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伍绍雄

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伍绍雄

佛山市德安水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市政路桥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施工技术与操作规程要求非常的高,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是要点,关系着整个市政路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本文先对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在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实践以及注意事项,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技术作为现代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已在建筑行业得以广泛的应用,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势在必行。

一、市政路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要点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首先,原料配备。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常用的原料是硅酸盐水泥,实践中需对水泥强度进行严格控制,以同类型的水泥为宜。对于骨料而言,主要是根据目前国内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选用,其中碎石料级配、强度以及色泽等均应当满足要求,骨料粒径应当控制在0.5至3厘米之间。同时,骨料添加之前应当将骨料杂质进行彻底清除干净;对于外加剂而言,应当以水泥级配为基础,合理选用减水剂;立足拟建市政道桥工程项目工况特点,,对减水剂掺量进行合理选用。道路桥梁工作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保证其密实度,建议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掺和料。

其次,配比一定要科学合理。混凝土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应当严格检测混凝土原料,合格后方可确定混凝土配比。需要强调的是,标号相同的混凝土材料在不同位置使用时,配比应当有所差异,根据分项工程建设需求而定。

2、对施工温度以及病害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混凝土施工温度应力问题而言,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温度以及改善条件等方法,对温度有效管控。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以冷水降温方式将碎石冷却下来,并且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炎热的夏季施工时,采用冷水降温法可以使浇筑层面厚度明显减小,而且有利于降低温度。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是麻面、裂缝等,加强施工技术要点控制至关重要。其中,麻面主要是因为混凝土中的含气量过大且引气剂质量不佳,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状。由于引气剂不同类型,而且性能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混凝土中的状态也不尽相同。混凝土中的有些引气剂会形成相对较大气泡,容易造成联通性大气泡。如果振动不合理,则无法将大气泡全部排除,以致于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蜂窝麻面。另一个病害是裂缝,对其进行控制也非常重要。实践中可以看到,荷载设计不科合理,会引发混凝土裂缝病害。裂缝主要有次应力以及直接应力两种裂缝类型,其中直接应力类型的裂缝产生主要因为设计时计算机模型不合理、结构安全性差、结构处理不到位以及荷载定量设计漏算或者少算等,实践中应当加强重视。

3、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是关键。第一,对模板进行优化设计,模板安装以及拆除和支撑牢固性等,都是需要全面考虑的问题。同时,还应当确保模板强度、平整度以及刚度和稳定性,以免模板出现变形或者密封不严等现象,否则混凝土浆体就可能流失。第二,模板材料合理选用。在选择模板材料时,应当确保其具有良好的防腐性和吸水性,根据构件形状与规格,合理选用模板材料。一般而言,圆形的构件以钢模板为宜,T形或者E形构件较为复杂,竹胶板比较适宜。第三,合理处理模板。钢模板应当平滑,而且对模板表面应当进行抛光。同时,还要对模板细节优化处理,确保其螺栓固定稳固性,以免模板遭到破坏。

4、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浇筑施工技术是关键。实践中,应当对混凝土送料进行严格控制,当混凝土初凝时确保送料到位,而且还要对其坍落度进行严格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层浇筑过程中,应当对各层施工厚度进行严格控制;浇筑之前,应当详细的进行施工验收,确保验收合格后再浇筑施工作业。对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进行管控,合理选用振捣设备,坚决避免因振捣过度或者不足而影响整体施工质量。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技术要点。第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浇筑过程中,地泵应当同时以倒退状态浇筑,泵口应在接软管以后采取交合方式浇筑混凝土。第二,振捣以垂直为主,对钢筋密度较大处振捣方向倾斜,振捣点高度在50厘米左右,混凝土边缘振捣的高度以20厘米为宜。第三,为防止混凝土浇筑裂缝产生,上层振捣完成且下层尚未初凝时振动棒插入深度以50厘米为宜。振捣操作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时间、力度和速度,以免上层振实而下层有气泡。

5、施工完成后强化养护与管理

对于混凝土而言,其本身具有水硬性特点,在固化以及硬度不断增强的动态过程中,应当避免表面水分大量流失而出现色差甚至裂缝,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持久性,早期的硬化养护至关重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试压块达到强度要求以后,方可将其各构件侧模拆除掉。在拆除模板以后,应当对混凝土表面采取防干燥养护措施,可用浇水法、用稻草或者毛毡布等进行遮盖养护;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新型的养护剂以及养护膜,养护所需的时间根据具体的气候条件而定,通常不少于12小时。

二、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为确保拟建市政路桥施工质量,除应当做好以上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控制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

为全面提高市政路桥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应当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科学管控,并优化原材料配比,以确保市政路桥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达标。同时,施工人员需准确把握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情况,结合拟建市政路桥项目工况特点,合理选用原材料,对其施工质量加强管控。路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时,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应当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混凝土配置之前,应当先优选建筑材料,仔细比对各种原材料。在配置混凝土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配比,从而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及其经济社会性,因此需要在原材料选配环节加强监管与控制。在混凝土配制时,应当先确定原材料比例,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用量。

2、加强工程全过程施工质量监管

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至关重要,为此需对其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化控制,尤其是重点环节。比如, 模板施工时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构配件质量严格检验,对杂物进行彻底的清除。支架基础应当满足支模要求,验收合格后超平以及放线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溜槽等方法来有效降低冲击力。模板支架需严格控制荷载,不宜多人同时作业,严禁熟料大量堆积。支模拆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对拆模时间严格把控,拆模前需申请,审批通过以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规范,对混凝土泵进行严格操作,应当严格培训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在市政路桥施工时切忌随意变动预留的施工点,因混凝土接缝位置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所以需对混凝土接缝位置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控制至关重要,实践中应当对施工全过程加强控制,做好、做细混凝土工程各环节的施工要点管控。

参考文献:

[1]沈炜南.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22):125-126.

[2]范生波.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3(04):238-239.

[3]韦立建.浅议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8(16):257-258.

论文作者:伍绍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混凝土施工技术于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伍绍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