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头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杨俊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随州 4413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穿刺输液,对照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液体通畅情况、皮下渗液、针头脱出、堵塞、观察周期内人均穿刺次数及人均穿刺费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穿刺组与传统穿刺成功率相当,都较高;前者在液体通畅情况、皮下渗液、针头脱出、堵塞、观察周期内人均穿刺次数及人均穿刺费用上均较后者有显著减少。结论:静脉留置针效果好,既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更减少了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关键词】静脉留置;秋季腹泻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288-02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头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由于其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副作用小,既能保证静脉用药,又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可明显减少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在我国已被广泛认识和应用与临床。现将我科近年静脉留置针头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对象

中、重度秋季腹泻患儿200例。年龄6月~30月,平均年龄15月。随机分为传统头皮针穿刺组和静脉留置针穿刺组。

2.方法

应用材料:美国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Y型留置针,选用24G型号,3M透明敷帖,山东高伟集团生产的一次性7号输液器,5ml注射器常规输液用具。

穿刺部位: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穿刺部位:手背静脉。

穿刺方法:静脉留置针组参照文献[1]改进式进针:在穿刺点上方约10cm处扎止血带,消毒局部皮肤,持针翼与皮肤成15°~30°的夹角,沿血管正面或侧面刺进皮肤并缓慢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见回血后再沿血管前进1~2mm,观察回血,以确保外套管全部进入血管内,然后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与此同时退针芯至外套管外拔出。松开止血带,打开输液调节器,根据所需的滴数进行调节。用输液敷帖贴覆盖针眼及固定针翼及周围皮肤,用注明日期、时间的小胶再次固定留置针管。普穿组常规穿刺,进针,见回血后胶布固定。

治疗药物:均为1/2~1/3张电解质液。

观察时间:均为三天。

封管方法:静脉留置针组参照文献[2]2法:留置针组每次输完液体后采用肝素-生理盐水液用T型连接管直接封管。普穿组每次输完液体后直接拔针。

3.统计学方法

两个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u检验。

4.结果

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穿刺后相关问题的发生率、治疗期间人均穿刺次数及人均穿刺费用如下表1~3。

备注:收费标准执行湖北省物价收费标准

不良反应:由于本观察对象的留置时间短,操作中严格无菌操作,操作时动作轻柔,留置针及普穿组治疗中均无1例静脉炎发生。

5.讨论

秋季腹泻是儿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患儿因为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水分增加,从而丢失大量的水、电解质,容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导致休克,危及患儿生命。充分补充水、电解质是治疗的关键。由于外周静脉细,因血容量不足而导致血管塌陷,加之患儿恐惧、躁动、不配合增加了传统头皮针穿刺的难度,且输液过程中时常发生针头脱出,皮下渗液、液体不通畅及堵管现象须再次进行穿刺,大大增加患儿的痛苦。我们的观察发现,两组的穿刺成功率都较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较普穿组略高,但无显著差异。

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其套管漂浮于血液中,减少了机械摩擦和对血管壁的损伤,故与传统的金属针头相比有许多优点。我们的观察发现应用留置针头后,输液通畅率明显提高,皮下渗液显著减少,针头脱出率及堵管率均明显降低。这是因为留置针针壁构造薄,对皮肤及组织损伤小,局部皮肤及血管内壁所受的刺激少,且导管柔软,可随血管形状而弯曲,不易损伤血管,在患者躁动、不配合或搬运过程中,均不易脱出或损伤组织[3]。留置针在血管内不易弯曲,患儿无异常感,不易阻塞,置管期患者感觉更为舒适。留置针的套管壁平滑,与人亲和性好,在血温下其柔软度大,可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性刺激,从而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而传统的头皮针尖而锐利,患者因烦躁不安,手脚固定不牢,针头易刺破血管而出现皮下渗漏,进一步导致液体流通不畅及堵管或针头脱出。

我们的观察还发现,静脉留置组三天的观察周期内,人均穿刺次数不到2次,而对照组则人均过5次,大大增加了患儿的痛苦,也意味着显著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另一方面从患儿的医疗成本来看。大大降低了患儿的医疗费用,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综上,静脉留置针具有以下优点:输液成功率高,保持较容易,对血管壁的损伤小,减轻患儿痛苦,消除心理障碍患儿容易接受;较普通头皮针穿刺输液经济且效果好,更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德芬,赵硅莲,张泽芳.3种置入静脉留置针方法的结果分析.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80.

[2]黄慧敏.经皮浅静脉穿刺置管术及封管方法的改进.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875.

[3]赵雪金,邓群娱.提高特殊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实践与成效。护理研究,2005,19(68):1098.

论文作者:杨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静脉留置针头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杨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