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论文_钟锦河

解析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论文_钟锦河

博罗县建筑设计院 516127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动,我国城市的规划不断的扩大,城市人口也在逐年增多,由于超高层,高层建筑所需要的技术更加复杂,从而使得人们把城市空间的扩大方向转向地下。我国的城市房地产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尤其在城市中心商圈的土地更加是寸土寸金,商业地块地价让很多开发商都望而却步,但中心商圈的商业价值却是不言而喻的,因而开发商将眼线更多的投向了地面以下,在大城市的商圈中,地下商业建筑不断的得到开发,在一定的程度上获得了更多的商业空间,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关键词:城市;地下商业建筑;建筑设计

1.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内部环境特点

1.1空气环境

根据生理学可以知道,人体体感最舒服的空气温度为22摄氏度左右,因而在对地下商业的空调系统温度设计上要参考该值。在送风口的布局上,要要采取均匀布置,从而保持空气的均匀和稳定,同时还有利于风速和湿度的保持。按照生理学的标准,对人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值为65%左右。标准的清洁空气,氧的含量为21.4%,二氧化碳含量为0.04%,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必然伴随着氧气含量的降低。加强通风,保证人所需要的新鲜空气量,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1.2视觉环境

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视觉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人工控制,从而可以根据人体的需求设计出适合人们视觉特点的地下视觉环境。在视觉效果中,荧光色调偏冷,在对地下商业建筑照明设计上不能全部采用荧光灯,应在荧光灯的基础上夹杂其他种光源,从而使得地下商业建筑的视觉环境更加趋近与阳光的光谱。同时,在对灯光的布局上也要均匀布置,展示台,货架以及陈列柜都要采用均匀的灯光布置,在需要重点展示的位置加强局部的照明。

1.3听觉环境

城市地下商业建筑内的墙体都是实体墙面,加之地下商业建筑中人流量较为频繁,从而导致地下商业建筑中的声音不易传播出去,因而更加要注意对于噪声污染的防治。特别是在地下商业店面在销售活动中会出现噪声的情况下,例如音响效果以及宣传声等,都需要一定的管制或是位置设定在较为偏远的区域。同时,地下商业建筑的入口处是需要重点防范的噪声污染区域,由于出入口处人流量较大,也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而噪声的预防级别要高于地下商业建筑的店面和通道。

2.当前我国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城市地下建筑工程的前身是人防工程,地下商业也是开始于上个世纪末期我国开始对人防工程的空间利用开始。但是由于人防工程具有其特殊性和建设要求,从而使得整个地下建筑内部空间较为狭隘,环境和各项设置都较差,不能满足作为地下商业的各项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地下商业建筑的认识不对深入,从而使得地下商业建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我国的许多大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发展都是根据该城市的环境要求和地下轨道交通等方面相结合,从而合理的利用的地下的空间又不阻碍城市的发展。比较著名的有广州天河城地下商业设计,天河城为广州市的CBD,高层建筑林立,建筑密度较大,交通较为拥挤,天河广场下的地下综合体为全国最大的地下的综合体,集商业,餐饮,娱乐多种功能为一体,总建面超过十二万平米。地下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土地的空间,同时,还有地下过街通道以及地铁网络将地下商业建筑与城市各处相连,盘活了整个城市的活力。

3.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要点

3.1空间形态

与地面的建筑不同,由于地下建筑封闭性的问题,使得在地下商场中的人们无法利用外部环境来确立方向感;地下建筑空间布局单一,人们处在其中不能够利用空间建筑的变化来确立建筑环境的区域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设计地下建筑的时候,需要考虑空间组织和地下商业布局能够最大化的帮助人们对建筑认知,要求地下商业建筑的内部结构具有可理解性。

3.2地下商业建筑的入口设计

3.2.1在确定地下商业建筑地面入口位置时,应充分考虑、研究拟建地段的人群活动规律与特性,并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地下商业建筑的入口位置更应该顺从行人的活动规律,才能使更多的顾客顺其自然地进入,提高商场经济效益。

3.2.2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人在潜意识中基本上都存在“懒惰”的心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觅路方式中人们喜欢“抄近路”,有时甚至不愿多走一步,当主导人流面对一个封闭的面时,常常会采用避让的态度,以至于失去找寻入口的“耐心”所以主要入口需要面对主导人流,才会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

3.2.3地下商业街建筑的地面出入口,既是人员安全疏散的必经之道,也是自然送风(补风)的进风口,因此必须避开火灾时排出到地面烟气的影响,宜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方向,且与地面排烟口保持20m~30m以远的距离。

3.3地下商业建筑中的交通组织

为了提高人们在地下商业建筑中的舒适度,使得购物过程更加方便快捷,可以多设置手扶电梯与垂直电梯,也可以起到引导客流的作用,增加了高层店铺的人流量。在平面交通中,尽量围绕中庭多设置主干道与次级道路,使得顾客的视野较为开阔,尽可能多得注意到周围商店。避免总是让顾客走重复的路,以免重复的店铺降低了顾客的消费额情绪,而且许多次级店面的人流量就过少。可以将收银台,休息座椅等设置在次级店面周围,店铺也可以在两侧都设置出入口,以增加人流量。

3.4地下商业建筑的火灾防治与疏散

地下商业建筑内必须禁止吸烟,粘贴禁烟标志。装修过程中不使用木质材料或者易燃材料,除去相关餐饮店外,禁止使用明火。地下商业建筑中的疏散楼梯与疏散通道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人员疏散距离要尽可能的短,设置标志清晰的指示牌,并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节省人员疏散时间,使得人员疏散效率加快,减少人员伤亡。疏散通道要保持通畅,不能设置障碍物,避免设置台阶,排烟口与排烟方式的设置要合理,按要求进行排烟设计,确保排烟措施的有效。做好消防措施,完善火灾感知系统对火灾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报警,要设置足够数量灭火器在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并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还要经常进行防火演习,提高商家与消费者的防火意识。

3.5环境设计形态

地下建筑由于缺乏外部自然环境的元素,导致人们舒适感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人防工程主要目的是对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但是由于施工质量和设计标准的较低,给人们留下了通风不畅、潮湿、阴暗的印象,心理产生一定的阻力。在地下商业建筑中,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氛围对于改善人们的购物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环境的创造可以通过引入人工因素和自然要素来改善地下商业建筑的环境质量,最终实现对购物和休闲环境的改善,比如色彩、绿色植物等等。同时,建立标准完善的诱导指标还可以帮助人们在纷繁的地下商业建筑中确定自己所在的空间位置,提高人们在空间位置中的方向感。

结束语: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商业建筑在我国已经成为了城市商业区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成为了城市的一个重要窗口。因而在对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上需要重点关注,将地下商业建筑与地面以上的城市环境能够很好的融合,合理的开发,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郁.浅谈大型商业建筑设计要点[J].价值工程.2015(02).

[2]余跃鹏.关于地下商业建筑的研究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36).

[3]李薇,尹峰,陈志龙,张平.大型地下商业空间序列设计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04).

论文作者:钟锦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解析城市地下商业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论文_钟锦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