项目,造成决算编报不实的问题。

(二)调阅台账和文件。通过调阅相关业务科专项资金管理台账和省、市指标文件,逐一核实专项资金收入、拨付、结转的情况。同时,还要有重点地选择教科文、行政政法方面的项目进行核对。主要查看是否有“张冠李戴”、拨给财政本部门作为“机动”财力用于补充经费、串项拨付其他预算单位、不结转用于平衡当年预算等问题。

(三)筛选重点延伸项目。要对专项资金项目进行筛选,选择重点项目进行延伸。重点关注民政救灾资金、计生专项、再就业专项资金、支农资金等涉及民生的项目资金。主要查看立项依据是否真实、资金去向是否合理、用途是否明确、规模是否适当、效益是否明显等。审计时,要注意做到有备而来,不盲目审计。

二、跟进资金流向,追踪使用结果

在摸清资金底数、筛选重点项目、确定延伸目标后,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检查:

(一)检查主管部门。查有无挤占、滞留专项资金问题。财政对民政救灾、计生等专项资金的拨付,一般都是通过项目单位(主管部门)层层下拨。要注意审查项目单位是否及时下拨,有无挤占挪用问题。如到年终决算后仍未拨出,要查看是否转入专项资金结余,有无转作经常性结余,有无虚列支出转往来挂账待下年随意使用;还要查看银行存款余额是否大于专项结余额度,来确认专项资金被挤占的数额。

(二)跟踪延伸审计。就是要对确定延伸的每项每笔财政专项资金做到一查到底、一追到底。一是要查明项目的立项依据是否真实,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是否齐全,有无虚报骗取项目资金问题。二是查明财政和项目单位应配套的资金是否及时到位,有无虚假配套骗取专项补助问题。三是要查明是否按指标文件规定的用途使用,做到专款专用、专户核算,有无改变用途挤占挪用问题。四是要关注项目资金使用效益,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五是查处贪污挪用、中饱私囊等重大违法违纪的问题。

三、审计的主要方法

一是大额票据核对法。特别要注意税务代开发票的真实性,对数额较大发票要调查核实有无以假发票套取项目资金的行为。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及时提供工程合同、工程的预算、决算资料,必要时深入实地勘察项目的建设情况,涉及购置固定资产的也要实地盘查。二是账外调查法。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问题从财务账面上难以查出,甚至是难以认定事实。如审计各类培训补助资金,重点是审查培训计划和学员培训档案资料。不仅要核实培训种类、学员名单、实训地点、培训时间、学时及授课老师等情况的真实性,还要通过详查、抽查、排查、核对、走访、询问,甚至使用心理战术等多种方法来打开突破口,揭示其真相。三是层层追踪法。就是要跟着资金走,一直追到资金的最终端使用单位。

四、常见的违纪类型及成因

(一)虚报冒领型。通过审计发现被审计的一些培训机构主要采取虚报数字的形式套取项目补助资金,甚至编造项目骗取专项资金。如有的单位为非法骗取财政就业培训补助资金,则采取与大型商场和饭店串通并支付一定数额费用的方式,将营业员、见习厨师的资料重新编造为接受培训人员的登记信息。还有的通过本培训机构的教师,将其亲属身份证信息予以登记编造培训人员信息。

(二)挤占挪用型。一是挪用专项资金搞基本建设。如挪用民政救灾专项资金建设福利中心和敬老院。因春夏秋荒、冬令救灾资金省财政每年都下拨,指标比较固定,有的地方实际并未发生灾情或灾情并不严重,虚报灾情。救灾专项资金真正用于救灾的比例较小;挪用计生网络专项资金建政府办公楼、计生办公场所等。二是挤占专项资金用于单位经费。除财政部门有明文规定设立专户外,一般的专项资金都在经费账户核算,一些单位核算专项支出不单独反映,与经费混合记载,“浑水摸鱼”挤占专项资金。有的将专项资金收挂在往来,而实际单位存款已不足支付,形成实质挤占;三是虚构维修、购置设备、工作经费等项目,通过“跑部钱进”向上争取资金,用于购车、吃喝招待等不合理支出。

(三)闲置滞留型。一是在主管部门长期滞拨。从近几年审计情况看,财政拨入劳动就业部门的公益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培训补贴、劳动力市场建设等专项资金滞拨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是劳动就业部门申领资金的依据不实,财政部门核拨不严、跟踪检查不到位。由于专项资金申报时就未细化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致使有些业务不能及时开展,有些项目不能及时实施,造成专项资金在部门大量滞留,而且有的滞留时间较长。二是在项目单位滞留。主要原因是:有的项目配套资金不到位,资金不足不能动工;有的是申请立项与资金到位的时间间隔太长,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等因素,致使项目已不再可行;有的利用多个项目争取资金,将分散、分期到位的资金集中投入一个项目。如某农业局计划实施农村网络信息建设项目,当年只以购置设备名义争取到部分资金,按计划需要购置的先进设备和配套设施所用资金缺口较大,如购置普通的设备很快就被淘汰,所以只能待明年再继续争取资金。造成专项资金长时间闲置,不能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大整改力度,促进成果转化

对“同级审”和“上审下”的专项资金的审计,不仅要充分揭示违法违规问题,还要针对发现的问题,着重从财政体制、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规范管理的建议,更要注重整改效果,实现跟踪整改的目标,真正实现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的目的。对骗取财政资金的要严肃处理处罚,对挤占挪用的要及时追回归还原渠道,对贪污等涉嫌犯罪的要坚决移交移送。通过审计切实收到警示、遏制、震慑和“免疫系统功能”效果,为保障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和效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标签:;  ;  ;  ;  ;  ;  ;  ;  

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补贴基金的审计方法_专项转移支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