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6)
【摘要】随着多学科的不断深入和交叉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出现了很多调节伤口愈合的新方法,随着对激光生物效应的认识研究,激光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引起重视,范围日趋广泛,在慢性伤口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分析氦氖激光的作用机制及其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与优点。
【关键词】氦氖激光;慢性伤口
【中图分类号】R4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164-02
氦氖激光为波长632.8nm的可见光波段红色激光,它以其特有的局部和远距离生物效应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重视[1-2]。本文就氦氖激光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氦氖激光的作用机制
氦氖激光为波长632.8nm的可见光波段红色激光,激光束照射人体组织,可对人体产生生物作用。研究表明[3],激光生物作用可分为两类:第一是提供生物能量,即低强度激光与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作用,促进三磷酸腺苷的合成。第二是提供生物信息。激光的生物作用已被低强度激光与线粒体的直接作用所证实,并得到公认[4]。氦氖激光属于低强度弱激光,其生物效应直接来源于生物辐射,其作用原理一方面取决于氦氖激光的生物刺激,另一方面取决于激光参数特点。氦氖激光的能量参数与机体代谢过程的能量特征接近,其作为刺激源,作用于机体时,可引起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5]。利用氦氖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促进肉芽生长,扩张血管,改善新陈代谢过程,加速伤口的愈合。
2.氦氖激光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伤口是正常皮肤组织在致伤因子作用下造成的组织损伤或缺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上通常把伤口按愈合时间分为急性伤口与慢性伤口,慢性伤口是指由于伤口感染、异物残留等因素导致伤口愈合过程受阻,愈合时间超过两个星期的伤口。目前临床各种慢性伤口,如难愈性压疮、静脉性下肢溃疡、深度烧伤创面,以及慢性感染性创面的治疗,仍是临床上的难题[1]。伤口愈合是多种不同的细胞、基质成分、蛋白酶和细胞因子参与协调的生化反应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出血期、炎症期、增生期和改建期4期[5]。
2.1 氦氖激光治疗压疮伤口
陈梅等将48例老年Ⅱ期压疮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氦氖激光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氦氖激光联合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患者Ⅱ期压疮。黄萍等对52例住院带有压疮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清洁疮面后用硼酸纱布湿敷;治疗组同样清创后给予氦氖激光照射压疮表面20分钟,再用硼酸纱布湿敷。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采用压疮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结果显示氦氖激光照射联合硼酸湿敷治疗老年患者压疮,能够促进伤口愈合,缩短病程。
2.2 氦氖激光治疗静脉溃疡伤口
Maiya等采用糖尿病小鼠模型,在小鼠背部制作伤口,对小鼠采用氦氖激光照射创面与模拟照射对比,照射氦氖激光的小鼠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且愈合质量好。赵贵香[11]等将56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应用康复新液联合He-Ne激光治疗下肢淤积性溃疡疗效显著,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2.3 氦氖激光治疗烧伤伤口
Vasheghani等制作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采用氦氖激光照射创面时观察到,在创面愈合早期能促进肥大细胞增多,并保持细胞完整;在组织重塑阶段,能减少肥大细胞的生成。此研究表明氦氖激光不仅能促进创面愈合,并且能缓解瘢痕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瘙痒和疼痛,抑制瘢痕生成。胡俭等建立大鼠烧伤模型,用氦氖激光照射烧伤创面,用微循环镜观察创面毛细血管及红细胞动态变化情况,测定氦氖激光照射烧伤大鼠诱导微循环中细胞因子IL2、IL6的含量,了解激光照射后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氦氖激光照射的大鼠创面明显缩小,干燥结痂,效果显著,创面微循环与创面感染和残存上皮细胞的生存率有相关性,应用氦氖激光照射对大鼠烧伤治疗有效。
2.4 氦氖激光治疗其他伤口
林琼珠等报告了氦氖激光对腹部手术未愈伤口的疗效,发现48%的患者达到痊愈,52%患者达到显效。杨丽研究结果显示,氖激光照射联合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伤口皮肤恢复效果好。顾雅平对60例创伤骨科术后患者采用氦氖激光治疗创伤骨科术后创面,获得了良好效果。
3.氦氖激光治疗慢性伤口的优点
氦-氖激光可以穿透皮肤、皮下软组织,其生物学辐射可以深达1.0~1.5cm,至大脑皮质,又加上热、光化学、压强及磁场等效应作用,可改善伤口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出物;同时激活成纤维细胞,提高真皮中胶原含量,从而促进伤口愈合。此外,氦氖激光能影响细胞膜的钙离子交换,使局部的5-羟色胺含量减少,释放吗啡样物质,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减轻了患者治疗的痛苦,并避免对伤口的再损伤。
4.展望
应用氦氖激光治疗慢性伤口不仅能缩短疗程,而且不接触皮肤,无创无痛,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是对其他治疗技术的有力的支持和补充[1]。尽管已对氦氖激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其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确,作用于不同伤口的应用参数(如照射时间、治疗间隔时间)以及治疗中其他还未细化的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韩非,黎晴,刘华兴,等.激光辅助交互式湿性伤口治疗技术在难愈性创面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4,30(2):145-147.
[2]张顺清,常成,张娟,等.低能量氦-氖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微管结合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5):325-328.
[3]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9.
[4]毛和水,姚敏,方勇,等.弱激光疗法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12,28(6):462-467.
[5]陈梅,苏巍,付丛会,等.氦氖激光结合康复训练治疗Ⅱ期压疮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4,29(4):279-280.
论文作者:蒋明琛,韩秀娟,陈翠,杜月娥,樊桂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7
标签:激光论文; 伤口论文; 创面论文; 作用论文; 烧伤论文; 生物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