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与互动:人际相互依存及其模型_人际关系论文

情境与互动:人际互倚及其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情境论文,人际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中心议题,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甚至将社会心理学界定为关于人际关系的科学。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报》(JPSP)每期都有“人际关系与群体过程”专栏,其他社会心理学杂志也每期必有人际关系方面的文章。人际互倚(interpersonal interdependence)的提出以及人际互倚模式的演化,反映了美国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研究从分析静态关系走向注重动态人际关系、从短期关系转到长期互动关系、从重视影响关系的个体特质转向个体与情境因素并重的研究趋势。本文的目的就是对人际互倚及其模式进行介绍和评价。

1 人际互倚理论的提出

1.1 互倚理论的提出

互倚概念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 W Thibaut和H H.Kelley对于小群体的分析。Kelley的主要贡献集中在群体社会心理、三元归因理论、人际互倚等方面,对社会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曾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Kelley和Thibaut一起提出社会互动的概念,并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人际互倚理论,即他们认为小群体中个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依附的关系。Kelley认为“关系的本质是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在互动中每个成员试图影响对方的行为与结果,即个体之间行为结果的相互依附”[1]。因此,人际互倚可以定义为个体的行为结果影响着自身和他人行为的现象[2]。1978年,《人际关系》一书的问世[3],对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倚和互动进行了更加系统的分析,认为人际关系的产生和变化不仅仅是由个体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个体之间的互动以及由互动构成的人际情境共同影响着人际关系的结果和进程。之后,研究者们从不同的方向描述并发展了Kelley和Thibaut的互倚理论框架,由此人际互倚的观点逐渐在人际关系研究领域传播开来[4]。

1.2 互倚理论的历史发展

互倚理论最初关注人际关系的满意和稳定性方面,研究者不仅重视关系中个体之间的社会互动,同时还强调个体对关系进行评价和调整的心理过程。Thibaut和Kelley提出,个体对某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是个体的期望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以及与标准一致性程度的判断。1995年他们明确区分了个体在评价关系时使用的两个标准:比较水平(Comparison Level:CL)和可选择性比较水平(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Clalt)[4]。比较水平是个体能够从特定人际关系中感受到或获得的积极结果的最低水平,这个标准是个体根据对先前的人际关系状况的评价而得到的。通常,比较水平反映了某种特定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吸引力大小。可选择性比较水平是个体面对可选择的其他人际关系时,从某种特定人际关系中得到积极结果的最低水平。可选择性比较水平往往使个体决定是否保持或离开现存的特定人际关系。要保持或发展已经形成的积极人际关系,双方从关系中感受或者获得的积极结果的总和水平一定要高于单个个体的可选择性比较水平[5,6]。

互倚理论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研究的发展是并行的,主要体现在行为归因的研究方面。Kelley试图寻找一个比较系统化的外在关系模式来判断关系中个体行为的因果关系。他认为人们通常根据互动中双方提供的信息来判断行为发生的原因,由此他提出了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三个标准:一致性信息、连贯性信息和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是主体拥有的关于他人在相同情境下的行为信息;连贯性信息是指主体拥有的他人在其他情境下的行为的信息;区别性信息是关于主体对不同的客体和目标表现行为的信息[7]。这三个标准,现在仍然是社会心理学家解释人们归因的基本线索。互倚理论把信息和比较水平联系在一起,认为比较水平不仅受到体验到的结果的影响,同时还受社会比较信息的影响。如果个体在体验到的结果的基础上吸收了外部信息,那么就可能采用某些高的外部标准来评价现有关系[8~10],当结果和高的标准相反时,个体的满意度就会降低[6]。人际互倚理论后来的发展从互倚情境结构的分析入手,并重视人际关系的发展中的转换过程的,即从一个既定的情境向有效情境转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融入了个体的认知和动机成分。

2 互倚理论研究工具的发展

2.1 人际互倚矩阵

个体的每个行为以及行为发生时的特殊情境构成了一个互动单元。在两人互动中,每个人都可能创造一种特定的情境或行为序列,特定情境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内在的需要状态或他人的刺激因素[11]。个体的行为必然产生一定的结果,Thibaut和Kelley用奖励和代价来评价互动的结果,并采用结果矩阵来分析互动中个体的选择行为和结果。

在人际互倚分析中,行为序列或系列情境是互动单元,每个互动单元都是由一系列言语上和行动上的外显行为组成。这些行为有序地组织在一起,直接指向目标,行为序列也可以用情境来替换。在两人的互动中,每个人都可能创造一种特定情境或行为序列。人际互倚结果矩阵(见图1)可以记录两个个体(A和B)共同完成的所有行为,矩阵中一个单元表达个体行为序列的一个项目。Thibaut和kelley假设,A的行为序列中的所有项目都在矩阵的水平轴上,B的行为序列的所有项目都在垂直轴上。矩阵根据A和B的选择也列出了他们可能达到的某种结果:A的结果显示在每一单元的右上方,B的结果显示在每一单元的左下方。在不同的情境下,双方通过他们行为的组合来解释个体选择的结果和反映他们之间相互依附的模式[12]。

附图

图1 利益互换情境

2.2 转换细目表

人际互倚结果矩阵的局限在于它提供的只是对某一次互倚行为的分析,可以说是互倚关系的简单静像。随着互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者不仅关注即时互动,同时还注重研究人际互倚关系的长期发展,因为个体之间产生人际互倚不仅因为受到对方即时行为结果影响,同时还受到其对关系长期目标的追求和情境转换因素的影响[13]。为此,要理解互倚关系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则需要发展另一种研究工具,这就是Kelley提出的转换细目表(transition list)。转换细目表包括简单的单元成分,但是这些成分之间有不同的联合方式和结构。在表1中,每个个体都可以在对方的行为发生前的任何时刻做出选择或取消选择。结合点J描述了两个人最初的行为选择,当双方都做出了选择(a1,a2,b1和b2),表1就可以根据两人选择的联合显示出结果,那么双方在这个特殊情境中的行为就结束了。aN和bN表示个体消极地选择或延迟选择的行为。如果其中一个个体或两个人在结合点的选择都是消极的,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会保持在结合点。

表1 互倚行为控制中的转换细目表

结合点选择模式 个体可能的选择结果输出转换到下一个结合点

[J(a1 a2 aN)a1b1 +2,+2 结束]

[ (b1 b2 bN)a1b2 -2,-2 结束]

[

a1bN —,— J]

[

a2b1 -2,-2 结束]

[

a262 +2,+2 结束]

[

a2bN —,— J]

[

aNb1 —,— J]

[

aNb2 —,— J]

[

aNbN —,— J]

转换细目表类似简单的计算机程序,A和B通过一系列的结合点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引起结果,导向情境的结束。这种情境结构可能会使其中一个个体在对方选择之前快速地决定采取主动,然后坚持这一主动选择,促使对方做出合作性选择。在这个细目表中表现出了双方的人格和行为趋向,如主动者积极、强大和值得信赖的特点,跟随者消极、对情境要求的敏感性特点。双方的这些特点会随着互动结果而获得增强。转换细目表还可以描绘多种多样人际互倚模式中的行为特点,如优先权(如采取主动权)、兑现承诺、威胁、双方由于互动的满足或疲劳而产生的变化、个体与急性或慢性子的冲突,以及许多其他即时现象。同时,双方行为的趋向如过分自信、信任、耐心和坚持等都可以在转换细目表中得到展现[14,15]。转换细目表不仅能够描绘出两人行为的选择和结果,同时还详细描述了他们从一种互倚模式进入另一种互倚模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

3 人际互倚情境模式的形成

3.1 互倚情境:SABI模式

人际互倚理论试图构建一个能够解释特殊行为在具体情境下发生和演变过程的模式,在Lewin的行为公式B=f(P,E)的基础上,人际互倚理论提出了人际互倚情境模式(SABI模式)。在社会关系的背景下,两个个体(A和B)之间的互动(I:interaction)取决于个体A的人际倾向在特殊的互倚情境(S:situation)下和个体B的人际倾向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个情境都有其特定的行为方式,两个人以这种方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即I=f(S,A,B)模式。

人际互倚情境模式中包含了三个主要的范畴,即人、情境和互动。它与勒温行为公式的区别在于可以识别了A和B各自的人际倾向类型即他们的态度、动机和价值以及A和B人际特征之间的互动。这些人际倾向类型有效地与特殊的情境相联系,决定了互动的产生。SABI模式可以描述个体的人际社会认知行为和个体的人际互动动机。个体的人际社会认知包括个体对情境的理解(即个体对与现存情境有关的独特问题和机会的理解)和个体对人的理解(即个体对互动对象的目的和动机的理解)。个体特殊的动机总是和情境的特殊类型相联系的,从经验方面来看,人际互动动机反映了对特殊情境的先前适应性。由于认知和动机因素都包含在SABI的模式中,因此多数人际互动现象的结构和功能都可以通过这个情境模式来解释[16]。

3.2 情境模式的维度

结果矩阵和转换细目表为我们呈现出情境中每个人可能的行为之间的影响和互动,这些互动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通过对这种动态过程的分析,Kelley起初从四个维度来定义情境的结构:(1)相倚水平,即两人之间人际相倚的程度或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结果的程度。(2)相倚相互性和不对称性的程度,即依赖与权力的相互平衡程度。“依赖和权力是无法分开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相对更依赖,另一个人就相对更有权力。相倚由于权力的平衡而使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使关系更加稳定和适意”[2,6]。(3)利益协同,即双方结果的一致性程度,通常根据和谐和冲突利益的程度来评定。在这个维度上,个体通常采取两种标准来判断对方的结果,一种是提高亲社会的目标或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目标,这个标准引发了个体的两种人际取向:合作取向或竞争取向。另一个标准是对对方目标的期待,这个标准使个体产生两种情绪反应:对对方是否应答的焦虑或信任。(4)控制的基本方式,即依赖是产生于交换还是协调的结果:交换主要表现为承诺或威胁,协调则主要表现为主动或跟随。这两种基本方式组成了人际相倚的基础。

后来,Kelley(2002)又补充了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结构,即互动过程的时间特征(行为的长度以及连续性)。另一个是不确定性。由于情境中存在着对他人结果的不完整信息,这些不完整信息可能使个体不能正确的判断或误解对方结果,产生对将来关系的不确定性,因而阻碍互动的进行[2,6]。这些维度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通常根据两个或更多的结构维度特征来识别和判断多数社会情境。

3.3 情境模式中的转换过程

由于个体建立关系的目的是基于长期目标来考虑的,因此互倚情境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动机的转换过程。Kelley把互动前的情境和互动时的有效情境(effective situation)区分开来,互动前的情境被定义为既定情境(given situation):即个体面对对方的行为结果时,所产生的直接、即时的本能行为。这个情境属于个体个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选择,而没有考虑对方的利益、关系的长期互动和发展的因素[17]。既定情境代表着情境结构I=f(S,A,B)中的S。例如,John和Mary计划去度假,John想去登山探险,而Mary提出要去享受海滩阳光。John面对Mary的提议时所产生的本能行为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一特殊的心理情境被称为既定情境。在既定情境中,人们的行为选择通常指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行为的发展通常基于更长远的考虑,包括策略、长期目标以及促进自己和他人幸福的愿望。当某些考虑偏离了既定情境的行为选择时,就会导致个体对既定情境的转换,个体在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对行为结果的评价就组成了有效情境,有效情境引导着行为的产生[16]。因此,如果John坚持自己的想法,就会产生对双方都不利的结果,导致情境的互动结束。然而,John面对Mary的行为选择时,要考虑关系的长久发展,因此这种考虑就导致了对既定情境的转换,在这个转换过程中,John要对自己可能的选择和Mary的选择的联合结果进行评价,以此来修正最初的选择,因而评价和修正对行为的选择就构成了有效情境。所以有效情境指的是由于转换而修正的行为选择,通过有效的选择直接引起个体的行为。转换可以被定义为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代表着等式I=f(S,A,B)中的A和B[18]。

转换过程主要受在特定情境结构中个体的认知、情感和习惯的影响。认知和情绪在刺激和引导转换过程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三个方面调整转换过程:(1)识别特定情境,认识情境中与其熟悉的模式相似的特征;(2)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动机,评价行为的选择;(3)了解双方的需要和预测他人动机[19]。当然有时转换过程不需要大量的心理活动,个体由于对重复遭遇的情境模式的适应,会形成一种对某种特定的环境以特定的行为方式反应的习惯性倾向,因此转换也受到个人习惯的影响。个人的认知和情绪来自于特定情境结构,因此特定情境结构形成了认知和情绪的内容。那么在转换中个体的心理活动受到个体对情境结构的适应性的影响,从而形成与情境结构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同时认知和情绪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人际取向(如自控,公共取向)、特殊关系动机(如承诺,信任)和社会规范。人际取向是这个理论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观点,人际取向是个体与多个对象的关系互动中,形成的以某种独特的方式对一种特殊的情境进行反应的倾向[1,17,20]。人际取向不同,则个体所处的特定情境也不相同。

4 评价与展望

4.1 互倚情境模式的评价

这个理论的特点之一是界定了多种人际互动中的情境,为区分复杂多样的人际情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人际交往中,要充分理解互动,就必须先分析情境中所提供的精确信息,包括认知的类型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人际倾向的类型、动机的类型以及规范的类别,而互倚情境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分析。Baumeister等(2001)[21],Fincham(2001)[22]和Holmes(2002)[12] 的研究发现,人际互动是否包含大量的心理行为要依赖于三种情境:新奇的情境;危险的情境以及对方是否熟悉。Van Lange(2000)[23] 研究中得出:具有冲突兴趣的情境能够激发预测性的想法和情感,产生更积极的和有鉴别性的认知,更积极的寻求信息和自我表达。

转换的理念是该理论的第二个特点,它分析了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偏离自我兴趣的重要性。互倚模式所提供的情境结构是一种真实的结构,它对互动发挥着重大的影响。Mikulincer(1998)[24],Wieselquist等人(1999)指出[25] 转换过程中心理事件的发生要适合情境的结构,个体互动中是根据具体的情境结构发出行为。而且,个体从既定情境的自我兴趣中发展到有效情境,为行为的归因和自我表达奠定了基础。Fincham(2001)[22] 在研究中发现人际互动中,人们通过归因试图揭示对方行为的直接和隐含的意义,并根据对方潜在的人际倾向发展关于将来行为的预期并寻求解释先前的行为,而归因的依据则根据情境转换中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因此,转换的理念与过去强调以自我兴趣为主的模式是相对立的,它为解决心理学中传统的人和情境间矛盾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的途径。

另外这个理论还融合了其他的一些分支领域的研究,如亲密关系、亲社会行为和群际行为的研究。这些领域的研究者在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也就必然为各个领域成果的融合造成了人为的局限。而互倚理论强调通过潜在的和抽象的情境结构以及具体的互倚模式来研究人际的互动,这样有助于消除这些分支领域中的人为的界限以达到各个领域内研究结果的相互借鉴。如Van Lange(2000)[23],Van Lange和Kuhlman(1994)[26] 研究发现,亲社会个体在互动中是根据集体的目标来解释大量的情境,而且在归因上倾向于考虑公正和可信赖性。由此可见,这个理论为分析互动和关系中复杂的情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2],因而奠定了它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4.2 将来研究的展望

互倚理论强调情境分析在人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情境可以激发自我的特征以及个体对他人特征的看法,也可以引起直接的社会互动。它包括个体之间和谐和冲突的水平、互相控制与影响的程度和类型、问题持续的时间以及在交互行为中个体面临的两难处境等特征或者要素。不同的特征或要素会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情境原型,每一类原型都推动或提供一种人际互动的方式[4,11]。基于这个理论对情境的重视,目前大部分互倚理论家对行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单个个体或单个情境,而是集中研究互动情节本身,即通过考虑在特殊情境中人际取向和个人因素的结合而产生的互动来研究个体对关系的满意度以及关系的稳定性和走向。

随着该理论的发展,一些新的主题如期待、信息的可利用性以及情境的选择性等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社会心理学家也不再满足或局限于两人亲密互倚关系的研究,三人或三人以上的人际关系和小群体之间关系的探索会成为人际互倚理论及其模式应用研究的一个方向。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们之间传统的关系模式也在经历着时代的挑战,特别体现在婚姻关系以及小群体间的互倚关系中。互倚关系中的控制、依赖和人际信任仍然在人际情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新的变量,如期待、承诺、信息量也必然凸现在的当代人际情境结构中。

标签:;  ;  ;  ;  

情境与互动:人际相互依存及其模型_人际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