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玉,姜艳丽

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二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10)、对照组(n=11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4.55%;家长护理满意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80.00%。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利于缓解症状,提高家长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个体化护理;临床疗效;家长满意率

个体化护理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模式,可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本文收集了2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资料,分析个体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情况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近年来我院收治了2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其中男性123例,女性97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8±0.7)岁;病程1d~5个月,平均病程(32±4)d。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症状,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无严重心肺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精神障碍者;知晓研究内容,签署同意书。遵循随机原则,将2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10例,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做好常规健康教育,随意性较强。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具体措施为:(1)心理护理。热情接待患者及家长,做好自我介绍,并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师,消除陌生感。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其心理顾虑,详细介绍疾病知识、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提高家长认知水平,缓解负面情绪,取得家长信任与合作。同时以和蔼、耐心的态度与患儿沟通,切不可大声交谈或强行拥抱,减轻患儿恐惧心理,可通过看动画片、漫画、讲故事等形式,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针对年龄小,无法理解交流的患儿,可通过眼神交流、抚触等方式,增强患儿安全感,并要求患儿家长尽力配合临床工作,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2)用药治疗。支原体感染常用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为常见不良反应。在用药前,向家长说明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取得家长理解。先进食然后输液,可改善胃肠不适,同时给予维生素,可减少呕吐发生。静脉滴注时,减慢输液速度,过快会引起心力衰竭、静脉炎等。告知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切不可擅自停药、减药,保障治疗效果。(3)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TurboBOY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确保雾化液温度与患儿呼吸道空气温度相宜,每日1~2次,每次15~30min,若患儿不配合,切不可强行雾化,待患儿情绪稳定后再行雾化。指导大龄患儿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可通过变换体位、叩背等促进分泌物排出,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障呼吸道通畅,减少窒息发生。(4)生活饮食指导。给予患儿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心衰等症状,应暂时禁食,积极治疗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清淡的半流质食物,确保每日营养摄入量,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期间,鼓励患儿积极锻炼,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加快康复速度。

1.3评价指标

显效:发热、咳嗽、头痛症状全部消失,胸部X线检查,未见炎症病灶;好转:上述症状显著改善,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炎症明显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X线检查显示炎症病灶无明显减少,或增加[2]。显效率+好转率=治疗总有效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护理满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工作态度、沟通、环境,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220例患儿研究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通过(x±s)描述计量资料(由t检验),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由x?检验),数据比较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儿有效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加强患儿及家长个体化护理,可缓解其负面情绪,严格遵医嘱服药,每日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见病原体,好发于5~15岁小儿,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咽痛、皮疹等症状,其发病率为10~30%[3],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累及诸多器官,并发心肌炎、脑膜炎、肝炎等脏器损伤,严重时导致患儿死亡。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年龄小,无法清楚表达自身不适,往往表现为大声哭闹、不配合等,增加临床治疗及护理难度。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传统常规护理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护理界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满意、系统的护理措施,达到改善病情、提供治疗效果的目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使护理人员按照操作流程有序开展护理措施[4],提高患儿家长认知水平,缓解患儿及家长负面情绪,取得其信任与合作;强调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保障药物治疗效果;及时清除分泌物,减少窒息风险;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提升。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达90.91%,与对照组的74.55%比较显著提高,家长满意率94.55%,高于对照组的72.73%,说明个体化护理干预可快速缓解患儿症状,增强治疗效果,提高家长满意率,临床优势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屠丽萍.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7):2059-2060.

[2]向霜,段丽,李莉等.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2(21):149-150.

[3]何春燕.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5):696-697.

[4]姬红艳.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探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09(21):141-141,137.

论文作者:李玉,姜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分析论文_李玉,姜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