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临床效果及体会论文_胡京燕

胡京燕

(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目的:对综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80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患者共40例;实验组予以综合治疗,患者共4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以及口腔情况,疗效显著。

【关键词】综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临床效果;体会

【中图分类号】R78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161-02

逆行性牙髓炎是一种常见牙体牙髓病,发生率高,主要因牙周炎症作用,导致牙髓组织感染引起。多因挖鼻导致鼻前庭皮肤受损所致,或者因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疼痛、阵发性疼痛、冷热刺激痛、不典型性自发钝痛或者胀痛、患牙松动、咬合无力或者咬合时疼痛加重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口臭、牙龈发炎、水肿、充血等症状,叩诊显示患牙存在轻度疼痛[1-2]。X线检查可显示患者患牙存在广泛性牙周组织受损或者牙根分叉病变。牙周组织受损导致牙根尖感染,经根管继而引起牙髓组织感染。对于逆行性牙髓炎的治疗,临床上需要从控制牙髓组织感染、清除牙周组织炎症方面入手。临床上最为直接的方法是应用手术剖开牙髓腔,对炎症反应物以及脓液进行清理,液体流出从而降低牙髓腔压力,改善压痛症状。我院就综合疗法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80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12例。年龄为17~67(27.9±1.1)岁。患牙位置包括磨牙24例,双尖牙13例,前牙3例。实验组予以综合治疗,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14例。年龄为18~70(26.5±1.2)岁。患牙位置包括磨牙22例,双尖牙12例,前牙6例。患者均无楔状缺损、隐裂等导致牙髓病变的牙体应组织疾病,患者不存在药物过敏,患者牙周袋深度均在5毫米以上,松动等级为I度到II度,X线检查显示患者换牙存在根分叉病变、广泛牙周组织受损,患者不存在严重基础性疾病。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次研究,排除中途退出、精神障碍以及言语障碍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牙位置等一般信息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予以根管治疗,开通髓腔,机扩I3系统预备根管,超声冲洗,根管内封氢氧化钙糊剂一周复诊,无明显临床症状行根管充填及牙体充填。

两组患者均进行根管治疗,结合机械以及化学对患者根管内感染物进行清除,防止出现根尖病变,并对患者根管进行充填,并对牙齿冠部进行封闭。手术主要以清除牙髓、根管塑形预备以及根管充填为主。打开患者牙髓腔并予以冲洗,并对炎性物质进行清除,根管扩大后予以再次冲洗,牙髓腔内置入氢氧化钙糊剂消毒一周,定期予以复诊,对于无异常患者则将材料去除,并对患者根管进行填充。患者治疗期间或者治疗后出现的短暂性不舒服属于正常情况,遵医嘱予以消炎或者止痛,则可得到改善。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牙周治疗:(1)指导患者对菌斑进行控制,教会患者合理应用牙刷、牙线等工具对口腔进行清洁,为患者提供口腔卫生指导,采用巴氏刷牙法刷牙,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分钟。指导患者进行食物咀嚼。拔除无保留意义的患牙,并经洁治、刮治对牙石以及菌斑进行清除。应用抗生素常规控制感染,并对患牙咬合进行调整,从而使患者咬合力负担减轻,使全口牙咬合力恢复平衡,对松动牙齿进行暂时性固定,并应用消炎药物进行治疗。(2)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 ,向患者介绍逆行性牙髓炎的相关内容,使患者对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治内容有所认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患者受病情影响,口腔长期出现炎症反应,导致牙齿疼痛,牙齿咀嚼功能受到影响,导致饮食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心理、情绪状态,继而出现消极情绪,产生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心理。同时加之对疾病了解不充分,对临床治疗缺乏信心,导致患者治疗问诊过程中不够全面,导致诊治时间延误。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存在的疑惑予以解答,并对患者予以疾病宣教,对患者说明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负面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治疗。(4)对接受根管治疗的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在经牙髓联合牙周治疗后要求定期遵医嘱进行复诊,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咨询医师,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及时对异常问题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1)显效:患者治疗后,牙齿疼痛、牙齿松动、咬合无力等症状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X线检查显示牙根分叉病变愈合。(2)有效:患者治疗后,牙齿疼痛、牙齿松动以及咬合无力等症状减轻,咀嚼功能有所恢复,X线检查显示牙根分叉病变减轻且逐渐愈合。(3)无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或者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对两组患者的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等进行观察,并予以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数据输入统计源软件(版本:SPSS17.0)处理,由χ2(或t)执行对计数(或计量)数据的检验,由率[或(x-±s)]的形式描述,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目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生活节奏以及饮食结构也出现变化,导致牙周炎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因牙周炎症导致的牙髓组织感染,属于逆行性牙髓炎,病因与继发性慢性鼻前庭炎以及拔鼻毛继发感染存在联系。牙周袋内细菌、毒素经根尖孔、侧根管、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牙本质以及牙釉质在受损破坏后,细菌即可进入牙髓腔对牙髓进行侵袭,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也可由局限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3-4]。

对于逆行性牙髓炎的治疗,需要予以有针对性和综合性治疗。及时摘除发生炎症反应的牙髓,并对牙髓腔实施抗感染治疗,有效结合牙周组织治疗以及牙髓组织治疗方法,综合性治疗逆行性牙髓炎,从而改善患者病情症状[5]。

我院研究得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逆行性牙髓炎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病情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白琳,王汉禹,谢璐宇.牙周牙髓综合治疗在逆行性牙髓炎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88-89.

[2]王迪.128例逆行性牙髓炎的综合治疗的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1):146-146.

[3]林俊峰.综合治疗老年人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4(z2):43-44.

[4]冯冬雄.逆行性牙髓炎采用派丽奥辅助治疗的临床体会[J].江西医药,2014(9):895-896.

[5]沈海燕.综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临床体会[J].医药前沿,2015,5(33):62-63.

论文作者:胡京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8

标签:;  ;  ;  ;  ;  ;  ;  ;  

综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临床效果及体会论文_胡京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