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青鸟电子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0005
摘要:自2008年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致力于实现“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目标以来,全球各发达国家陆续开始建设智慧城市,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也积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必将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未来展望
引言
智慧城市在近1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开展和计划开展建设的城市多达500余个,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学习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总结各地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策略是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理论创新。
1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普遍认为源于2008年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定义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通过“物联网”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智慧”状态。此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的全球城市建设中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智慧城市的发展其实经历了多个阶段,而每一轮发展都是伴随着IT及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而产生。上世纪90年代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核心的美国新经济时代,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这是智慧城市最早的雏形和发展基础。而在2000年Wi-Fi技术被提出,并得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无线城市随之应运而生。在之后的几年中物联网、大数据概念诞生,将数据、网络、设备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分析,由此智慧城市得以取得快速的发展。未来也许在城市互联、国家互联、能源互联领域将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候,智慧地球也将由概念走向现实。
2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二十七条指出: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截至2017年底,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成果,但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1对智慧城市理解不够深刻
由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并不一致,在对待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方面都有各自的见解,难以协调一致。如果各个部门不能够协调一致,这将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2.2缺乏决策咨询机制
目前我国的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缺乏特色,往往照搬国外发达国家的建设思路,这就是缺乏决策咨询机制带来的问题,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能够集思广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
2.3智慧城市架构体系不够完善
因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个短期、简单、静态的过程,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些新的问题又会接踵而来,因此,需要在保证智慧城市的架构体系足够稳定的前提条件下进行适度的超前设计,以满足新的需求。而现在的智慧城市架构体系设计的不够完善,难以及时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
2.4缺乏智慧城市技术评测体系和方法
当前国家对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建立不够完善,也没有特定的部门或组织对其进行监督和指导,国内外也没有足够的成熟案例以供借鉴,智慧城市的建设急需一套完整、有效的评测体系来保障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由于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都将应用到信息技术,这将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不能够满足智慧城市的安全要求,更为复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急需建立。
2.6市场的主体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当前,我国大多数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民间资本参与较少。一是投资机制和投资平台的缺失,很多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我国智慧城市率先建设的大多属于公益性、民生服务类项目,这类项目大都不适合商业化运营,许多企业不愿意在这些项目方面有所投入。另外,有的智慧城市项目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收益风险高,很多企业往往不敢贸然投资。
3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当前城市的发展模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民的需要,城市化的问题也越来也多,这就为智慧城市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世界各国也越来也重视发展智慧城市,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3.1城市智慧化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发生的革命性的突破。而其中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成为关键,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得城市越来越具备智慧化。
3.2规划决策机制科学合理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在其中有许多子系统,而各个子系统内又存在着层次结构,各层次之间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这种复杂不是一成不变,它随着时间及环境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当前的智慧城市的规划决策机制过于生硬,难以及时应对各种突发问题,因此,这就需要智慧城市的规划决策机制更加科学合理。
3.3协同联动发展
智慧城市的发展涉及到多方主体,仅仅靠政府投资难以促进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作为发展智慧城市的主角,应当主动作为、积极主导,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可以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有效利用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使得智慧城市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3.4化智慧社区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
近些年,各类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以应用到智慧社区当中,智慧社区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而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发展的智慧社区将会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相对于智慧城市而言,智慧社区的投入较小、见效较快,很多企业也愿意发展智慧社区。
3.5信息安全将越来越重要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中各行各业所面临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愈加严峻,传统的信息化建设系统过于单一,难以在新形势下保障企业及居民隐私安全,新的信息网络安全机制急需建立起来。
3.6建筑设计生态化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建筑的生态化,在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了“绿色”的建设方针。而随着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材料学、仿生学等新学科、新技术的发展,生态与环保的理念在建筑智能化的领域得到的充分的应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3.7导入社会资本长期运营
在投融资方案上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的引导放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场融资为主导、政府投资为补充、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投融资格局。在旅游、医疗、教育、停车等社会化产业服务领域,坚持以政策导向引领,社会资本主导参与建设为原则,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第三方付费、使用者付费结合少量政府补助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此类应用的建设力度和速度。利用社会资本的灵活性和企业服务的创新性实现智慧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智慧城市作为应对当前城市发展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也正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本文对智慧城市进行了介绍,说明了发展智慧城市的必要性,归纳总结了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葛蕾蕾,侯为刚.国内智慧城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数字治理评论,2017(00):147-167.
[2]PardhaSaradhiYarlagadda,刘燕.印度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智慧城市评论,2017(02):73-79.
[3]张薇,韩天骄.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问题研究[J].江苏建材,2017(06):52-55.
[4]李连宏,刘运妍.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6):188+190.
[5]魏仲民.智慧交通在构建智慧城市中的作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7(24):338-339.
论文作者:陈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智慧论文; 城市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机制论文; 资本论文; 体系论文; 城市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