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李楠论文_李楠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李楠论文_李楠

李楠

身份证:13112719890218XXXX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建设施工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基础施工技术之一,其施工质量与整体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息息相关。在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快,建筑工程的质量标准也在逐年提高。为了提升建筑质量,需要对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深入了解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混凝土质量之间的影响,由于混凝土结构的运用面非常之广,几乎所有的现代建筑中都能看见混凝土的影子。因此,如何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方式成为了目前改善建筑质量的当务之急。

1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筑主体结构及其他施工位置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规划,然后结合混凝土施工设备及工艺的合理配置,促使整体建筑结构强度得到有效提升。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主要是由水、砂石、水泥及其他建筑施工材料的混合构成,在依照一定的拌和比例拌和均匀之后,需要联合钢筋材料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2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 混凝土拌制以及运输

根据建筑工程需要,将水泥、骨料和外加剂按照比例进行掺合,同时要注意这一过程的原料填入顺序以及搅拌时间,由此得到相应强度的混凝土.湿度也会影响混凝土拌制质量,因此要在这过程中检测它的含水率,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从而配置相应比例的骨料和水.为了确保拌制的混凝土质量合格,在雨天需要提高含水率的检测频率.拌制过程有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是煤灰质量,需在加工之前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然后再进行试验配比,从中找出最符合工程需要的配比比例.要注意外加剂的使用量,并将剂量误差控制在 4~5%之间.此外,在确保外加剂比例合格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其均匀分布在各方面.完成以上操作,并确保拌制的混凝土质量合格后,需要将其运输至施工场地,在这过程若是操作不当则会影响后续浇筑操作的质量.当前施工单位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依靠具有搅拌功能的运输车,将其开到指定位置,然后再开始搅拌,施工人员使用此原料进行浇筑.鉴于此,需要提前设置混凝土运输车的位置,由此减少中转和运输次数.混凝土搅拌车.

2.2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建筑通常包含以下几点,首先是基础底板和墙体以及一些楼梯结构,在浇筑墙体的过程中需要对墙体底部进行 5cm 的浇筑,在浇筑的时候需要重视使用的混凝土成分相同,与此同时,为了符合均匀性的目的,可以选择铁锹灌模的方式进行操作。在浇铸刚度方面也有一定的规定,通常条件下需要控制在 40cm,在建设基础底板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混凝土散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进行控制,通过合理的方式让整体承受能力提高,确保浇筑过程中的连续性。在设备和材料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进一步重视相关细节,在我国浇筑方式很多不同的浇注方式,带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需要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依照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相关的浇筑方式。

2.3温度控制技术的分析

在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其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因素非常大。首先,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其会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应的施工单位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温度控制技术来保证施工温度满足实际要求。在混凝土搅拌后要控制好入模时的温度,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尽量减少混凝土浇注的厚度,从而降低浇注面的温度。而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也需要在其内部添加冷却循环水,其可以加快内部混凝土的散热,保证循环水与构件水外表面温差小于25摄氏度,以此来规避内外温差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2.4拆模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当中,应用混凝土模板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当所有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拆除模板。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需要依照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具体原则进行操作,先将不承重的部分拆除,依照承重的顺次进一步的进行处理,模板拆除需要具有一定的时间规范,如果超过时间标准,也会影响混凝土结构,所以在拆除的时候一定要对时间、温度、承重等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特别是不承重的部分,如果自身强度无法达到要求,就提前将其拆除,可能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棱角,承重部分也需要依照拆除原则进行操作。

2.5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混凝土的无损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在对构件内部结构不破坏的条件下,通过测量仪器来对混凝土的缺陷以及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测量,在此过程中可以利用混凝土物理量来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间接评定。依照当前的行业规则测算的方法主要有钻芯法、回弹法、后装拔出法等相关无损方法来对混凝土结构是否符合要求进行评测,无损检测方法的特点在于费用低,而且操作简单,不会对混凝土结构构件产生破坏,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超声波回弹综合法有效的结合了超声波法和回弹法,首先对混凝土的回弹值进行测算,接着对波速进行测算,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超声之后回弹值进行修正,最终获得需要的混凝土强度值。超声回弹综合法在使用的过程中离散度低,规律性比较明显,具有很强的可靠性,适合使用。

2.6抗裂技术的分析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施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要降低自缩现象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施工单位就需要现加强混凝土建筑工程的结构抗裂性能,对抗裂技术加以运用与实践,以此来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施工人员可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运用补充添加剂措施,按照相应的技术规定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入具有强性的材料,例如有机纤维材料、金属纤维类材料等,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水平,并对混凝土混合比例进行设置,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性能,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效果的发挥,为后续的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2.7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完成后,待7天后混凝土凝固,拆除模板并运用塑料薄膜将混凝土包裹严实并根据当前的气温特点进行相应的养护措施。若是气温过低则使用草垫等进行保温;若是温度过高则需要增加洒水的频率以保持混凝土能在一个恒温的环境下稳定发生水化反应。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应当控制在20℃以内,进行一个为期7天的养护之后运用红外线测温器等确认混凝土内部的温度,确认混凝土已经完全凝固之后在表面施用养护液,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 后便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结语

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应用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而为了保证相应施工工艺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实际施工中,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依据具体施工情况,通过实际施工环境勘测及施工设计和方案分析,确定合理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同时依据具体工程进程采取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保证整体混凝土结构施工强度与预期设计相符。

参考文献:

[1]杨护线.浅析建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华民居,2014(16).

[2]潘美环.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5).

[3] 王朝晖,曹阳,何来胜,等.混凝土结构钢筋设计施工中几个细节探讨[J].施工技术,2017,47(6):139-140.

[4] 孙岩波,孙少辉,李晨光,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用塔式起重机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2017,48(8):80-81.

论文作者:李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  ;  ;  ;  ;  ;  ;  ;  

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李楠论文_李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