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体会论文_龚宁,赵竞飞,杨春华,刘小婷,周慈平

宁乡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湖南省宁乡市 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 年9月至 2017年8月接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层级护士资料,并根据实施前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护士在晋级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数值。结果: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方式的观察组护士相比对照组护士获得了更加优异的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数据(P<0.05)。结论: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因此应当合理推广这种科学、有效的护士考核晋级方法,并作为职称晋升评价条件之一。

关键词:综合能力;层级护士;应用体会

N0-N4等不同等级的层级护士,在其晋升过程中面临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因此这意味着不同层级的护士在独立的临床工作时会表现出很大的能力差距。因而采取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要求层级护士针对病例进行相关知识查找,准确回答考核者及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护士在工作中反复实践,熟练掌握各项专业体格检查,面对提问,需对患者各种信息进行的分析和处理[1]。因此,需要护士具备护士扎实的理论实践和临床实践基础,以及较高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系统评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另外,层级护士晋级模式按照我国以往习惯,主要是多方面评价和考核层级护士的技能和理论知识,但是此类考核并不能透彻地考察护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采用全面客观的评价考核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我院从2015年开始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并对不同层级护士的床旁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5 年9月至 2017年8月接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层级护士资料,现对具体经过做如下报道。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需要晋升层级的护士382名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床边综合纳入标准:N0-N3级别的护士。排除范围:①在孕或在休产假的各层级护士;②完全满足任职资格的N4级护士。在在职护士中,共有95名人员与研究条件不符排除在外,最终纳入研究中的人员共计287例。按照床旁综合考核方法实施前后将287名护士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传统考核方法,观察组采取床旁综合能力考核,两组护士在学历、年龄、性别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护理部对需要进行床旁综合能力考核的护士进行分阶段、有重点、系统的床旁综合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病例汇报、床边系统评估、操作技能考核、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提炼、护理效果的陈述、现场提问答疑、突发情况处理等。并要求护士在考核时逐项完成上述内容。对照组进行的是由各科室组织的传统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合格为分数均≥80分。在本次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是由护理部老师和科室组织进行的,而观察组人员必须要参与其中。

具体方法如下:①层级考核在每年8月份之前完成,具体考核时间由各科室根据计划进行安排。②层级考核人员提前2天向科室床旁能力考核小组提交考核申请,由考核小组根据各层级护士岗位能力要求选择典型病例。③科室确定由相关专科护士长、本科室护士长、教育护士、护理部成员组成的考核小组。④考评流程为考评对象病例汇报,陈述病人基本情况,包括主诉、现病史、医疗诊断、治疗、辅助检查以及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的过程;床边系统评估病人,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陈述病人现存主要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健康教育重点,考核病人突发变化的处理情况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评人提问、汇报病例等环节均在示教室内开展 [2]。⑤考评人点评,是指将考评人员的缺点和优点一一指出,现场打分,并完成考核结果的反馈。⑥在初次考核中如果并未达到及格,需要继续其进行培训,当导师和护士长认为其能力达到标准时才能够进行补考,在规定时间内如果补考成绩不合格,则不予晋级,若护理人员在考核达标后则顺利晋级。

1.3分析指标

(1)纳入研究的护士需要在规定周期内完成考核工作,在考核结束时进行相应的同事评价、自我评价、导师评价、医师评价、护士长评价。评价使用的表格一定要统一,其中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急救配合、护理技巧、理论知识、应急处理、沟通能力、工作信心、自我提升、计划安排、团队合作等,每项成绩计分为A、B、C、D四个评分等级,为优秀、良好、普通、不合格。分数分别为4、3、2、一切“沩"、"美"而来,直播进行中……1分。表格均统一发放,统一回收,并在护士填写前说明填写时的注意事项。

1.4统计方法

处理此次实验数据的软件为SPSS11.0版本,t检验计量资料,卡方值检验计数资料,存在显著差异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不同人员评价不同考核方式两组护士分值情况,具体情况见下文表1。

表1两组护士不同人员评价得分

3.讨论

床边综合能力的考核在很大程度上真实的反映出了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的所应当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了综合护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病情评估等方面的能力。该晋级考核方法不仅包括了理论知识考核,而且还涵盖了护理问题提炼、技能考核、健康宣教、系统体查等内容。对比传统的护士考核模式,可以发现理论考核多为“三基”内容,对于各层级护士要求掌握内容与理论考核的结果并不会表现出很大区别性,甚至层级高的护士因考试次数减少,复习时间少,对三基知识更为生疏,因此考核效果也往往不够理想。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在技能考试之前通过短时间的强化训练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考核内容,因此也无法准确判断护理人员的真实技能水平。因此,护理人员能够掌握这些技能和理论知识,并不表示其在临床护理中遇到问题能够顺利解决,其中一些能够熟练操作技能、理论成绩好的NO护士表现的要尤为突出,在临床上真的出现问题需要解决,却无从下手,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并表现出手忙脚乱的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设置床边考核,可以让护理人员与个体性患者实际相接处,患者不同,其自身的不确定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借助该考核,有助于护理人员将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实际运用于临床护理汇总,对所学知识也会有更深入的掌握。所以,换言之,床边考核实际上更能够符合层级护士晋级中所需要表现出的实际性,并对锻炼新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加强护士与患者交流能力上具有更好地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层级不同的护士,所掌握的各种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工作能力也各不同[3]。此外,层级护士晋级考核时所涉及到的假设或实际存在的突发情况以及考核急救设施的环节,也可以从床旁综合能力考核中反映出来,因此能够切实判定不同层级护士对于患者病情、安全的预见和急救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考核床边综合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不同层级护士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并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的计划性和秩序性,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治疗时不良事件的出现概率[4],因此相比传统考核模式更加能够分辨别出不同层级的护士所具备独立的护理实践能力,不仅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而且为不同层级护士的晋级提供了一手的实践依据。此外,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推广也有助于不同层级的护士更加主动地学习护理实践知识,因此其自身的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彭刚艺,陈伟菊.护理管理工作规范.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5:33.

[2]肖日华,谢敏,李群.夜班护士准入制度实施及体会.中国护理管理,2015,18(10):66-67.

[3]金玉梅,章晓军,张华芬,等.临床考核模式在新护士综合能力考评中的应用.护理学报,2016,19(2B):41-43.

[4]张瑞敏,周海燕.PETA培养模式在提高新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中国护理管理,2017,10(1):35-37.

论文作者:龚宁,赵竞飞,杨春华,刘小婷,周慈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体会论文_龚宁,赵竞飞,杨春华,刘小婷,周慈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