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论文_马艳霞

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论文_马艳霞

淄博市万杰肿瘤医院 255213

摘要:髋部骨折是骨科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并且依据个人体质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和治疗,同样,作为髋部骨折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长期以来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以下本文以某医院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展开具体的分析,通过对手术前、手术后预防护理的具体讲解及数据比对极大的展示出预防护理的优势,以便于更好的提高医院整体的医护水平。

关键词: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相较于其它的并发症而言,髋部骨折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出现了极高,大量的数据显示,该类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护理和治疗极易出现该类症状,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病情的恶化,甚至死亡。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背景下,我国各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较强的活动预见性就是其中较为显著的标志,同样对于髋部骨折患者的预防护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了重视和落实。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二零一四年一月至二零一五年七月髋部骨折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真实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总计158例,其中男性患者为59人,女性患者99人。年龄21-78岁,平均(56.7±9.7)岁。入院时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者78例,手术后1周内发生者62例,2周以上出院后发生者18例。12例患者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其中术前9例,术后3例。

2、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做好详细的数据搜集。在患者入院后,积极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例,针对一些极易引发并发症的患者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同时,帮助患者做好全面的检查,制定较为科学的治疗及护理方案。

2.1.2做好必要的沟通。对于髋部骨折患者的心理疏通及沟通必须予以重视,护理人员可以站在患者的角度来帮助患者处理一些生活上的琐事,积极沟通,帮助患者调整好心理状态,在获取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之后全面的开展各项预防措施。同时,帮助患者明确一些生活上的不良习性,鼓励患者进行改进,做好必要的保暖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概率。其次,调整患者的姿势,如坐姿、站姿及睡姿等。

2.1.3帮助患者缓解痛楚。下肢静脉血栓出现之后,患者的痛楚会逐渐的加剧,此时,护理人员必须及时的帮助患者缓解痛楚,可以通过运动及药物治疗等方式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必须保障患者的其部位不受到损伤,对于已经出现的破损区域可采取药物进行控制,降低炎症的出现。合理安排患者的运动及休息时间,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2术后护理

体位静脉疾病手术,术后患肢抬高30°,以利静脉回流;若为动脉病变手术,患肢平置即可。血管重建术后需制动,静脉重建术后卧床1周,动脉重建术后需卧床2周。自体血管移植如愈合较好,可适当缩短卧床制动时1周。卧床制动者应嘱做足背伸屈运动,以利小腿深静脉回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术后密切观察血压、脉搏、肢体温度及伤口渗血或血肿情况;(2)观察血管通畅度,在血管重建术后或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应常规观察患肢远端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来判断血管通畅度。如果动脉重建术后出现肢体肿胀、皮色淤紫,皮温降低或静脉怒张,应考虑重建部位发生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必要时再次手术探查。防治感染术后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伤口局部情况,若发现伤口红肿及早治疗,并尽早合理使用抗生素。

3、结果

本组158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二、讨论

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1)外因,有吸烟、寒冷、外伤和病原体(HB病毒、立克次体)感染;(2)内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雄性激素及前列腺素失调,遗传异常。在诸因素中,吸烟肯定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据统计,本病有吸烟史者占60%-95%。

病变主要累及周围中小动静脉,起始于动脉,由远端向近端节段性进展,然后累及伴行静脉。病变血管早期为内膜增厚、发硬,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缩窄甚至闭塞。晚期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硬化,包埋静脉及神经,同时代偿性侧支循环建立。但常因代偿不全而引起疼痛,肌肉萎缩,远端组织坏死等改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常起病隐匿,进展较缓慢,周期性发作,一般要经过4-5年才趋严重。主要为不同程度的缺血而引起疼痛、感觉和皮色改变,游走性浅静脉炎,营养缺乏性改变和溃疡。临床上常按缺血程度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局部缺血期,血管以痉挛为主,肢体因供血不足而出现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即在行走一段路程后出现小腿酸痛,肌肉抽搐,患者常因疼痛而被迫停止行走,休息后疼痛缓解,恢复行走后又可发生疼痛。另外,可反复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条索状硬块,检查发现患肢皮温较低、色泽苍白、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第二期为营养障碍期,血管痉挛加重甚至动脉闭塞,肢体仅依靠侧支循环保持存活。间歇性跛行更重,当动脉缺血更重时,即使肢体处于休息状态,疼痛也不能缓解,夜间更剧,为静息痛。患者常喜屈膝抱足而坐或将肢体下垂于床旁,为本病典型体征。患肢皮温更低,皮色苍白,或出现潮红、紫斑,皮肤干燥,无汗,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胫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第三期坏死期,动脉完全闭塞,侧支循环不能提供肢体存活所需的血液循环。患肢远端干瘪、发黑、坏死、溃疡,疼痛为持续性剧痛,患者日夜屈膝抚足或下垂肢体以缓解疼痛。继发感染时可引起全身毒血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根据临床表现,常可做出正确诊断,但要明确闭塞部位、性质、程度尚需进一步检查。一般检查包括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测定,肢体抬高试验和皮肤测温等。肢体抬高试验(Buerger试验)是让患者平卧,下肢抬高45°,3min后若足部特别是足趾和足掌部皮肤苍白或蜡黄,自然下垂于床旁,皮肤渐出现潮红或紫斑,即为阳性,提示患肢严重供血不足。特殊检查包括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普勒听诊器或监听器,可发现动脉搏动降低或消失。记录仪可显显示病变动脉血流波形幅度降低或呈直线。动脉造影可清楚地显示动脉阻塞的部位、范围、程度,因可加重缺血,故要慎重选用。

参考文献:

[1]刘清梅,邱丽薇,林艳琼.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3(21)

[2]陈向东,叶克勇,钟瑞松.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干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11)

论文作者:马艳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  ;  ;  ;  ;  ;  ;  ;  

髋部骨折患者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论文_马艳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