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论文_蒲小军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论文_蒲小军

蒲小军

(渠县水口乡第一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书,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法宝。《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明确指出:“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很多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基本的界定,那就是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其次,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朗读的欲望。第三,采取激励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4.经常进行朗读比赛。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基础。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打好朗读基本功,即做到“五不”: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读书也不例外,就这点来讲,最好从小学一年级抓起,严格要求,学生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能达到正确朗读,也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那么把课文读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教师范读引领学生。

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模仿能力极强。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朗读的技巧掌握还不够,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断句,如何停顿,以及语气的变化。高年级的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朗读技巧,但教师的范读仍很必要。好的范读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领略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该范读时要范读,且不可简单使用录音代替,失去范读的直观作用。实践证明: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四、在诵读中提高朗读水平。

古人曾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乐之”的境界,不仅是朗读教学,对于其它学科来说也是一种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在课堂中我经常启发学生:“你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文中所写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你亲身所见,内心所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你要通过诵读把内心的感受传染给别人,这样你的文章才有价值。”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当学生读到“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学生把自己当作主人公,自然而然流露出心中的渴望:“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通过这样的诵读,学生朗读水平必然会显著提高。再加上教师、同学及时肯定,学生必然会把朗读当作一种表达内心感受的方式,不仅是课文,久而久之,在读自己的作文时,也会流露出真情实感。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五、帮助学生确定朗读基调。

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意思情感不同,朗读的基调也就不同。有的语调要高昂欢快,有的语调要低沉缓慢。朗读一篇课文以哪一种语调作为基调,要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才能确定。所以,训练学生朗读篇章,首先要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明确朗读基调。如《桂林山水》《草原》等课文描写的是祖国壮丽多姿的山河,表达的是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就要以激扬欢快的基调去朗读。而像《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描写的是亿万人民聚集长安街为总理灵车送行的悲壮而动人的情景,朗读此文就要以低沉悲哀的语调作为朗读基调。就一篇文章来讲,每段的朗读基调是不同的。《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第二段,描述了总理的灵车到来时,随着灵车的“缓缓”移动,人们悲痛的感情在不断加深。人们的感情在不断地变化,朗读的速度、节奏、语气也要随之改变。在句子的语气、语速、节奏方面,可结合文章中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意思、情感,分析判断哪些句子该读得高亢欢乐,哪些句子该读得低沉悲伤,哪些句子该读得激烈流畅,哪些句子该读得舒缓委婉,哪些句子该读得亲切柔和,哪些句子该读得严肃激愤。可见,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根据内容掌控好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生掌握了技巧,读起文章来才能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读出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朗读训练的目的。

六、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有齐读、领读、轮读、轻声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等。一般说来,低年级常运用轻声读、齐读,分角色读,以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年级宜采用个别读,默读,有利于静思默想,潜心思考。一节课中,教师可采用几种朗读方式交叉使用,但要以某一种方式为主。如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适合个人朗读,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或片段,则适合分角色朗读,如《陶罐和铁罐》;节奏感强,感情饱满的课文,尤其是诗歌,则可进行集体朗读;而词句艰深,含义深刻的课文,则需要教师适时范读或创设情境导读,如朱自清的《匆匆》。

七、开展丰富的朗读活动。

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因文而异、灵活安排,可以经常开展“朗读会”“故事大王”“儿歌表演评比”等朗读比赛活动,在学生中评出“朗读擂主”“故事大王”“最佳演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读书成绩,感受读书的欢乐,提高朗读能力。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朗读能使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朗读能使学生理解的同时受感染和熏陶。然而,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你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是能够实现的。

论文作者:蒲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3年10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5-4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论文_蒲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