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刘晓兵

湖北省咸丰县活龙坪乡民族初级中学 445609

北师大版本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二节内容为“血液循环”。学校教室在安装多媒体设备之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和难点都很难突破,往往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地记住相关知识点。这样一来,当时学生是掌握了,其实不然,特别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血液循环的知识就一问三不知了,2014年春,我们学校每间教室安上“班班通”设备后,我在教学这节内容时,如鱼得水,现将在教学该节内容时,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交流如下: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进化方面等知识的学科

运用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变静为动,变虚为实,变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如初中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一节,“血液循环”的教学目标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选择的教学思路是:首先让学生用手摸到自己心脏的跳动,然后对照心脏模型,讲述其结构。

通过自己制作幻灯片,依次播放:

①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及瓣膜)。

②与心脏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

③体循环、肺循环路线。

④在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且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

这样将复杂的血液循环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直观显示,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很好。从以上教学过程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在目标指导下将多媒体协调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从而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有利于对难点的突破

“血液循环”的难点是,经过体循环、肺循环后,各自成分在哪里发生了变化,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在全身毛细血管网发生了物质交换,该处物质交换的结果是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发生了物质交换,该处物质交换的结果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通过播放幻灯片,不仅突破了本节的教学难点,更有利于其他系统的教学,从而让学生形成人是一个高度协调的整体的概念。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节约了教师授课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大了学生的视角,学生学习时间增多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在本节内容教学之前我采用电子文档的方式对心脏的结构及与血管的连接情况进行了复习:

在完成教学内容后,又用一些试题对本节内容进行了巩固,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1.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 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

2.体循环和肺循环下列哪项是相同的?( )

A.心输出量

B.循环途径

C.循环阻力

D.血管血压

3.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4.班上同学小明肾小球患了炎症,医生在他的手掌背面静脉处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请问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学会分享,学会尊重,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抄,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学。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学生之间很难进行合作学习。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课堂主角的同时,不但获得了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更体会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学会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尊重别人的意见,正确对待分歧,客观看待合作与竞争。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农村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教师由于年龄、交通、设备、交往群体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知识严重老化,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落后,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发展。由于有了“班班通”设备,不懂的问题我可以在网上学,他人的课件能够用。总之,有了多媒体技术让农村孩子和教师真正实现了:同在蓝天下,共享好资源。

论文作者:刘晓兵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刘晓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