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兽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商德兵,龚斌,刘贤云

浅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兽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商德兵,龚斌,刘贤云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畜牧兽医水产局 湖南常德 415700

摘要:对病畜进行临床诊断,第一步就是要观察其整体状态。应着重观察其体格发育、营养程度、精神状态、姿势体态、运动及行为的变化和异常,这样可对病情有个总体了解和大概方向的判定。文章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兽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兽医临床诊断

1前言

临床常规检验是兽医工作的重点,能够及时、准确地对生病的动物进行诊断,可以为动物的治疗明确方向,留出充裕的治疗时间。兽医常规检验就是为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等提供信息和依据,但是,往往被临床兽医忽视。

2兽医的临床意义

2.1血液检验

1)ESR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见于各种类型的发热,贫血,严重的溶血性疾病和某些传染病以及广泛的炎症,如猪瘟和马传染性贫血;严重脱水时红细胞沉降减慢(大出汗,多尿,严重腹泻,如胃肠炎,破伤风,肠脱位,感染性脑脊髓炎和一些腹痛,破伤风等)2)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由脱水,腹泻和水肿引起的血液浓度导致血红蛋白增加。如腹泻,呕吐,过度出汗和一些中毒;各种类型的贫血导致血红蛋白减少,如牛结核病,牛羊血吸虫病,牛血红蛋白尿,梨虫病,仔猪蛔虫病和仔猪贫血等。3)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白血病炎症,贫血和大多数细菌感染引起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如鸡白血病,肺结核,猪丹毒,猪瘟,马腺,马打鼾和肺炎,胸膜炎,腹膜炎等。;病毒感染引起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减少症,如猪瘟,流感等。4)白细胞分类计数。首先,病毒性疾病会减少白细胞的总量;第二,在急性传染病和各种炎症感染的早期阶段,白细胞总量增加;第三是细菌感染的早期阶段,如猪瘟,牛出血性败血症和马。腺体斑块引起中性粒细胞;第四,湿疹,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第五,慢性传染病如结核,鼻出血和淋巴细胞白血病引起淋巴细胞增多;它是一种败血症,它是由梨病和李斯特菌病等单核细胞引起的。首先,病毒感染或药物中毒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第二,败血症,病毒性疾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当显着减少时常表明预后不良;第三,急性淋巴细胞性疾病引起淋巴细胞减少,多为中性粒细胞引起的相对变化。5)血细胞比容的测定。血细胞比容能力的增加是判断脱水程度的基础。比容超过60%,表明血液浓度很高,是确定输液量的基础,如肠胃炎和肠道便秘等。比容减少是由红细胞减少引起的。6)计数血小板。兴奋,剧烈运动,手术,创伤,骨折,肿瘤,骨髓增生综合征,慢性粒细胞出血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增加。炎症和传染病通常与血小板减少有关,例如血小板生成障碍,血液稀释。7)血液生化测试。它对于诊断肾脏,肝脏疾病,糖尿病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对营养代谢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各种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2尿液检验

临床有尿频、尿淋漓、尿血、尿混浊、尿量突然增多或减少,必须进行尿液检验。

2.3粪便检验

一是酸碱度检验;二是潜血检验,胃肠道的出血性疾病,牛黏膜病、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及犬钩虫病等引起粪便潜血阳性;三是寄生虫卵的检验,是确诊寄生虫病的重要手段。

3常规检验技术

3.1血液检验

1)血沉测定(红细胞沉降速率)。主要有2种方法:魏(Westergren)氏法“六五”型血沉管法和魏(Westergren)氏法。2)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原理是根据红细胞遇酸溶解(褐色的酸性血红素)稀释后,与标准色柱比色,所求得的血红蛋白含量。3)红细胞计数。将血液稀释后,用显微镜计算并换算为每立方毫米血液内的含量,就是红细胞计数。4)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分类是指按白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机体血液中主要有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5种白细胞,每种白细胞都有它特定的功能,只要1种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都会影响血液中白细胞发生分布变异。5)红细胞压积容量测定。红细胞压积容量(简称比容或P.C.V.),将抗凝血装入特制的玻璃管中,同时计算占全血的百分比。6)血小板的计数。在血细胞计数,同时求出每微升血液中血小板数,就是血小板的计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7)血液生化检测。主要检验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电解质、血钙、血铁血糖和肝、肾功能等。

3.2尿液检验

尿液检验分物理检查、化学检查。物理检查包括颜色、pH测定、透明度和沉渣等;化学检查包括蛋白质、葡萄糖、血红蛋白和酮体的检验等。

3.3粪便检验

主要是酸碱度、潜血和寄生虫检验。

4基于胶体金免疫技术的猪瘟检测方法

4.1猪瘟抗原检测

陈龙斌等。采用胶体金柠檬酸盐还原胶体金制备胶体金,选用15nm胶体金标记的兔抗CSFV多克隆抗体,并在硝酸纤维素膜不同位置通过低温超速离心纯化胶体金标记抗体。通过包被山羊抗兔IgG(质量控制系)和兔抗CSFV多克隆抗体IgG(检测系)开发用于检测CSFV的免疫层析试纸条。该方法和直接猪瘟荧光抗体试验和RT-PCR试验同时用于检测疑似猪瘟材料。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4%,45.5%和72.7%,阳性检出率低于后两者。但该方法操作简便,时间短,可用于猪瘟的流行病学调查,更容易在基层推广应用。

4.2猪瘟抗体检测

现场免疫金渗滤法微观,特异,灵敏,可靠,检测时间短,直观效果好。它非常适合疫苗接种后抗体水平的早期诊断,筛查和检测。孔凡德等。用CSFV包被硝酸纤维素膜,并通过胶体金直接显现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SPA)的颜色。阳性斑点显示红斑,建立用于检测CSFV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整个测试过程仅需5分钟,操作简便。采用Dot-ELISA和间接血凝试验(IHA)同时检测200份猪血清样品,符合率分别为98.4%和98.9%。

4.3强弱衰弱猪的鉴定

CSFVE2蛋白可刺激动物中性抗体的产生,在不同菌株中高度保守,是CSFV最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它可用于建立猪瘟的血清学检测。刘昌等,郑明等,王惠洁等,李华珍等先后使用减毒E2基因表达的纯化蛋白作为减毒抗原,并将PK-15细胞培养的纯化猪瘟病毒用作一种致命的抗原。金标记,使用双抗原夹心法建立免疫色谱试纸的方法,可以区分猪瘟和猪瘟减毒抗体。

5讨论

1)血液的循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机体无论产生局部的、器质性、全身性或功能性的疾病,都会影响血液各种成分和比例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在血液常规检验中反映出来。血液常规检验日常应用,也是动物医学一大进步,不仅提高了临床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实验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尿液检验、粪便检验等项目检查。对于指导临床了解病情、明确诊断具有现实意义。

3)兽医临床工作者应该重视常规检查工作,以利于提高诊治水平。可以说常规检查技术是指导兽医临床诊断工作的,因此,兽医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应用常规检查,从而准确、快速地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

综上所述,在兽医临床诊断过程中,常规检查能有效提升动物医疗水平,提高对疫病疫情的预防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娇,谢金文,唐娜,等.猪瘟病毒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概述[J].养猪,2013(3):97-101.

[2] 陈剑阁.胶体金免疫技术在猪瘟诊断上的应用进展[J].中国动物保健,2011,13(6):14-15.

[3] 刘贺,于丹.猪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畜禽业,2016(8):12-15.

[4] 陈龙宾,王爱华,苏小庚,等.猪瘟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兽医科学,2007,37(6):496-499.

论文作者:商德兵,龚斌,刘贤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浅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兽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论文_商德兵,龚斌,刘贤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